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度产业扶贫工作总结.doc

2020年度产业扶贫工作总结.doc

2020年度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自1992020年以来,我们镇一直把工业扶贫作为第一扶贫项目。

我们坚持“种植与养殖相结合、长短期相结合、三产品相结合”的发展理念。

紧紧围绕百亿鲁都和全球旅游两大战略重点,依托特色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增收渠道,不断扩大产业覆盖面,为贫困家庭脱贫和贫困村脱贫提供强有力支撑。

以下是我镇2020年工业扶贫工作总结: 1,完成工作任务
(1)深化“菜单”扶贫,加强工业扶持1992年城镇
| 1017户贫困户点菜020个,完成还款三批共2866626元其中,268户贫困家庭正在实施专项种养工程,占2020年全市贫困家庭的40%。

548户家庭从事种植业发展,2020年占全镇贫困家庭的81%。

九个家庭从事电子商务和其他行业,占2020年该镇贫困家庭的1%。

烤烟169亩、核桃551.05亩、猪256头、鸡2910只、羊3234只、牛357头、马137匹、蔬菜200亩、向日葵80亩、苹果25亩、油菜200亩、药材19亩、种苗1亩、葡萄31.2亩、秋粮40亩、蜜蜂716箱等。

将会得到发展。

一个家庭将从事小吃,一个家庭将从事电子商务,一个家庭将从事木材加工,七个家庭将开始自己的生意。

每户受益2641.71元,比上年增长237.6元。

到2020年,361户脱贫家庭将发展工业。

2020年,251户脱贫家庭将发展工业。

通过菜单式扶贫,每个家庭都有一个中长期增收的工业项目,为稳定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实施工业项目巩固发展基础围绕奶山羊养殖、食用菌、中国蜜蜂
等产业,全镇积极申请实施工业项目。

共实施工业项目16个,总投资2307.4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037.6万元,实现了集体资本增值,为相关村庄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

支持铁源村、八通潭村中国蜜蜂养殖业、八通潭村和王家庄村食用菌产业向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发展。

张家山已经建立了两个标准化的奶羊场,并推出了一批特殊农产品,覆盖了2221个有记录的哥斯达黎加贫困家庭。

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下一步行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平台。

铁源村中峰养殖合作社收入29.55万元,195户贫困户分红1500元。

张家山村的玉龙养殖合作社将在2020年获得12.55万元的分红,每户将获得500元的分红。

XX镇王马嘴村种植了100亩高粱,100户贫困家庭分享了350元的红利,提供了20个工作岗位。

(3)“双百基地”拓展增收渠道我们镇现已建成八个“双百”基地,包括两个养殖基地、一个烤烟基地、三个旅游基地和两个种植基地。

八个“双百”基地转让土地500多亩,直接带动1540户贫困户,778户贫困户成为股东,762人参与基地工作,八个基地分红金额达到40万元,贫困户人均分红达到300元基本实现“双百基地”城镇区域的全覆盖尤其是关山旅游公司的双百基地取得了显著成效。

它通过旅游管理、债券分红、基础带动、股票分红和就业五种方式,直接和间接带动了600多个贫困家庭,平均家庭收入增加了约2000元。

2020年,八龙潭村、范家台村、店子村的120户贫困户将购买关山旅游公司的股份,每户将获得700元分红,直接支付给每户。

龙县鹏城专业合作社获得奖金1.8万元,每户获得奖金180元新天地奶山羊养殖项目收入达到
30万元,149户贫困户每户分红350元通过实施工业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将增强基地带动能力,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提高基地建设水平,优化利益联动机制,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4)推进产权改革,壮大集体经济6月以来,我市10个行政村按照“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宣传动员培训、清理清查资产、评估资产价值、明晰产权、编制清产核资报告、公示结果、审核上报数据、完善管理制度、检查验收结果”的11个程序,开展了清产核资检查修复工作。

他们还进行了“回顾”,并聘请了第三方专业组织进行检查。

按照时间顺序表,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了推进。

检查土地60033.85亩,林地82962.02亩,经营性资产427.44万元,非经营性资产1832.54万元。

目前,档案系统正在完善中。

根据“股份转人、量化到户、便于操作”的原则,要求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对股份进行再量化。

人口份额按一人一股确定,扶贫优先股按一户一股确定。

全镇共设立13133个人口股和1289个扶贫优先股。

结合今年行政村撤并,上寨子、王家庄、魏家庄、关山等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程序进行了合并,并及时更换了登记证、印章和银行账户。

