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
新近发现一种1型糖尿病的自身抗体,具有高度的β细胞特异性, 锌转运蛋白8(ZnT-8)抗原是通过影响锌离子浓度而在胰岛素合 成和分泌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糖尿病自身抗体免疫介导的1型糖尿 病(尤其是对其他自身抗体阴性者)有着重要的诊断和预测价值。
多种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 的诊断和指导治疗!
(三)妊娠糖尿病
• 妊娠中初次发现的糖尿病
• 75g糖OGTT试验中糖耐量异常 • 产后6周需复查重新诊断 - 正常 - IGT - 糖尿病 重新分型
(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 胰岛 细胞功能性基因缺陷 • 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 • 胰腺外分泌疾病 • 内分泌疾病 • 药物和化学品所致 • 感染 • 罕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 其他遗传疾病伴糖尿病
六、其他的一些检测指标
1、血脂 2、尿糖 3、尿微量白蛋白 4、尿肌酐 5、尿酮体 6、乳酸 ……………
放免 酶法 化学发光 ……..
意义
1、了解胰岛β 细胞的分泌功能 2、DM的分型。 3、指导临床治疗和剂量调整。
五、糖尿病特异性抗体
胰岛细胞抗体(ICA)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中,抗胰岛细胞抗体的发生率在 90%以上。通常在确诊一年后该抗体水平下降。随着病程 延长,阳性率逐渐降低,诊断后2—5年阳性率下降至20%。
测量方法
阳离子交换色谱法 电泳法 亲和层析法 免疫分析法 离子层析法 等电点聚集法 化学发光法 酶法 …………….
参考方 法?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应用
是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情况的指标(≤7%) ; 有助于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 指导对血糖的调整; 糖尿病前期:ADA建议5.7%-6.4%需采取干预措施。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具有诊断意义的IAA应为未曾用过外源性胰岛素的病人体 内检出可与胰岛素相结合的自身抗体。IAA的产生与I型糖 尿病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与年龄呈负相关,随着增龄 , IAA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被认为是持续时间最短的抗体, <5岁的患者,阳性率90%—100%,>12岁的患者,阳性 率40%,成年患者阳性率更低。
血 糖 浓 度
尿病 糖糖耐量受损 正常人
mmol/L
10 5
肾糖阈
30 60 90 120 180 (min) 葡萄糖耐量曲线
二、糖化血红蛋白
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己糖结 合的产物是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和血红蛋白的 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非酶 促),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 右,所以可以观测到120天之前的血糖浓度。 糖化血红蛋白的英文代号为HbA1c。糖化血红 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 控制情况。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涪陵中心医院检验科:涂伟
2014.10.17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 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 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 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 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前胰岛素原(102个氨基酸) 胰岛素原(86个)
等摩尔
胰岛素
C肽
胰岛素释放试验
目的:了解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 有些IGT或DM早期患者,出现胰岛素释放后滞 所以做OGTT同时检测胰岛素释放情况便于临床治疗监测
OGTT试验
血糖峰 血 糖 胰岛素峰
餐前
1h
2h
3h
胰岛素、C肽的测量方法
专家论坛: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497-500
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9200万,居世界首位,同
时还有糖尿病前期患者1.48亿。
在我国,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由其引 发高血压、脑梗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 尿病肾病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控制率不足。
患病率增加的原因
活动少
糖尿病的常用实验室检测指标
一、血糖
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检测方法:
葡萄糖氧化酶法 己糖激酶法
