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宪法学__第五章_宪法的结构及中国宪法的序言与总纲

宪法学__第五章_宪法的结构及中国宪法的序言与总纲


二、中国宪法的序言
(四)宪法本身的地位 “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最高法律效力”的含义:
1.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 2.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3.一切组织(包括共产党在内)和个人都应以宪法 作为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 都应予以追究。
三、中国宪法的总纲
11、行政区划 (第30条-31条) 12、在我国的外国人的权利和义务(第32条)
二、中国宪法的序言
(二)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原则 • 四个现代化: 工业 、农业 、国防与科学技术 •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
二、中国宪法的序言
(三)实现国家任务的国际国内条件
• • • • 与敌对分子进行斗争、实现祖国的统一 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实行各民族间的平等 、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 确保世界的和平
1.国家性质(第1条)
思考: 1.共和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 关系是什么?
2.中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三、中国宪法的总纲
2.人民主权(第2条) 3.民主集中制原则(第3条) 4.民族政策 (第4条) 5.法治原则(第5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
三、中国宪法的总纲
6.经济制度
思考:中国确立的经济制度是怎样的?
(1)所有制与分配制度 (第6条——11条)
【讨论1】“各尽所能、按劳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分配政策 存在什么问题?
三、中国宪法的总纲
(2)财产权保护(第12条-13条) 【讨论】应当如何解释《宪法》第12条的 “公共财产”?
• 第12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 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 财产。
三、中国宪法的总纲
8、精简与效率原则 (第27条)——《组织法》与 《公务员法》的制定依据 9、维护社会秩序的原则(第28条)——《刑法》 制定依据 10、国防政策(第29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 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 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三、中国宪法的总纲
(3)经济政策(第14条-15条):市场经济 和社会保障制度两条腿走路。 (4)市场主体的权利(第16条-18条): 国有企业与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利。
三、中国宪法的总纲
7、社会政策 (第19条——26条)
第19条:教育事业——《教育法》等法律的制定依据 第20条:科学事业——《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的制定依 据 第21条:医疗卫生、体育事业——《体育法》等法律的制定 依据 第22条:文化事业——《文物法》等法律的制定依据 第23条:人才事业 第24条:精神文明建设事业 第25条:计划生育政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制定依 据 第26条: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法》的制定依据
陵水红太阳2014年 12.4国家宪法日
教职工专题讲座
主讲人:罗锦豹
一、宪法的结构的概述
宪法结构就是一部宪法是怎样构成的,是 宪法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该问题主要针对 成文宪法典展开。 各国宪法的内容结构一般包括序言、正文、 附则三大部分。
二、中国宪法的序言

(一)中国历史上的四件大事情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灭剥削制度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