根据要求,组织各村挂上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标签及相关制度标签,并指定专门的办公场所和人员,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转。

5年贫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入引导资金2574814元,以股本形式投入运营,完成分红173360元
(5)打造特色亮点,创新新车型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创造了三种载体和模式:旅游、中国蜜蜂和奶山羊。

1是“全球旅游+产业扶贫”的典范依托关山草原旅游公司实施五项扶贫机制旅游管理实施核心景区管理扶贫工程,动员6户贫困户经营蒙古包、农家乐,带动家庭收入3000元;引导39户贫困户规范养马,家庭人均收入提高2000元以上。

债券红利县财政局以扶贫债券的形式向关山旅游公司注资1000多万元,并签署了扶贫资金三方协议。

6个村的526户贫困户连续3年享受景区分红,每年600元基极激励秋居别墅区将转让158亩土地,建设百亩菊花种植基地,25户贫困家庭将获得78000元/年以上的土地出让金,并提供工作岗位作为基地日常维护人员,获得地租和采花两项收入。

股分红关山古丈营3个村120户贫困户每户投入5000元。

他们连续5年每年分红700元。

雇用招募了200多名贫困人口提供旅游服务,如景点管理、卫生、餐饮服务和零售,人均年收入为2.5万元。

2是张家山村发展奶山羊的“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贫困户和合作社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

有三种长期工作方式,短期工作和项目工作。

牧草种植收入带动了该村74户贫困户种植520亩苜蓿和玉米,每亩增收900元。

在扩大家庭收入方面,合作社将积极推广“信贷还羊”模式,引导和鼓励贫困家庭扩大家庭规模分红合作社吸收150户贫困家庭入股75万元,至少占保证股息的7%资产收益方面,两个农场的220万元资产已经量化到户,每户可以增加6600元资产。

3是铁源村中国蜜蜂养殖业采用的“合作+贫困户”模式,扶贫效果明显。

全村形成了另一个新的主导产业,预计未来将带动100多个家庭参与中国蜜蜂养殖。

培训68户贫困家庭掌握养殖技术,直接带动33
户贫困家庭养殖333箱中国蜜蜂,收入16.55万元。

通过在合作社工作,带动20户贫困家庭增加收入(8户贫困家庭现已就业,工资按5300/3300元两个标准执行);合作社和农民都有长城公司回收高于市场价格的蜂蜜来解决销售问题。

利润免费分配,每年的利润从管理费和必要的费用中扣除,其余的利润分配给贫困家庭。

今年,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的股息为22.5万元,195户贫困家庭的股息为1500元。

2。

各级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按照国家、省、市、县对工业扶贫工作的部署,坚持对省、市、县工业扶贫工作监督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重点依靠工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结合“百日行动”采取有效措施,举一反三,狠抓整改工作,全面提高我市工业扶贫工作的整体水平
1是继续加强培育新的经营主体,进一步增强各经营主体带动扶贫的能力,总结提炼产业扶贫特色亮点,形成品牌效应第二,全镇开展了“回望”扶贫措施,政策执行不准及时调整。

对于因缺乏产业发展能力而无法发展自身产业的贫困家庭,应及时引导其通过加入企业实体实现产业发展。

督促完善村级和家庭工业扶贫台账和贫困家庭工业发展计划三是按照县扶贫“110”指挥体系和百日科技服务活动总体部署,按照“服务到村、指导到户、精到人”的总体要求,全镇及时聘请10名科技村干部(贫困村1名、非贫困村2名)。

干部及时到村到户,以贫困户为单位,制定了贫困户的产业培训需求,并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实施了分类政策。

准确服务,坚持贫困户缺补少的原则,争取270户工业脱贫户,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服务,确保每个脱
贫户有一项生产技能,每个脱贫村培训一名技术专家,提高贫困户自主发展工业的能力。

3。

产业扶贫建议
1 .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民难以持续增加收入目前,大多数特色产业分布分散,集中连片的基地很少,没有形成规模或产业体系。

工业基地的专业化、精细化和标准化水平不高。

一些工业基地仍处于相对原始的粗放式管理,种植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低。

2是市场整合效果不明显,产品销售不稳定在产业扶贫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市场调研不到位,导致产业发展政策导向明显,一群人蜂拥而至。

要积极引导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工业扶贫,重点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问题,以工业扶贫为重点,系统推进精准工业扶贫,为贫困户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