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规划概述

第1章 规划概述

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总体规划(2010-2025年)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策略与目标 (1)第三章发展规模 (2)第四章功能结构 (2)第五章用地布局 (3)第六章专项规划与设施配置 (7)第一节综合交通规划 (7)第二节公共设施规划 (8)第三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9)第四节城镇景观风貌规划 (9)第五节给水工程规划 (10)第六节排水工程规划 (10)第七节电力工程规划 (11)第八节通信工程规划 (12)第九节燃气工程规划 (12)第十节环境保护规划 (13)第十一节环境卫生规划 (13)第十二节综合防灾规划 (14)第七章规划管制要求 (14)第一节建设限制分区 (14)第二节四线管制要求 ................................................................................................................ 15第八章规划实施措施 . (15)第一节实施建议 (15)第二节实施措施 (16)第九章附则 (1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汝湖镇未来发展建设的需要,实现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项城镇建设用地,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汝湖镇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性文件。

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和空间利用规划及一切建设活动,均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镇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修改镇总体规划。

修改前,镇人民政府应当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向惠州市人民政府报告;修改涉及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向惠州市人民政府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

修改后的城镇总体规划在经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后,随同审议意见一并报惠州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四条文本中下划线部分内容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强制性内容是对城镇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应严格执行。

第五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村镇规划编制办法》4.《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5.《广东省村镇规划指引》6.《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7.《惠州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试行办法》8.《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9.《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上报审批稿)10.《惠州东江科技城空间发展规划》11.《惠州市江北东区分区规划(2007-2020)》12.《惠州市惠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上报审批稿)13.《惠州市区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14.国家、省、惠州市其他有关规划、标准与规范第六条规划年限近期:2010年-2015年,期限6年;远期:2016年-2025年,期限10年。

第七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汝湖镇行政辖域范围,总面积153.33平方公里。

第二章策略与目标第八条发展策略立足汝湖“城、村、大、美”的基本镇情,以资源保护为前提,以江北城区外溢辐射和东江科技新城启动建设为基本动力,以惠大高速公路建设为有利契机,发挥区位近城、农业大镇和生态美镇的突出优势,统筹协调、错位发展,推进城镇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实现汝湖由“村”镇向“城”镇的快速转变。

包括:1.整体协调,宽领域统筹镇域资源。

适应行政区划调整、镇域空间扩大的有利条件,按照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的基本要求,综合利用镇域各项资源,促进全镇整体协调发展,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西部汝湖与东部仍图平衡发展;整合零散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规模、高效生态布局;强化城镇空间的整体安排与部署,实现城镇视角的全局谋划等。

2.多源对接,全方位响应区域发展。

充分利用区域外力引导城镇功能布局,推动镇域城市化全面发展,包括:对接江北城区增长极,依托惠民大道,沿线布局居住、商贸等城镇功能,积极推动旧镇区、旧村居、旧厂区的优化改造,促进镇域西部地区发展;对接东江科技新城增长极,依托优质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高新生产制造功能,并突出沿江地区的科技研发、总部经济、商贸居住等生产性服务功能配置,推动镇域东部地区发展。

3.跨越发展,高标准定位工业结构。

响应珠三角产业优化升级和东江科技新城高标准建设的发展趋势,适应东江上游生态环境保育要求,组织镇域工业化跨越式发展,包括:淘汰迁转落后工业企业,整合园区,集中集聚、优化提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跨江衔接东江科技新城建设,跳跃响应大亚湾石化产业集群,重点布局高层次、生态型工业产业。

4.特色谋划,差异化选择三产功能。

依托农业发达、背山面江、区位近城的特征优势,差异化选择三产功能,打造城郊型休闲游憩、生态居住基地,包括:依托惠民大道,配套发展服务江北城区的城市居住、社区商贸、特色餐饮、流通批发等城市化三产功能;利用毗邻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农业观光、山林休闲、滨江游憩等短途休闲观光旅游产业;适应东江科技新城建设要求,利用生态景观环境,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商务会议、度假居住等生产服务配套产业。

第九条城镇性质将汝湖镇建设成为:研发制造产业先进、农业产业品牌发展、服务产业特色鲜明、东江风情浓郁、生态环境优良的惠州中心城区的一体化组成部分、东江科技新城的生产研发和配套服务功能单元、惠州市的都市型农业生产基地和生态休闲旅游基地,成为惠州市探索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

第十条城镇职能以优育生态环境为前提,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先进制造、休闲旅游、生产服务等四大主导功能,辅助发展都市农业、度假居住、商贸流通等三大辅助功能。

第十一条发展目标汝湖镇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统筹协调,积极探索市镇有序衔接、镇内平衡发展、乡村特色盎然的城市化发展新道路,积极探索先进工业主导发展、优良生态配套支撑、传统产业有效控制的工业化发展新路径,努力使汝湖镇成为惠州市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

