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材检验标准

钢材检验标准

钢材检验标准属材料的外观质量、规格尺寸的检验,包括对材料的表面质量、外部形状及规格尺寸(包括交货长度)的检验。

外观检验的数量和方法应按照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无规定的,通常采用抽检的方法。

抽检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随机性,抽检的结果可推算全批材料。

一、规格质量(规格尺寸)检验材料的规格尺寸,是指标准规定的反映各品种、型号、材料断面形状的主要轮廓尺寸。

各不同轮廓尺寸均为一个规格。

规格尺寸检验,就是检查材料断面尺寸是否超出有关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

材料标明的规格尺寸均为公称尺寸,公称尺寸又称名义尺寸,它是指标准中规定的理论尺寸,是生产过程中设法控制并希望得到的理想尺寸。

实际尺寸是指实际生产过程中所得到的产品外形真正尺寸的大小。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材料在生产中实际得到的尺寸(实际尺寸)很难与公称尺寸完全吻合,往往都会稍大或稍小于公称尺寸,这样,实际尺寸与公称尺寸之间就会产生差值,这个差值称尺寸偏差。

实际尺寸大于公称尺寸,其偏差就叫正偏差,实际尺寸小于公称尺寸的偏差则叫负偏差。

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叫公差。

生产中产生尺寸偏差是难免的,但这种偏差又应有一定的限制,为此,标准对尺寸偏差的大小作了一定的规定,这种标准对尺寸偏差大小所规定的范围叫做尺寸允许偏差,简称允差。

交货材料的尺寸偏差不允许超出标准规定的尺寸允许偏差,尺寸超差的材料就视为不合格品。

除断面尺寸外,标准对材料交货长(宽)度亦作有规定。

因此,尺寸检验尚须检查材料交货长度是否符合相应标准规定的交货长度。

现行标准规定有以下几种交货长度:(一)通常长度:又称不定尺长度。

凡材料长度在标准规定范围以内而且无固定长度的,均称为通常长度。

如优质型钢的通常长度为2,6米,以通常长度交货的优质型钢,只要长度在2,6米范围内就均可交货。

(二)定尺长度:交货材料的长度为订货要求的某一固定长度,称为定尺长度。

例如,按需方要求,供需双方在合同中注明长度按定尺6米交货,则交货材料的长度均须是6米。

对定尺材料,标准规定有允许的正偏差值(不允许有负偏差)。

(三)倍尺长度:材料长度为需方在订货合同中指定长度(称单倍尺)的整数倍,叫倍尺长度。

如单倍尺长度为1000毫米,则双倍尺长度为2000毫米,三倍尺长度为3000毫米等。

按倍尺长度交货的材料,标准也规定了允许的正偏差值,同时还规定了应加的切割余量(锯口长度)。

倍尺交货时,亦不允许出现负偏差。

(四)短尺和窄尺:凡长度小于标准规定的通常长度下限,但不小于允许的最小长度,叫短尺。

宽度小于标准规定的通常宽度下限,但不小于允许的最窄宽度,叫窄尺(如直径在25毫米以下的圆钢,标准规定其通常长度为4,10米,最小允许长度为2.5米,交货长度在2.5,4米范围内的则称为短尺。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按通常长度交货的材料,允许供方交付一定比例的短尺材料。

上述不同交货长度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

通常长度的材料,价格较低,若使用时对材料长度无特殊要求,则订购通常长度的较为经济。

定尺、倍尺材料,生产厂要加收定尺费,价格较高,但若使用材料的长度是固定的,如加工单一、定型的产品,这种情况下则以订购定尺、倍尺材料为宜,因使用这种材料可减少余料损耗,提高材料利用率,从总体经济效益上看,仍是经济合理的。

无论是材料的断面尺寸或长度尺寸,都不应超出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即不允许大于规定尺寸的上限和小于规定尺寸的下限。

