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糖果》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分糖果》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分糖果》教学设计
这是本单元第三次“分一分”的活动,
分的数量比较多时,一次分得一样多对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

需要通过几次来分步完成,特别还涉及有剩余的平均分,更是加大了难度。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材介绍了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方法,最后得出结果。

1. 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
2. 认识有余数的平均分。

3. 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4.
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将物体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将数目较多、不能一次分完的物体进行平均分,有余数的平均分。

相应课件、教具。

一、情境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分一分”都是数目较小的,今天我们就来尝试对较大数目进行分一分。

小天家买了许多糖果,他想请小朋友们吃糖果,可是遇到难题了,他们不知怎么分了, 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都很聪明,这节课我们帮小天一起分糖果吧。

(课件出示图片)
二、探究新知
师: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获取信息——能够发现“有4个小朋友”和“50块糖果”。

师:现在小天就是想将这50块糖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分?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的平均分,都是将一些比较小的物品平均分的,比如20块糖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我们可以根据乘法口诀“四五二十”来分,结果每人5块糖果。

(让学生回答)
可是,现在有50块糖果,要求分给4个小朋友,这个数目有点大,用乘法口诀,对于我们二年级的同学来说有点困难,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1)来,我们看看笑笑跟淘气是怎么分的?(课件)
2)聪明的笑笑把他的分法记录在表格内,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记录的吧。

(课件)同学们,你们看得懂他们是怎么记录的吗?(老师讲解表格)
我们再来看淘气同学的分法。

有没有同学的想法跟笑笑或淘气的是一样的?举手给老师看看。

(学生举手)
3)哦,也就是说没有举手的同学有不同的分法,那好,下面我们用我们准备好的50跟小棒代替糖果,在桌面上摆一摆,把它们分成4份,摆好之后将自己的分法像笑笑和淘气一样记录在表格中。

记得第一次分要尽可能分多一点,这样就会分得更快。

4)根据学生前两节课的经验,学生用学具代替糖果分一分。

师:现在有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记录的表格拿上来给大家看一看?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学生展示记录)你能了解这些同学分的过程和结果了吗?是不是看上去更方便,更清楚呢?当然分法不同,可能分的时候有一次分完的,有多次分完的,你更喜欢哪一种?
预测:更多的学生会喜欢一次分完。

理由是简便快捷。

也不排除会有喜欢多次分完的。

师:既然,我们学会了用表格记录我们的分法,那老师问你们,用表格记录这些分法有什么好处啊?这样记录不容易出错;这样记录很清楚;这样很明白地看出分的过程,结果也能很清楚地显示出来。

好,接下来,我们翻开书本P63做一做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分一分,填一填(给适当的时间操作)每组4、5个人。

2.做游戏
每同桌一袋豆子,抓一抓,分一分,算一算,比一比。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许多分一分的活动,都是怎样分的?从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分糖果和分小棒的活动中,可以有多种方法,结果却是一致的;可以利
用乘法口诀帮助快捷地完成任务;有时会正好分完,也可能会有剩余……
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