其中:——经济发展方面:到2015年全镇GDP达到约35亿元,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70:12,人均GDP达到约2.33万元;到2025年全镇GDP达到约185亿元,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60:30,人均GDP达到约6.27万元。

——社会发展方面:完善扩展城镇功能格局、优化提升公共服务配置水平与规模,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引导农村社会形态逐步转变,实现全镇城市化全面快速发展,形成经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和谐、功能完善齐全、区域一体衔接的城市发展新格局,至2015年全镇城市化水平达到约60%,至2025年全镇城市化水平达到约75%。

——生态环境方面:保育和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美化依山滨江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塑造形态优美、绿色开放的优良生态宜居环境。

第三章发展规模第十二条城镇人口规模2015年,镇域总人口为15.0万人,其中非农业总人口12.0万人,折算为城市化人口8.9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约60%;2025年,镇域总人口为29.5万人,其中非农业总人口27.5万人,折算为城市化人口22.6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约75%。

第十三条城镇建设用地规模2015年,镇域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432.53公顷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9.38平方米以内;2025年,镇域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299.52公顷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9.98平方米以内。

第四章功能结构第十四条空间策略1.伸延通道,东移重心。

建构适应镇域空间资源扩展的战略性交通通道,引导区域物流东向扩展,推动镇域发展中心东移,形成汝湖多源对接的区域空间响应格局,包括:1)延伸惠民大道,跨东江,接横沥,形成积极对接东江科技新城、连接横沥,沿线展布城镇主体功能的发展格局,加快汝湖东部仍图地区发展;2)北延惠大高速公路,接泰美惠河高速,建构惠州中心城区、大亚湾联系龙门、粤北、赣南地区的便捷通道,提升汝湖在区域城镇群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2.贴合生境,层次布局。

紧贴汝湖生态格局,按照东江沿线、山麓平原、山地丘陵三个不同类型地理环境进行层次布局,包括:1)充分利用东江优质景观环境,在保障东江水质不受污染的前提下,在惠民大道外侧滨江地带布局居住、商贸、旅游等功能,打造贯通市区、连接博罗滨江绿道的东江滨水风情带;2)在惠民大道与北部山麓之间的平原地带布置生产研发功能,利用惠民大道和惠大高速公路提升产业运营组织效率,促进产业集聚高效发展;3)北部山地丘陵地区要积极进行生态维育,划定生态控制底线,合理安排农林种植和休闲旅游、度假居住等功能,使其成为惠州中心城区和东江科技新城的后花园。

3.对接两极,差异配套。

利用江北城区功能外溢和东江科技新城启动建设的有利契机,围绕两处增长极差异化配套空间功能,推动镇域内响应地区的发展,其中:1)对接江北城区,以城市住区一体化主导惠民大道南段沿线地区土地开发,配套商贸服务、农业观光和休闲度假等功能,并承接中心城区外溢的批发流通服务职能;2)对接东江科技新城,以高新生产和科技研发主导东江北侧地区的土地开发,配套安排生产服务、社区商业、园区居住、休闲度假等功能,推动镇域东部地区成长为东江科技新城的重要功能组团。

4.串山系水,开环联动。

妥善安排道路交通线路,串接山、林、湖、农、江等生态要素资源,形成联山系水、周边协动、整体胜出的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圈,包括:1)结合东江防洪设施建设和惠州东江游,优化、美化汝湖东江沿岸生态景观,安排水上游览项目和旅游服务设施,形成以滨江旅游为核心的集滨江观光、水上游轮、农事采购、游憩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东江风情景观带;2)建设北部环山道路,联系高椅栏山、七姑坛山、蚊帐顶山、北部环镇山脉,形成集休闲度假、户外运动、野外探险、森林养生、滨湖观光、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北部山地游览带;3)以串山系水的镇内综合游览环为基础,构建区域联动的综合游览带,其中:东向串联横沥北部山湖温泉和人文农产资源,建立横沥-汝湖农林郊野度假观光游览带;南向串联东江科技新城中心公园,建立服务东江新城的一体化生态绿地观光系统;西南串联西湖景区和滨江旅游资源,建立纵贯一体的东江休闲观光风情带;西北串联汤泉、象头山,建立度假休闲和山地观光游览圈。

第十五条功能结构规划形成“两心两轴六组团”的功能结构,其中:1.“两心”为两个城镇服务中心,其中:西部汝湖服务中心是全镇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服务中心,城镇中部居住组团的商业服务中心;东部仍图服务中心是东江科技新城仍图-横沥东部板块的综合服务中心,着重配置文化娱乐、总部研发、会展商务等生产性服务设施。

2.“两轴”为两条串接区域功能中心和内部功能组团的交通轴带,其中:东向延伸惠民大道,横跨东江连接横沥,沿线布局城镇功能,促进城镇一体、镇际协调发展;北向延伸惠大高速,纵贯山岭连接泰美,推动镇域发展中心东移,拓展大亚湾港区、东江科技新城辐射腹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