材料的实际尺寸是否超差是通过实际测量来判断的,为使测量准确、判断有效,首先应正确选择和使用测量工具。

用来测量材料尺寸的工具有游标卡尺、千分尺、钢卷尺及皮尺等多种。

对一般材料的断面尺寸,可用游标卡尺测量。

规格尺寸小和精度高的材料,则应采用千分尺测量。

材料的长度和板材的宽度,通常使用钢卷尺测量。

此外,为使测得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还应十分注意测量的部位与次数。

各种金属材料尺寸的测量部位和次数都在有关标准中作有规定,必须按标准规定的部位和次数进行测量。

例如:圆钢和管材的直径应距端面500毫米处互相垂直的方向各测一次;钢带的厚度、宽度应距钢带两端不小于250毫米处测量;板材的厚度应距顶角及边缘一定距离处测量。

例如根据《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708,2006)的规定,冷轧钢板的尺寸测量的部位:厚度:不切边钢板和钢带在距离轧制边不小于40mm处测量;切边钢板和钢带在距离剪切边不小于25mm处测量。

当纵切钢带的宽度小于50mm时,沿宽度方向的中心部位测量。

宽度:宽度应在垂直于钢板和钢带中心线的方位测量。

不平度:将钢板自由地放在平台上,除钢板的本身重量外,不施加任何压力,测量钢板下表面与平台间的最大距离。

镰刀弯:钢板及钢带的镰刀弯是指侧边与连接测量部分两端点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在产品呈凹形的一侧测量。

切斜:钢板的横边在纵边的垂直投影长度。

二(外部形状检验交货金属材料不仅要求有规定的尺寸,而且还应具有正确的外部形状。

材料外部形状正确与否,对材料的加工和使用均存在一定的影响。

生产工艺水平、技术水平、运输、装卸、保管等各方面原因,都可能造成材料某些外部形状缺陷。

现将金属材料常见的外形缺陷及检验方法简介如下:(一)椭圆度:圆形截面材料其截面的不圆程度(即同一截面上各方向直径不等)称为椭圆度。

椭圆度通常以同一截面上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值来表示。

(二)脱矩、脱方:矩形、方形截面的材料(如扁钢、方钢)对边不等或截面的对角线不等,分别称为脱矩和脱方,扁钢、方钢交货时,均不应有明显的脱矩、脱方缺陷。

(三)弯曲度:弯曲是指长条形材料不直,呈曲线状。

材料弯曲会导致弯曲处断面变形,严重时还将影响材料的正常使用。

材料弯曲的程度就叫弯曲度,标准中的弯曲度分局部弯曲度和总弯曲度。

局部弯曲度一般以一米长的直尺靠量,用直尺与材料最大弯曲处的波高(毫米)表示。

总弯曲度是指材料长度方向的全长弯曲值,通常用材料全长中的最大波高(毫米)换算成材料长度(米)的百分数表示,例如:材料长度为5米,最大波高为50毫米,则其总弯曲度为1,。

