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2020/11/26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1 交通信息传输系统
•1)交通信息系统的组成:现场设备、中心设备。
•(1)现场设备:可变情报板、交通检测器站、匝道控制机和 cctv摄像机等。 •(2)中心设备:计算机、工作站和监控器等。
•2)信息传输系统保证了各组成部分信息交换的有效性 和可靠性。其功能如下: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1 交通信息传输系统
•二、交通信息接入方式 •1)有线接入——铜线接入 •(1)电话音频线接入
•(2)专线E1/T1接入 •通过两对电话线路为用户提供高速的专线接口标准。2Mbps带宽 提供32个64kbps的信道,可多用户使用一个信道,或单用户使用 多个信道。该接入方式费用较高。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1 交通信息传输系统
•二、交通信息接入方式 •1)有线接入——铜线接入 •(3)xDSL •基于普通电话线的宽带接入技术,最常用的ADSL是非对称的宽 带接入方式。非对称是指上、下行方向的信息速率不同。 •采用这种接入方式的有:交通诱导系统、交通监控系统、区域 中心之间信息传输。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1 交通信息传输系统
•一、交通信息传输媒介
•2)交通信息传输媒介
•(3)光纤
•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 ,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
,再外面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用来保护封套。主要用于视频图像的
实时传输。
•光纤优点:
•(1)频带宽
•(2)损耗低
•(3)重量轻
•(4)抗干扰能力强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1 交通信息传输系统
•二、交通信息接入方式 •1)有线接入——铜线接入 •(4)以太网电缆接入 •将控制中心的局域网接入到整个网络中,最终实现ITS共有信息 平台。要注意两个问题:安全管理、业务管理。 •安全管理: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例如从物理上隔离用户数 据。 •业务管理:支持组播业务,如信息发布。 •(5)同轴电缆线 •同轴电缆具有传输衰减小,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一般信号需 要中等距离传输时,可以采用同轴电缆传输。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1 交通信息传输系统
•二、交通信息接入方式 •1)有线接入——光纤接入 •目前,光纤设备成本较大,尚未普遍应用。在高速公路收费系 统、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中,一般采用光纤接入方式。 •2)无线接入——移动蜂窝无线接入 •(1)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DPD) •在现有的模拟蜂窝电话网上增加移动数据基站、移动数据中介 系统、移动数据终端,进行无线分组数据通信,适用于数据量小 、实时要求不高的场合。例如交通智能调度、远程监控、信息查 询等。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1 交通信息传输系统
•二、交通信息接入方式
•2)无线接入——专用短程通信(DSRC)
• 由车载单元(OBU)、路旁单元(RSU)、专用短程通信协
议以及后台计算机网络组成。主要应用于ETC不停车收费系统中
。
• 专用短信通信系统是利用专用短程通信技术,通过路旁单
元的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识别通过车辆的相关信息,自动对车辆
•二、交通信息接入方式 •2)无线接入——固定无线接入 •(2)蓝牙技术 • 它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 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手机等移动通信终 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Internet 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 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特点:全球范围使用、同时传输语音和数据、 具有很好的抗干 扰能力、蓝牙模块体积小、低功耗、开放接口、成本低。
•(5)保真度高
•(6)工作性能可靠
•(7)成本不断下降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1 交通信息传输系统
•一、交通信息传输媒介 •2)交通信息传输媒介 •(4)区域无线广播网络 •可用于交通信号控制机和其他交通控制设备。 •(5)地面微波链路 •点对点通信的主干媒介,传输音频信息及有限的CCTV视频信息 •(6)蜂窝无线网络 •目前主流通讯服务提供上绝大部分采用蜂窝网络。蜂窝网络类型 有:GSM网络、CDMA网络、3G网络、FDMA、TDMA、PDC、TACS、 AMPS等。
•A)安装便捷:无需网络布线,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设备。 •B)使用灵活:一旦无线局域网建成后,在无线网的信号覆盖区域内任何一 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 •C)经济节约,增加信息点,无需改造网络。 •D)易扩展:多种配置方式,能够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1 交通信息传输系统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1 交通信息传输系统
