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汽轮机安全运行与二十五项反措
汽轮机安全运行与二十五项反措
14
相关条文与案例
《机械振动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 第2部 分:50MW以上,额定转速1500 rmin、1800 rmin、 3000 rmin、3600 rmin陆地安装的汽轮机和发电机》 GB/T 6075.2-2012 4.2.3.3 停机值的设定: 《机械振动 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 第4部 分:具有滑动轴承的燃气轮机组》GB_T_11348.4-2015 《机械振动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 第4部 分:具有滑动轴承的燃气轮机组》GB_T_6075.4-2015 条文同上
26
相关条文与案例
解释: 所有反措都是这个原则,没有反对的。但现 场不符的情况最常见。 实质是:直流润滑油泵联锁启动同时,汽轮机停机 ,直流油泵只作停机用。这一点不因直流电系统 容量或油系统不同而改变。 实际情况是:很多汽轮机制造厂的规定与反措规定 不符,因为改制后,新版《反措》颁布前,缺少 一个全行业通行的反措规程。
0
11.1
2.84
0.57
325
12
. 2 防止汽轮机轴系断裂及损坏事故
8.2.1 机组主、辅设备的保护装置必须正常投入, 已有振动监测保护装置的机组,振动超限跳机保 护应投入运行; 机组正常运行瓦振、轴振应达 到有关标准的范围,并注意监视变化趋势。 8.3.4 汽轮机发生下列情况之一, 应立即打闸停机:
8.1 防止汽轮机超速事故
8.1.7 机组正常启停过程中, 应…投入…;在机 组甩负荷或事故状态下,应开启旁路系统。 …… “旁路的容量、设计目的、性能、旁路的暖管方 式与控制水平的关系”
8
8.1 防止汽轮机超速事故
设计目的:启动/停机、全程控制 旁路的容量:35%BMCR、75%BMCR、100%BMCR 性能:快开/快关速度、开启/关闭速度、热态下 的开/关速度 暖管方式::前/后独立、跨接式、前后环流式 控制水平:手动、自动(启停机压控自动、全程 自动) 紧急情况下旁路的控制:手动、自动
30
相关条文与案例
8.4.11 辅助油泵及其自启动装置,应按运行规程 要求定期进行试验,保证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机组启动前辅助油泵必须处于联动状态。机 组正常停机前,应进行辅助油泵的全容量启动 试验。 8. 4.17 严格执行运行、检修操作规程,严防轴瓦 断油。
强调:润滑、直流润滑油泵不但要能正确迅速联启,还 必须立即正常供油。 怎么保证?
9
旁路控制案例
10
旁路控制案例
11
旁路控制案例
汽轮机负 工况 荷 /MW 甩负荷前 甩负荷后 极值 甩负荷后 稳定值 240 0 主蒸汽压 力 /MPa 11.2 11.8 再热蒸汽 压力 /MPa 2.80 3.16 低压补汽 压力 /MPa 0.59 0.57 高压旁路 后温度 /℃ 368 368
8. 1. 3 机组重要运行监视表计,尤其是转速表, 显示不正确或失效, 严禁机组启动。运行中的 机组,在无任何有效监视手段的情况下,必须 停止运行。 在机组普遍改造以提高经济性同时,安全 裕量在减小,对上述条文应有新认识。
5
案例
某厂汽轮机(DP300,抽凝) 升参改造,范围包 括:更换高、中、低压转子,喷嘴组、高中低压 各级动叶及隔板、各段轴封体及轴封、各部位汽 封,高中压外缸、高压内缸、低压内缸、低压进 排汽分流环等,增加了中压进汽隔热罩和中压进 汽冷却管…… 改造后两次启动失败,发生了轴向动静碰磨, 高中压转子塑性弯曲达0.12mm。
31
防止油泵窝空气
32
防止油压突变
33
相关条文与案例
8.4.12 油系统(如冷油器 、辅助油泵、滤网等) 进行切换操作时,应在指定人员的监护下按操 作票顺序缓慢进行操作,操作中严密监视润滑 油压的变化,严防切换操作过程中断油。
解释:冷油器、油滤网在检修或更换后,启动前应做切换 试验。 试运期间,油质、水质都不稳定,等到运行滤网堵 了,冷油器脏了或漏了再去切换,谁敢?
3
相关条文与案例
8 防止汽轮机、燃气轮机事故
8.1 8.2 8.3 8.4 8.5 8.6 8.7 防止汽轮机超速事故 防止汽轮机轴系断裂及损坏事故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 防止汽轮机、燃气轮机轴瓦损坏事故 防止燃气轮机超速事故 防止燃气轮机轴系断裂及损坏事故 防止燃气轮机燃气泄漏爆炸事故
4
8.1 防止汽轮机超速事故
13
相关条文与案例
主机: 振动保护的设定? 单点?与? 延时?