(四)镰刀弯:镰刀弯又叫侧面弯,是指扁材、板材、带材等矩形截面的材料,在窄面的一侧形成凹入曲线,而在相对的一侧形成凸出曲线的弯曲。

扁材、板材、带材生产时因截面厚度不均,将产生此种外形缺陷。

镰刀弯程度的测量和表示方法与弯曲度相同。

(五)波浪弯:波浪弯主要是指板、带材沿长度或宽度方向出现高低起伏形如波浪的弯曲。

波浪弯亦称波浪度,在钢板、钢带的标准中均有波浪度的规定,个别型钢(如工字钢、槽钢)标准中亦有对波浪度的要求。

波浪弯的程度,是将材料以自由状态放于检查平台上,用一米长的直尺靠量出的最大波高来表示。

(六)瓢曲度:瓢曲度是指板、带材同时沿长度和宽度一方向出现高低起伏形如瓢状或船状的弯曲。

瓢曲度的测量和表示方法与波浪度相同。

(七)扭转:扭转是指条形材料沿其轴线发生的螺旋状变形。

根据标准的规定,条形材料不得有明显的扭转,有的标准还具体规定了允许的扭转角度或以塞尺检查的翘起高度。

三(表面质量检验金属材料的表面质量不但直接影响材料的外观,也影响材料的使用,严重的表面质量缺陷将导致材料无法使用而报废。

因此,在进行入库验收时,必须对金属材料的表面质量认真进行检查。

钢材常见的表面质量缺陷主要有结疤、刮伤、麻点、表面裂纹、表面夹杂、折叠、耳子、分层、粘结等等。

金属材料外观缺陷名词:(一)氧化铁皮:钢材表面的氧化铁薄层是在加热轧制、冷却过程中形成的金属氧化物,是生产过程中的产物。

在热处理中如受氧化性气氛影响,也会形成氧化物。

氧化铁皮会使钢材表面粗糙不平,增加了金属的消耗。

若是薄板用以镀层,也会增大镀覆金属的消耗。

(二)过酸洗:又叫酸洗过度,钢材在酸洗时,由于酸液浓度大,或温度过高,或钢材在酸液中停留时间过长等原因,使钢材表面被酸液侵蚀,使其表面粗糙,引起“氢脆”,规格尺寸减小的铁陷,称为过酸洗。

(三)欠酸洗:又叫酸洗不足,钢材在酸洗时,由于酸液浓度太低,或温度过低,或钢材在酸液中停留时间过短等原因,致使其表面的氧化铁皮没有完全去除的一种铁陷。

(四)螺纹折裂:钢管上的螺纹不成螺旋形,有断裂现象。

(五)竹节:是指冷拉拔材表面呈竹节状的起伏缺陷,严重时使产品致废。

(六)横裂:指钢管内外表面的横向破裂现象。

(七)盐层:指产品表面附有盐溶液腐蚀薄膜。

(八)冷隔层:是铸锭表面常见的缺陷之一,它常分为层叠式和折皱式两种。

其产生原因是:浇铸温度低;锭模温度低;浇铸速度慢;浇铸时断流;液面的波动大;液体金属供给不均匀;金属液面未采取保温措施等。

(九)结疤:材料表面上呈舌头状、指甲状或鱼鳞状的凸起薄片称为结疤。

钢板上的结疤又称重皮。

结疤的宽厚部分与钢材本体有相连结的,也有不连结的,相连结的结疤叫生根结疤,不连结的结疤叫不生根结疤,不生根结疤易于脱落,脱落后钢材表面形成凹坑。

(十)刮伤:材料表面因机械损伤(如轧制设备上的尖角、毛刺等磨擦的划伤)产生的呈直线形或弧线形的沟痕叫刮伤。

通常把型材和板、带材上的刮伤又叫划痕,管材和冷拉材上的刮伤叫划道,钢丝上的刮伤叫拉痕。

常温下刮伤的伤口处有金属光泽或黄锈,高温下刮伤的伤口处则有薄层氧化皮。

(十一)麻点:材料表面粗糙,呈凸凹不平状称麻点。

(十二)表面裂纹:表面裂纹是指材料表面开裂,包括裂缝和发纹。

裂缝一般是直线“Y”字形的尖底开裂,发纹则是分散或成簇分布的短而细小的裂纹。

(十三)表面夹杂:嵌在材料表面的与基体金属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夹杂物(包括各种氧化物、硫化物、氨化物及硅酸盐),叫表面夹杂。

其大小形状有点状、块状、条状等,颜色有暗红、淡黄、灰白等多种,分布亦无一定规律。

夹杂物破坏钢基体的连续性,对钢的机械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十四)耳子:耳子是轧件表面与轧机孔型开口处相对应的地方,出现的沿轧制方向延伸的凸起部分。

在进行材料外观质量检查时,应特别注意,对各种金属材料的外部形状缺陷和表面质量缺陷的检查,对此有关标准都作有具体规定,有些缺陷是根本不允许存在,有的缺陷虽然在某些材料上允许其存在,但也不能超出规定的限度。

例如长条形钢材绝对不弯曲是不可能的,但其弯曲程度不能超过标准规定的允许弯曲度。

外观质量检查,就是检查金属材料的外观缺陷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