•一、交通信息传输媒介 •2)交通信息传输媒介 •(7)卫星通信系统 • 可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对交通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优点: •A)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 •B)覆盖面积大,且便于实现多址联接。 •C)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能传输的业务类型多。 •D)机动灵活。 •E)通信线路稳定可靠,传输质量高。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1 交通信息传输系统
•三、交通信息传输系统的组成
•3)传输系统的两个性能指标:有效性、可靠性 •(2)可靠性:被传输的信息准确可靠。 •A)在模拟系统中,用信噪比、失真度来衡量。 •信噪比:输出信号的平均功率与输出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单 位为分贝(dB) •失真度:反映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在理想状态下,信号的失 真度为0,但实际传输过程中,由于非线性失真的存在,会影响 输出信号的真实性。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1 交通信息传输系统
•二、交通信息接入方式 •2)无线接入——移动蜂窝无线接入 •(1)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DPD) •CDPD工作流程: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1 交通信息传输系统
•二、交通信息接入方式 •2)无线接入——移动蜂窝无线接入 •(2)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它是一种基于分组交换传输数据的方式,在移动终端和网络之 间实现了“永远在线”的连接,网络容量只有在进行传输时才被 占用。 •GPRS的特点:充分利用频谱资源、传输带宽,适用于突发性业 务。
•到控制中心,一般视频图像数据
•量较大,因而要求信息传输系统
•要有较高的传输速率。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1 交通信息传输系统
•一、交通信息传输媒介 •2)交通信息传输媒介 •(1)屏蔽双绞线 •导线双绞在一起,外层由铝泊包裹,以减小辐 射 •优点:添加屏蔽层,减少电磁辐射干扰,信号 损失减少,传输距离较远。 •缺点:与非屏蔽双绞线相比,成本高、安装较 困难。 •(2)同轴电缆 •中心导体为坚韧铜线,外由屏蔽层包裹。 •特点:与双绞线相比,信号带宽大,传输距离
进行身份鉴别、实时监控、动态引导等。
•专用短程通信规范的三个层次:
•(1)物理层:规定了无线通信的标准,包括频率、上下行数字编码方式、 信号调制方式。
•(2)数据链路层:定义数据链路通信协议,制定介质访问和逻辑链路控制
方法。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1 交通信息传输系统
•二、交通信息接入方式 •2)无线接入——固定无线接入 •(1)无线局域网(WLAN) •无线局域网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发送和接受数据,而无需线缆 介质。无线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现在已经能够达到11Mbps,传 输距离可远至20km以上。 •无线局域网的优点: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1 交通信息传输系统
•三、交通信息传输系统的组成 •依据信息传输分为:模拟、数字两种,将传输系统分为模拟信 息传输系统和数字信息传输系统。 •1)模拟信息传输系统组成 •在发送端从信源采集到信号后经过调制器直接送入广义信道传 输,在接收端则将广义信道送来的信号经过解调器恢复成原始信 息后传给信宿。
•(1)向现场设备发送指令 •(2)接收现场设备发出的确认信息 •(3)从各种交通检测器中获取交通数据 •(4)监视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1 交通信息传输系统
•一、交通信息传输媒介
•1)传输需求
•(1)交通检测站及匝道控制机
•采用多路轮询方式,一个通道可控制多部控制机,需保证设备
高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1 交通信息传输系统
•一、交通信息传输媒介
•1)传输需求
•(4)视频设备
•A)用于确认交通事件,要保证视频图像的稳定性和清晰度,在
检测交通事件的检测器出故障时,
•检测区域内的摄像机要保证设备
•运行及通信的全天可用性。
•B)监视交通拥堵,要求摄像机
•能较实时地将现场交通图像传输
第5讲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4.2 模拟信息传输
•1)模拟信息
•模拟信息是指以模拟波形形式存在的信息,它随时间连续变化
,例如:温度、压力,以及目前在电话、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中的
声音和图像。
•模拟信息传输最大的特点:采用模拟调制方式。
•调制:是指信号发射端将信号加到高频载波信号上(因为低频信
号容易被吸收无法传送远距离),从而发射信号的过程。
运行及通信全天可用性。
•(2)制中心之间通过多个低速信
道进行通信,采用轮询方式,需保证设备通信全天可用。
•(3)可变情报板(VMS)
•可变信息板的信息显示要非常快,需保证信息传输的实时性。
•(4)视频设备
•用于确认交通事件、监视交通拥堵,要求全天工作、传输速率
•1)与模拟通信相比,数字通信的优点: •(1)易再生,防止干扰累积; •(2)便于连接各种数据终端,特别是计算机终端; •(3)易于加密,可靠性好; •(4)易于实现信息传输业务综合化,有利于组网传输; •(5)电子器件易于高度集成化,有利于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和灵活 性。 •(6)数字信息易于加工处理,有利于扩大信息传输内容,提高传 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