2.1.项目概要从目前地方公路总站信息化工作基础来看,计算机系统、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公自动化等基本应用已经比较完整,各级管理部门经过几年积累也开发了一些业务管理系统。
但是,各个零散的业务系统间很难整合,数据很难统一、共享,重复建设、资源重叠较严重。
因此,迫切需要实施地方公路数据资源整合工程,加强对分散在地方公路工程、养护、路政、收费等不同应用系统中的数据资源的整合,以数据整合、分析、挖掘和利用为工程建设重点,实现全市地方公路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综合开发及高端应用。
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详见附件《项目方案书》的第一部分。
2.2.项目背景与目的国家交通部于2005-2006年在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实施了《省级公路信息资源整合》示范工程,从省公路局层面实施了对公路养护、工程、路政、收费、基础数据等方面信息资源的整合,并实现了综合查询和综合应用,示范工程于2006年通过了交通部验收,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因此,为实施地方公路信息资源整合工程,加强对分散在地方公路工程、养护、路政、收费等不同应用系统中的数据资源的整合,本项目以数据整合、分析、挖掘和利用为建设重点。
最终能实现全市地方公路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综合开发及高端应用,以及提高地方公路信息化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达到减少重复开发和数据重复采集费用的目的。
2.3.项目建设目标1、建立、建成市内统一的地方公路信息资源数据中心;2、建立公路信息资源的采集交换体系,实现地方公路信息资源整合;3、实现综合查询、分析和辅助决策支持;4、实现跨业务信息共享共用;5、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2.4.项目的建设内容1、建立建成市内统一的地方公路信息资源数据中心资源整合平台的实施目的,是形成一个全市集中的地方公路信息资源库。
这个信息资源库将包含地方公路基础资源库、地方公路空间数据库、地方公路业务资源库、综合决策分析库、统计数据库等。
主要完成地方公路信息资源数据规范的建立和地方公路信息资源库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1、建立公路信息资源的采集交换体系,实现地方公路信息资源整合整个采集交换体系包括全市各区县地方公路业务管理部门间的上行数据采集、下行数据共享;做到各级业务系统数据与资源整合平台数据的及时同步。
主要完成数据交换规范制定和交换平台的建设与部署工作,实现现有地方公路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2、实现综合查询、分析和辅助决策支持将地方公路信息资源整合平台提升成一个全面的地方公路信息化决策支援和服务中心。
由于公路信息资源平台的数据完整性和规范性,以及初步的数据处理,采用GIS、GPS、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通过数据综合查询、统计、数据分析等系统的支持,针对各级业务管理需要,形成多种辅助分析报告,对各级地方公路管理部门作出全面、准确、科学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主要完成《地方公路信息综合查询分析系统》的建设工作和原《养护地理信息系统》的扩充完善工作,将《养护地理信息系统》扩充完善成《地方公路综合地理信息平台》,并实现《地方公路信息综合查询分析系统》与《地方公路综合地理信息平台》的协同工作,使查询分析更方便灵活,展现更形象直观。
3、开发《地方公路路桥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结合市交通局规划科已开发的《规划道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地方公路路桥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实现对地方公路各类不同性质工程的业主项目管理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2.1.开发技术与规范要求1、结合实际应用成熟技术与产品充分借鉴交通部示范工程中成功应用的技术或产品,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
如数据交换技术、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等成果,避免重复开发,少走弯路,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2、实际应用要求整合应结合总站现有信息系统使用情况,对C/S、B/S系统、单机版系统进行数据整合。
1、编制相关的标准规范在项目建设中,应结合实际应用的需求和未来深化发展的需求,编制相关的标准规范,如统一的数据字典、接口标准等,为资源整合提供标准化依据。
2、采用的主要技术(1)数据交换技术(2)GIS地理信息技术(3)Web Service技术3、采用的主要规范2.1.项目建设具体工作要求详见附件《项目方案书》的第七部分。
三、采购项目商务要求3.1.报价要求:报价方式为广东省佛山市五区目的地竣工验收交付价。
报价中必须包含对前期调研,所有技术人员的工勤费用(包括工资、福利、交通、食宿、通讯、常驻现场的费用等),新业务软件管理系统的系统开发、购置和安装、调试、培训辅导、质保期售后服务、全额含税发票、雇员费用、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应预见和不可预见费用等。
3.2.交货及安装地点:采购人(用户)指定地点。
3.3.工作范围:佛山市交通局地方公路管理总站及各区公路站。
3.4.项目完工期:合同签订后6个月内安装调试完毕并可交付试运行。
3.5.免费维护期(维护期):验收交付后连续正常使用累计满两年。
质保期内,在非人为因素情况下,一切维护保养费用均由中标人免费提供,并提供原厂免费软件升级、软件故障排除、补丁安装、软件重装等维护服务。
如软件因自身故障致停用时间累计超过20天时,则质保期在状态恢复正常时重新归零计算或对故障设备予以重新更换。
3.1.项目实施:1.整个项目的实施分为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几个阶段,针对定制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必须完成下述过程:用户需求项目的调试;系统试运行;测试与验收;交付及合同期内的维护。