《机械振动 在旋转轴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 第2部分》 GB/T 11348.2-2012 4.2.3.3 停机值的设定: “为了避免虚假信号引起的不必要的停机,实际上通常采 用多个传感器控制逻辑,并在触发机器自动停机的任何 自控动作之前,规定一个时间延迟。因此,如果收到振 动停机信号,而且至少被两个独立的传感器确认超过了 规定的有限的延迟时间才可以触发停机。典型的延迟时 间是1 s~ 3 s 。” ISO 7919-2:2009:要求相同。GB引用ISO 被代替的上版GB与ISO均无此规定。
《汽机安全运行与二十五项反措》
相关条文及案例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 2016年09月
1
司派友
《二十五项反措》介绍
现行有行业约束力的反措
国能安全[2014]161号《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 五项重点要求》 2014年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辅导教材
2
《二十五项反措》介绍
其它
GB 26164.1-2010《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第1部分: 热力和机械》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安规)
6
案例
原因有多方面,主要之一: 胀差传感器实测值与实际机组胀差值不符。 在低负荷暖机时,高压缸胀差5.6mm (解体后 校验时为6.5mm ),机组发生了碰磨。(高压缸 胀差报警值为-3mm 和6mm ,手动停机值为- 4mm 和7mm ;汽轮机运行启动说明书上报警值 为-3mm 和6mm ,停机定值为-4mm 和7mm ; 蓝图上报警值为 -4mm 和 8mm ,停机定值为- 4.5mm 和8.5mm) 7
15
相关条文与案例
一、意见有分歧。不清楚各集团目前关于主机振动 保护具体规定,有发电企业已按现标准执行。 二、实际燃气轮机制造商确定的振动保护,不论是 瓦振还是轴振,都是单点无延时
16
相关条文与案例
辅机:
执行:GB/T 6075.3-2011《机械振动 在非旋转部件 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 第3部分》 简言之:1500r/min的卧式旋转设备瓦振8丝合格;立 式12.8丝合格。 案例:更换辅助机时注意,制造厂可能执行标准 GB 50275-2010《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 收规范》,可能被采购设备合同引用。11丝合格。
19
相关条文与案例
8.3.2 汽轮机启动前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否则禁 止启动: (2) 大轴晃动值不超过制造宵的规定值或原始值 的±0. 02mm。 解释:本应是矢量差,但由于取消了就地晃 度表。 目前基本做不到矢量测量。
20
相关条文与案例
8.3.3 机组启、停过程操作措施: 8.3.3.1 机组启动前连续盘车时间应执行制造商的 有关规定,至少不得少于2~4h,热态启动不 少于4h。若盘车中断应重新计时。 8. 3. 3. 2 机组启动过程中因振动异常停机必须回 到盘车状态,应全面检查、认真分析、查明原 因.当机组已符合启动条件时,连续盘车不少 于4h 才能再次启动,严禁盲目启动。 8.3.3.4 停机后立即盘车……闷缸…… 21 盘车的重要性!
27
相关条文与案例
例如:
机组 交流润滑油泵 直流润滑油泵 汽机跳闸 某哈汽 300MW 0.082 0.076 0.06 某东方 660MW 0.115 0.105 0.07 某上汽 600MW 0.082 0.075 0.048
应注意并加强与主机制造厂在执行《反措》 问题上的沟通。
28
相关条文与案例
34
油系统几条建议小结
1、对淹没式油泵,建议泵壳上应保留放气接口,如果需 要测量油泵出口油压,应在油泵出口逆止阀前另设测 量接口,不要简化、替代。 2、联锁保护定值整定,严格执行反措规定 3、保护的传动 专业上保护的传动,必须从一次元件传起,即从开关、 传感器本体处进行短接、解线等操作,不可从就地的 端子盒内操作。 对润滑油系统压力开关,要搞清楚取压力开关装什么位 置。有些汽轮机油压开关不是装在汽机平台上,而是 零米的油箱上,这样的安装方式,开关整定时必须加 35 入油压高差修正。
8.4.6 润滑油压低报警、联启油泵、跳闸保护、停止 盘车定值及测点安装位置应按照制造商要求整定 和安装, 整定值应满足直流油泵联启的同时必须 跳闸停机。对各压力开关应采用现场试验系统进 行校验,润滑油压低时应能正确、可靠的联动交 流、直流润滑油泵。
对比: 《2000版反措》10.2.9 润滑油压低时应能正确、可靠的联动交流、直流 润滑油泵。为确保防止在油泵联动过程中瞬间断油的可能,要求当润 滑油压降至0.08MPa时报警,降至0.07~0.075MPa时联动交流润滑油泵 ,降至0.06~0.07MPa时联动直流润滑油泵,并停机投盘车,降至 0.03MPa时停盘车。
(3)机组运行中要求轴承振动不超过0. 03mm 或相对轴振 动不超过0.08mm,超过时应设法消除,当相对轴振动大 于0. 26mm 应立即打闸停机; 当轴承振动或相对轴振动 变化量超过报警值的25% , 应查明原因设法消除,当轴 承振动或相对轴振动突然增加报警值的100% ,应立即打 闸停机;或严格按照制造商的标准执行。
22
相关条文与案例
什么情况下遇到盘车难题? 运行中意外跳机;临时处理缺陷后;超速保 安器整定后…… 在应该…与可能…发生冲突时,要沉住气,不要 过于侥幸,无视教训
23
相关条文与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