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
2.2编制目的
本方案作为指导施工的技术性文件,编制时对本工程的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配置、主要施工技术措施、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描述,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细化,提交业主和监理审批,在施工中遵照执行,并接受业主和监理的监督。
3、
6.6.2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应设置标牌,并按批分类进行堆放,加工好的钢筋,按工程部位、型号分类分区放置。
6.6.3钢筋在预制场集中加工成半成品、成品后运至现场,钢筋绑扎前在平衡层上弹好钢筋分布线和模板外形线,钢筋绑扎严格按钢筋分布线进行施工,确保钢筋骨架的外形尺寸。
6.6.4 底板下层钢筋网绑扎时,先排好南北向钢筋再排东西向钢筋,绑扎完下层钢筋后,再放钢筋马凳,马凳(螺纹20)间距为0.8m,成梅花状,马凳应架于底板下层钢筋网上,不得直接放在平衡层混凝土上。上层钢筋网片架于马凳上,钢筋网片每一交叉处都要进行绑扎,不得出现落扣和跳扣。
6.2.3.3平整道路,接通水、电源。
6.2.3.4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6.3定位测量
6.3.1工程定位测量
6.3.1.1根据施工测量规范和施工图的测量精度要求选取测量仪器,本工程采用全站仪,且均经年检在使用期内。到现场后再次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校,使其精度满足测量施工要求。
6.3.1.2高程控制测量用S6水准仪从已有的高程点闭合测量至作好的高程控制点。
6.3.1.3平面控制测量所选用的仪器为:全站仪、J6经纬仪。
6.3.1.4预制标桩埋件。
6.3.1.5 在施工区内制作三级导线控制点
(单位㎜)选点原则为每两点要通视,地形较平缓且两
点间距不大于100m。
6.3.2测量精度要求
6.3.2.1定位要求测量偏差
项目
偏差许可范围
水准测量高程闭合差
平地
±12 (mm)
附表:
项目
偏差值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底板
10
钢尺检查
池壁、柱、梁
5
钢尺检查
标高
±5
水准仪
平面尺寸
±10
钢尺检查
垂直度(池壁、柱)
5
经纬仪、吊线
中心位置
预埋件
3
钢尺检查
预留洞
5
钢尺检查
止水带位移、埋深
5,±8
钢尺检查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偏差值
检验方法
钢筋间距、长度
±10
钢尺检查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箍筋、横筋间距
2)本工程池壁强度等级均为C30。基础底板、池壁钢筋保护层厚度40mm。
3)钢筋选用热轧光圆钢筋HPB235级(φ), 热轧带肋钢筋HRB400。
2、编制说明
2.1编制依据
1)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清水池施工图集》
2)施工依据的规范和标准:
①《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02)
3.1主要主要施工机具材料及人员配置工程量及机具
3.2.1劳动力计划。人员配置
序号
工种名称
数量
1
施工技术员
1
2
测量员
1
3
兼职安全员
1
4
普工
6
5
架子工
6
6
钢筋、木、焊工
17
3.2.2主要机具
序号
机械设备
数量
备注
1
打夯机
1台
2
装载机
1辆
3
自卸货车
2辆
4
污水泵
2台
DN150
5
手推车
2辆
6
振捣棒
2套
50型
7
±20
钢尺检查
受力
钢筋
保护层
底板
±10
钢尺检查
柱、梁
±5
钢尺检查
顶板、池壁
±3
钢尺检查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金属止水片止水示意图
对拉螺栓止水环示意图
6.7.5模板拆除
(1)混凝土模板拆除的时间,应按结构特点、自然气温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确定,一般以缓拆为宜。
(2)拆除模板,混凝土强度亦必须满足要求。
(3)拆除模板及架子时,不得碰撞池体,架子管要轻拿轻放,拆除模板时不要猛撬猛砸,特别应注意池体的边角不得损坏。
(4)水灰比<0.5,坍落度不得大于110mm。
(5)砂宜为粗砂,石子选用符合筛分曲线级配良好的碎石,粒径0.5~3.2。
(6)混凝土中不得掺入粉煤灰、矿粉。
(7)混凝土运输应满足浇筑速度,中途不得中断运输。
6.8.2浇筑混凝土之前,要会同有关单位对模板、钢筋进行联检,并填写隐蔽记录。要检查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检查插筋及预埋件位置的准确度和固定的可靠性,第一次砼浇筑至1045.3完成后,增加3mm厚止水钢板沿池壁四周布置具体详见设计图纸,第二次浇筑全部完成。
水准仪
1台
S6
8
钢卷尺
2个
9
挖掘机
1台
4、施工进度计划
序号
工序
2天
5天
3天
1天
3天
5天
2天
2天
2天