OGTT实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试验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 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胰岛β细 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是诊断糖 尿病的确诊试验 。 方法:口服溶于300ml水内的无水葡萄糖粉 75g 。
两者大致换算关系
估计的平均血糖 (毫摩尔/升) = 1.59 × 糖化血红 蛋白 − 2.59
三、糖化血清蛋白
血清白蛋白亦可糖基化,但血清白蛋白的半衰 期仅为19天,因此测定糖化白蛋白看了解糖尿 病患者近二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反应糖尿病治 疗的较近期的效果。
四、胰岛素、C肽
胰岛素是有胰岛β 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蛋白 质。
1997ADA/1999WHO诊断标准
1、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 2、空腹血糖FPG≥7.0 mmol/l。 3、OGTT时2h血糖≥11.1 mmol/l。(75g无水葡萄糖)
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A1c≥6.5%*。 2、空腹血糖FPG≥7.0 mmol/l。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 mmol/l。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 者,随机血糖≥11.1 mmol/l。 如无明确的高血糖,结果应重复检测确认 。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血糖调节的主要机制
病因
1.遗传因素 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 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 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 免疫系统异常,病毒感染,导致自身免疫反应, 破坏胰岛素β细胞。
糖尿病的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指标
1.尿糖:简便的过筛指标; 2.血糖: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
3. OGTT/IGTT:糖耐量异常
4.血脂测定:了解机体代谢紊乱情况; 5.酮体、乳酸测定:糖尿病急性代谢合并症;
免疫检测技术在糖尿病的新应用
1.糖化血红蛋白:反应2-3月血糖的总体水平; 2.糖化血清蛋白:反应2-3周血糖的总体水平; 3.葡萄糖-C肽释放测定;糖尿分型的重要依据。 4.糖尿病自身抗体测定;1型糖尿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5.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诊断及检测的首选指标;
免疫介导糖尿病
胰岛B细胞破坏,胰岛素缺乏,依赖胰岛素 酮症酸中毒倾向 多发生于青少年,患者多消瘦 自身免疫反应,标志为
ICA 、IAA、Fra bibliotek氨酸脱羧酶抗体(GAD)
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IA-2和IA-2β
与HLA有很强的关联 易伴发其它自身免疫病
(二)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和/或分泌胰岛素缺乏 无自身免疫反应发生 可不依赖胰岛素生存 多见成年发病(>40岁)
人口老龄化
高热量饮食 肥胖人增多
糖尿病典型临床表现
三多一 少?
糖尿病分类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1.自身免疫性 2.特发性
妊娠期糖尿病 特殊性糖尿病
(一)1 型糖尿病
主要指由于胰岛细胞 破坏而导致内源胰岛素或C 肽水平绝对缺乏。
发病机制
特发性(原因未明) 1型糖尿病临床特点,没有自 身免疫反应的证据。罕见,遗传 性状强,与HLA无关联。
糖化血红蛋白
成人红细胞的血红蛋白(Hb)主要成分是HbA1, 占90%以上, HbA2占2.%,HbF占 0.2%,其余 为 HbA3。 HbA3为连接有己糖的 HbA1,其中HbA3a、 HbA3b、 HbA3c 分别占总Hb的0.8%,1.6%,4%。 凡连接有己糖的HbA1 统称为糖化血红蛋白 (GHb), HbA3a、 HbA3b、 HbA3c 也可表示为 HbA1a、 HbA1b、 HbA1c ,由于HbA1c 含量最多, 占总GHb的80%,常作为测试使用。
糖化血红蛋白与平均血糖水平的 关系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 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 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 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谷氨酸脱羧抗体(GAD)
与β细胞缓慢损伤相关性好,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年龄跨度大, 阳性率高等特点,是目前公认的诊断LADA以及预测胰岛功能的免 疫学指标,可于发病前10年测出,且在此期间呈高滴度持续存在 早于糖尿病诊断几年前可呈阳性。
酪氨酸磷酸抗体(IA-2A)
它是胰岛细胞瘤相关蛋白,是ICA的主要的成分之一 。
患者多肥胖
无自发性酮症酸中毒倾向,应激下出现 遗传易感性较1型强,多基因遗传,异质性
2型糖尿病代谢异常导致高血糖
胰腺 胰岛素分泌受损
高血糖
葡萄糖摄取减少 肝脏
脂肪及肌肉组织
肝糖元分解增加
胰岛素抵抗
Adapted from De Fronzo, Diabetes 1988; 37:667–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