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1.课程概述1.1历史沿革东华大学在2000年设置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中,就已经开始提出了面向综合应用开发能力培养开设课程。
“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就是面向应用开发类的一门重要的课程。
该课程既区别于管理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也不同于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应用课程,它兼顾二者的基本知识,同时引入软件工程思想,介绍程序设计语言和软件开发工具实现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
通过课程学习,为学生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概念和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方法,认识计算机和人在信息化中的角色和作用,同时掌握使用计算机开发工具实现系统的过程和方法。
因此如何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在相关知识的理论和实践、抽象和具体、难度和复杂度、开发和管理等知识的教学内容方面如何平衡教学内容,使其适应普及性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是该课程成功的重要基础。
由于符合以上教学思想并适合作为“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教学的教材比较匮乏,大多为较深入的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开发类或面向管理方向的信息组织类的教材。
基于此,教学团队于2000年根据当时制定的教学内容,编写了《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教学讲义,经过2年使用后,根据教师教学总结、学生的教学反馈,2003年正式出版了教材《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在教学中使用4年。
该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系统的开发技术不断变化,对学生信息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选择既反映最新技术,又适合教学环境的原型工具环境,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的教学内容。
2007年3月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我们对上海市51所主要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了调研。
调研了解到目前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有5所,但有些侧重管理信息系统理论,有些侧重数据库技术和系统开发。
还有10几所高校以VFP或Access为原型开设数据库应用课程。
这些课程距离我们提出的综合应用能力课程都有一定的距离。
为此,我们多次组织由计算机专家、各校一线教师参加的研讨会,讨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确定建设《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课程,作为上海市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的组长单位,我们根据调研和研讨结果起草了新的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三级《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考纲的制定引导了全市各高校开出综合应用类课程。
我们在已有课程和教材的基础上,联合全市16所主要高校的一线教师联合编写出版了教材《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并组织多次全市范围的教学研讨会和暑期研讨班,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开展教学交流。
目前该课程已经在全市10多所高校开设,在松江大学园区还开设跨校公共选修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
1.2课程目标该课程旨在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树立信息资源意识,掌握信息采集、分析、组织和建模方法,了解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和项目管理方法,并通过学习数据库知识和系统开发工具,了解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开发方法。
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组织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新技术的能力,为学生在各自专业中的计算机应用和所从事领域的信息化工作实践需要奠定基础。
该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系列课程中层次较高的课程,在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具有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基础上培养其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适合财经、理工、人文、医学、农林等各类学生,培养学生成为既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又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3教学内容本课程从面向系统、面向综合应用的目标出发组织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管理方法以及数据库基本知识、技术、设计、实现和管理,在此基础上了解并掌握利用开发工具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过程。
1.4课程重点和难点●●课程重点本课程面向信息化社会的需求,跟踪计算机最新应用技术,围绕信息系统实现,从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到综合应用实践,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和项目组织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新技术的能力。
课程的重点在于达到综合应用计算机相关知识开发信息系统。
●课程难点(1)该课程知识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两大学科,知识点主要包括信息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程序设计等四个方面,涉及知识点多,但教学课时又比较紧张,如何将这些知识点在理论和实践、抽象和具体、难度和复杂度、开发和管理等知识的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平衡,以支撑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难点;(2)教学知识点的各部分内容都不能仅停留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实践环节来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理论的应用方法;(3)学生往往注重数据库操作部分和程序设计部分,而对于信息系统开发来说,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非常重要,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使学生得到训练显得特别重要。
●解决办法(1)编写满足教学目标的教材。
根据综合应用相关知识面向系统开展教学的需要,组织编写出版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