12天
2天
3天
1天
1
一次土方开挖
2
轻型井点降水
3
二次土方开挖
4
基础加固
5
模板及垫层砼
6
钢筋绑扎
7
基础底板第一次支模
8
底板、池壁砼浇筑
9
砌筑砖胎膜
10
钢筋绑扎
11
池壁模板安装
12
模板加固
13
砼浇筑
5、施工组织机构
6.6.5钢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与其它工序、专业的穿插配合,同时详细检查钢筋的直径、间距、位置、搭接、锚固长度、上下层及池壁钢筋的间距、埋件的位置和数量。钢筋绑扎完成后,池壁钢筋采用钢管脚手架临时固定,以使钢筋骨架不能松脱变形;钢筋的规格、数量、接头、间距、保护层厚度等均要满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见附表。
6、主要施工方法
6.1 施工程序
一次土方开挖 轻型井点降水 二次土方开基础加固地基验槽砼垫层模板
砼垫层浇 钢筋加工、安装钢筋验收 砖胎膜砌筑 模板安装验收 砼浇筑
6.2 施工准备
6.2.1技术准备工作
6.2.1.1 组织定位放线工作,做好施工现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标高控制桩的设置。
6.2.1.2 组织有关施工人员学习有关图集、图纸、施工规范以及技术文件,进行现场踏勘。
(3) 预制好的钢筋料按使用部位分类堆放,并作标签注明钢筋用处。
6.2.3 作业条件
6.2.3.1土方开挖前,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具备场地平整的条件,利于施工。
6.2.3.2根据场地划分的土方区域安放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以便在土方平衡施工时及时实测控制。
6.4.4基槽将开挖到基底时,由测量人员配合测量基底标高。由于基槽开挖完成后,为保护基底持力层,基底标高比设计标高深100mm,浇筑100厚C10混凝土垫层,为方便施工,垫层每边比平衡层大100mm。
6.4.5土方回填待闭水试验合 格后及池壁外侧防腐层做完方可进行。填方施工前通过压实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回填时,采用推土机或反铲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厚度不宜大于300mm。不能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性堆填。每次铺填后,用小型打夯机进行夯实。机械夯不到的部位,采用人工夯实。
6.4.6用于回填的土质中不得含有有机物和较大的土块,凡大于50mm粒径的土块均应砸碎,无法砸碎的要和芦苇根同时挑出。
6.6钢筋施工
6.6.1施工用的各种钢筋无材质证明书、复验报告和表面带颗粒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对加工好的成品、半成品的钢筋进行检查核对,钢筋完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调节池、初沉池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济宁鸿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调节池、初沉池水池四周具备机械开挖和放坡的条件。调节池基础底板钢筋保护层厚度40mm,池壁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5mm。池体采用C30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6,基础底板与池体混凝土分二次性浇筑完成。主体施工且闭水试验合格后,池壁外侧刷水泥砂浆抹灰层。
6.7模板施工
6.7.1模板施工安装前,将1:2水泥砂浆做成50mm厚规格为50×50mm的垫块,用绑扎丝将垫块绑在主筋上,间距800mm,以确保池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同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6.7.2 池底模板采用常规方法加固,池底以上700mm的池壁模板由于悬空,采用在池壁内外主筋焊托筋的方法托住模板,但托筋不得贯穿池壁,内侧托筋只焊在内侧池壁主筋上,外侧托筋只焊在外侧池壁主筋上(见图),池底以上500mm的池壁外模采用常规方法加固,内模加固利用焊在底网上层主筋上的托筋作为支撑点加固(见图),作为支撑点的托筋上横向绑扎木板或木方,支撑点的托筋与池壁内模的距离应同池壁内模上口高度相同,托筋只允许焊接在上层底网主筋上,不得超过池底厚度的1/2,同时必须避开池底的锚固钢筋。
6.4.2土方开挖自东向西开挖,开挖至(层持力层)基底面以上预留200mm土层用人工清底,为了确保自卸车不陷入已开挖的土层,开挖时自卸车始终位于未开挖的土层上,所挖土方全部运至业主指定地点弃存,边挖边运不得堆放在基槽边。开挖边坡视地质情况和开挖深度,按1:0.75放坡,底部留500mm工作面。
6.4.3由于开挖深度深,根据以施工完土方开挖的判断和设计说明,地下水高,为保证基坑开挖质量,轻型井点降水1天后,进行基槽开挖。
6.8 混凝土浇筑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