2.在项目实施中中标人必须做到:提供全面的项目管理方案;确保用户原系统和数据100%安全,完全兼容原有业务系统,不影响用户日常工作。
3.投标人须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系统安装实施方案,方案内容须包含但不限于:工作内容、工作日程安排、工作方法。
日程安排内容至少应包括到货日期、现场安装、系统测试、系统联调、系统试运行、验收、应用系统运行、技术培训等。
4.中标人负责本项目中所有系统软件的安装与调试,配合业务应用软件系统和硬件环境的具体要求,将系统配置调优至最佳状态,配合采购人其他项目的具体建设与实施。
5.详细项目管理要求附件《项目方案书》的第七部分。
3.2.项目实施人员要求:1.中标人须在系统开发期内,派遣对本项目熟悉的工程师不少于4人在采购人的办公场所提供服务,维护内容较多、任务急的情况下需要增加技术人员。
2.投标人须有详细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并在投标文件中详细列出参与本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姓名、年龄、职务、职称、承担的工作、主要资历、经验及承担过的项目。
3.在项目实施期间,未经采购人同意,中标人不得调整在投标文件中所承诺的项目实施人员,否则中标人赔偿由此给采购人造成的全部损失。
3.3.验收要求:1.中标人须为验收提供必需的一切条件及相关费用,以采购人的名义作为终端客户,负责办理所有软件产品(包括保修卡)的一切保修注册备案手续。
1.实行分阶段验收与总体验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验收。
项目过程阶段可以分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数据迁移,安装与集成测试,培训,系统上线(即试运行)阶段进行验收。
2.试运行:(1)系统验收前,中标人应独立对系统进行为期一周的连续运行,未出现较大问题(影响系统正常使用)后通知采购人并指导采购人对系统进行为期6个月的试运行,试运行应在所有系统功能均能使用的情况下进行;(2)在试运行期间,中标人应对运行期间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调整,并做好记录,此记录将作为验收的依据之一。
3.系统测试:(1)成立软件验收测试小组。
该小组必须包括采购人、采购人委托的专业检测机构或监理公司、中标人。
(2)在全部软件验收测试、系统联试、试运行基础上,软件验收测试小组对被验收的软件进行综合评审。
按照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规范的规定,除甲方给出的准则外,对测试结果的评审必须以下列四项为依据:●满足系统余量要求●成功完成强度测试●软件错误不超过规定的限制值●软件的修补不超过规定的限制值在评审的基础上给出对软件的综合评价,其内容包括软件设计与需求的一致性;程序代码与软件设计的一致性;以及文档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标准化程度。
最后由软件验收测试小组进行表决,决定软件是否通过验收4.项目交付项应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将采购范围内所界定的工作完成,并协助采购人制定相应管理规范,并在通过双方认可的验收后,交付给采购人,其中包括:(1)符合项目目标和相应的技术要求、业务要求的完整的,可最终良好运行的应用软件管理系统;(2)足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管理、运营及维护有关的全套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至少应包括:1.最终提供的软件产品应包括各种相关的软件系统、各阶段开发文档、运行稳定可靠的本系统安装程序、注释清晰明了的能够编译生成目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源代码等。
2.组织验收:试运行结束后15日内,由采购人、采购人委托的专业检测机构或监理公司、投标人共同对系统进行验收;3.如果验收发现与详细业务需求不符或达不到规定的性能指标,采购人有权提出索赔。
4.验收费用:投标人须为验收提供必需的一切条件及相关费用。
3.2.项目验收依次序对照执行标准: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和履约地相关安全质量标准、行业技术规范标准、环保节能标准;2.符合招标文件和响应承诺中各方共同认可的合理最佳配置、参数规格及各项要求;3.符合货物来源国官方颁布标准。
上述各类标准与法规必须是有关官方机构最新发布的现行标准版本。
3.3.售后服务要求:1.须提供常设每周7天×24小时服务专线和长期的免费技术支持。
设专业人员提供24小时远程服务。
对于用户的服务请求,中标人必须在1小时内进行响应和作出明确安排,一般问题3小时内解决,对于重大问题不能超过6小时。
若系统软件的故障在12小时内仍未处理完毕,中标人必须在24小时内免费采取应急措施解决,不得影响采购人的正常工作业务。
1.服务范围包括:为本需求所开发的软件和文件;数据交换服务器以及软件环境;以前项目和现有环境整合等。
2.系统软件供应商必需提供完整的应急预案。
3.对于软件的升级,中标人应该提供最新的文档。
3.1.培训要求:1.项目培训要求详见附件《项目方案书》的第七部分。
2.投标人应该在方案书中根据不同的用户群提出详细的培训计划,指定专人负责整个培训计划的执行。
同时提供相应的《软件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操作手册》、《模块开发卷宗》、《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应用软件安装程序的光盘》,投标人提供的所有文档与移交的应用系统完全一致。
3.2.付款方式:1.合同生效后,支付合同总额的30%作为合同订金;2.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时支付合同总额的25%;3.采购人签署验收合格确认书时支付合同总额的40 %;4.系统验收合格之日起连续正常运行满12个月后支付合同总额的5 %5.采购方签署验收确认书及申办每期拨款手续均可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6.收款方、出具发票方、合同乙方均必须与中标人名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