在教材中基本理论知识和综合应用开发并重,围绕知识的综合应用来组织信息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程序设计相关知识,既要介绍基本理论,但够用即可,注重对实用方法和先进技术的介绍,理论知识在应用中都有落实点。
书中以一个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案例贯穿各个章节,包含了丰富的例题,力求使学生以应用和实践带动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结合实际应用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
(2)采用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
由于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不可能有充足的课时展开对每一部分深入教学,要一门课上集成几门专业课程中的相关知识,而且要使学生了解信息的组织、建模方法,建立信息系统整体的意识和了解开发过程和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既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实践内容的教学展开。
课程学习完成后,能够模仿案例分小组完成一个小型的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
在课程建设课程中,完善教学案例,编写贯穿主要教学内容的案例和说明,同时提供学生更多的参考案例。
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身边的信息系统和发掘信息利用需求,通过模仿实例逐步过渡到自行设计和开发。
(3)实践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本课程既包括较基础的信息管理和数据库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能从分析和抽象现实问题、建立数据模型开始,组织和建立数据库,进而实现一个有典型应用功能的信息系统。
因此实践环节也是一个案例的解剖,经过这样一个实践过程,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最后达到对整个信息系统的完整的认识。
考核方式中除理论知识考核外,增加实践考试、和小组项目考核,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团队协作。
1.5 实践教学活动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较注重平时的实验和课后实验,这些实验主要是训练本周的教学知识内容。
但由于本课程知识环环相扣,实验内容不能太零散,因此课后试验也围绕一个案例系统展开,贯穿到整个试验活动中,按照教学内容的组织,分解练习,从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实现、应用程序开发等各部分逐步深入。
具体的实验内容包括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三种类型。
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实验:实验一SQL Server数据库基本操作实验二T-SQL语言基本操作实验三SQL Server的视图、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实验四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实验五信息系统需求分析试验六数据库设计实验七程序设计基础和常用控件实验八数据库应用程序实验九数据报表和数据图表实验十信息系统开发综合实验信息系统建设离不开团队合作,分工协作是高效率完成一个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实际需要,学生们在讨论中也可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使学习充满互相激励的乐趣。
小组项目开发则是在开始阶段就要求学生自组小组,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需要提炼信息利用问题,自行确定项目,由教师批准后开始设计和开发。
学期末每组提交系统设计文挡、所开发的实际系统、并且进行项目汇报和演示。
根据选题、设计质量、技术应用情况、系统功能性和友好性等进行评分,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2.教学方法与手段2.1教学方法及实施●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由于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课程内容涉及多个计算机科学以及管理科学的知识点,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对信息利用的信息的概念,综合应用相关知识得能力,要通过一门课讲授从理论到实践内容,使学生了解从系统分析到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开发过程和方法。
我们在教学中全面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这样既为学生建立了系统概念,也减少学生认知新案例的负担,也便于实践内容的教学展开。
✓采用一个完整的教务管理系统开发的教学案例贯穿全课程,知识围绕案例开发逐步展开,在教学中围绕教学案例有约160个例题,争取做到“一知识点一示例”,理论知识在案例环境下得到应用或实践验证。
✓在实践环节也是围绕一个实践案例开展实验,设置9个模块的实验围绕一个图书管理系统案例展开,主要是验证型和设计型实验,按照教学内容的组织,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实验逐步开展,用于消化和巩固各知识点。
✓在课程学习到中期,要求学生分组开始综合实践项目实践,即模仿案例完成一个小型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锻炼学生综合应用课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组织一些学生学习、生活中熟悉的信息系统案例进行分析,例如:学生选课系统、银行自动柜员机、航班/火车订票系统、实验材料管理系统等,透过应用功能本身,探究信息的组织和利用方法、系统的开发方法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突出实践应用的教学方法所有的知识学习最终是为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是与能力要求是一致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要突出实践性要求,使学生具有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保障非常重要。
本课程的实践学时都超过总学时的50%,实验设置时不仅有验证型实验,还有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
设置9个模块的实验围绕一个图书管理系统案例展开,主要是验证型和设计型实验,按照教学内容的组织,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实验逐步开展,用于消化和巩固各知识点。
综合实验则要求学生自组2~4人的项目小组,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中实际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需要提炼问题,自行确定项目题目,综合应用课程中的知识完成一个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应用程序开发全过程,每组提交系统设计文挡、用户使用说明书、系统源码(包括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并进行项目汇报和演示,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
一些学生开发的信息系统经过完善后还实际用于相关信息服务。
●小组协作探讨研究法计算机应用系统建设离不开团队合作,分工协作是高效率完成一个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实际需要。
另外,在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中要解决的问题,一般并没有唯一绝对正确的答案,不同的设计实现会体现不同的需求特点、实现特点,不同的实现方法也体现不同的知识点、可能有不同系统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