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种强制措施和刑罚执行制度的归纳

几种强制措施和刑罚执行制度的归纳

3.管制、拘役、有期是从判决执行执行之日计算。
假释
1.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两种人.(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2.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必须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原判刑罚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原判刑罚10年以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这里所谓的“特殊情况”,主要是指出于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特殊需要。
3.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4.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减刑
A犯罪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接受教育,确有悔改,或有一般立功的,可以减刑。
B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认为是重大立功表现,应当减刑: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3)有发明创造和重大技术革新的;
逮捕(检察院批准,决定,法院决定,公安执行)
1、对有证据证明的犯罪事实,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应当同时具备)
如果患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办法。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初6个月(同一机关做的两次
应当连续计算,不同机关采用的则重新计算,即有可能超过以上期限了。)
暂予监外执行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1)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省级政府指定医院证明)
例外:对于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公安部《规定》)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2、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随时)、聘请的律师(只能被逮捕后)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1、在一般情况下,拘留期限不超过10天,在特殊情况下,拘留期限可以延长到14天。(3+7=10;3+4+7=14公安的;人民检察院对自侦案件中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10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至4日,即10+4=14)
2、只是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才可以延长至37天。(只有公安机关才有)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原判无期的不得少于10年。
1.仅针对无期、有期、拘役和管制。
2.累犯也可减刑。
3.要经法定程序即由执行机关向服刑地中级以上法院提出建议,组成合议庭审理。(其中死缓和无期的减刑由高院审理)减为有期徒刑的剥夺政治权利减为3-10年
几种强制措施和刑罚执行制度的归纳:
名称
(条件)
备注
刑事拘留(1、强制措施,不是处罚,以下同;2、要出示拘留证)
1、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①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②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③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④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⑤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⑥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⑦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3、监外执行情况消失的公安机关应通知监狱及时收监,死亡的也要。
缓刑
适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
(三)不是累犯。
1.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这一规定明确提出了拘留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必须是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②必须是情况紧急,来不及办理逮捕手续。(拘留不是逮捕的必经)
2、第4项、第5项规定情形,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在讼诉实践中,遇有紧急情况时,人民检察院也可以向犯罪嫌疑人宣布拘留决定,送交公安机关对其执行羁押。
3.考验期为有期的没执行完毕的徒刑,无期的为10年。
4.要经法定程序即由执行机关向服刑地中级以上法院提出建议,组成合议庭审理。
5.假释考验期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6.假释人有新罪的“先减后并”漏罪的是“先并后减”。
3.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危害社会。
4.在一般情况下,适用假释的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只具备其中一个或者两个条件的,不得适用假释。
1.对累犯
2.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4.无期减刑的日期从裁定减刑日起计算。
死缓的变更
1.死缓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两年期满后减为无期。
2.有重大立功的两年后减为15—20年,再减也不得少于12年。
3.犯罪时不满18岁和侦查羁押至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死缓。
1.死缓执行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2.死缓减为有期的从死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适用的对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的。
4、对被拘捕的犯罪嫌疑人需要逮捕而证据不充分的。
5、法定侦查羁押期限届满尚不能结案的。
6、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年老多病或身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
对于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暂予监外执行的审批程序
1、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制作决定书。
2、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提出书面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安机关和原判人民法院,并抄送人民检察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