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教案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周次:第一、二周教学目标:1、感受和体验明快的歌曲节奏与情绪,张扬孩子的个性,展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能力。
2、让孩子们初步熟悉的喜爱新的学校,对上音乐课产生兴趣,建立我是小学生的自豪感。
3、培养孩子自我认知能力,开学会认识自我、认识同学和适应新环境,从学习心态上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绪,能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情绪,能自编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情绪。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建立音乐课教学常规。
2、学唱歌曲《我今天上学喽》。
教学过程:一、常规培训(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世界学习音乐)1、进教室的要求:听音乐根据音乐节奏自编动作边做边走到自己的位置。
将学生带到教室外练习,看谁做的好。
2、老师先讲今后上音乐课的要求。
要爱护音乐书这个朋友。
再请学生自己说一说今后应怎样表现。
(调动积极性,自己感受到应遵守的纪律和要求)3、发声动作应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全体起立,跟老师找到双手放的位置,放的方式,再跟老师体会吸气和呼气的变化,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腹部变化的规律。
跟教师练唱小乐段,感受正确发声方法的运用。
二、导入新课1、师生对话,交流感情。
2、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从朗读有节奏的名字开始,学会认识新同学。
把歌词的核心节奏“×。
×××××××××○”配上自我介绍。
教师唱:“我叫×××,我们握握手。
”学生模仿老师伸出手介绍自己的名字。
这样既营造气氛,调节课堂情绪,又达到学生间相互认识和师生交流感情的目的,也是教师对每位学生在节奏、语言和自信心等方面的一次了解,使学生对新学校和上音乐课产生兴趣。
三、学唱歌曲《我今天上学了》1、“同学们,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学,高兴吗?那谁能说一说你的这一天是怎样过的,你都经历了那些事。
”2、结合“说名字”的游戏,把开头两句“啰-哩啰哩啰”这一主要节奏特点熟练掌握。
3、教师与学生合作,学生唱歌曲中“啰-哩啰哩啰”的这一句,其他由教师唱。
4、跟课件的范唱完整模唱。
5、分句跟琴模唱。
6、师生比赛:老师唱前半句,学生唱后半句。
唱熟后交换。
7、听音乐让学生自由出来,一起讨论自编动作。
8、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四、活动结束在音乐声中离开音乐室。
课后反思:按理来说第一节音乐课学生不知道课堂常规整堂课纪律应该会比较乱,但是因为这堂课所学的歌曲曲调轻快活泼,情绪积极向上,所以当教师播放音乐的时候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学也学得非常认真,非常积极,有的同学甚至在没有老师提醒的前提下自己变唱边表演动作。
就是在刚开始玩自我介绍的游戏时,名字是两个字的小朋友有点接不上节奏,但是经过老师提醒和全班练习,后来已经没有问题了。
总体来说这节课还算不错的。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我今天上学了》,学生创编动作。
2、歌曲填上新词。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
1、请几组同学表演《我今天上学了》,师生进行自评与互评。
2、通过让学生结合所学的歌曲创编简单的形体动作,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低年段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用肢体语言表达情绪,但对音乐的节拍感不强,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根据节拍节奏做动作。
二、学习创编1、比较“丁-零丁零零”和“嘘-嘘-”两组音响。
2、听一遍不完整的歌曲,让同学们在电脑课件上做填空练习,培养学生能按节奏即兴填词的能力。
3、按照学生填空练习的结果全班演唱一遍,试试效果。
让学生在听觉上更直观地感觉自己答案完成的效果。
4、将创作地的歌曲起个名字,由学生自己定。
5、再创编一首《雄鸡喔喔》,教师尽可能启发学生进行创编的能力。
在演唱这段新编的歌时,让学生学着公鸡叫的样子,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地歌唱口型。
6、教师对今天地创编活动进行小结,奖励有创新能力的同学。
三、活动结束在音乐声中离开音乐室。
教学反思:现在学生的心理需要,我认为要让学生学的好,不是要改变学生,而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
现在的学生本身起步高,他不再言听计从,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想法。
我更加明白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在不断创新。
由此我得出:教师要求学生创新,务必自己先要创新,走在学生前面。
教学周次:第三、四周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意识,初步建立音有长短的概念。
2、能用三角铁和木鱼参与音乐活动,用体态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变化。
3、初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智能,懂得建立同学友谊;培养热爱同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音有长短的概念。
教学难点:感受音的长短和音色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铁、木鱼。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反思: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结合音乐中游戏中的和长短音,认识打击乐器三角铁和木鱼。
2、听律动音乐《去同学家》,用体态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介绍新的朋友——三角铁和木鱼。
让同学看看、摸摸、敲敲、听听和想想。
2、比较金属三角铁和木质的木鱼发出的声音。
3、摸索多种演奏的方法,感受音的长短和音色的变化。
4、让学生举例身边的声音哪些长,哪些短。
如上课铃声长,自行车的铃声短等等,用嘴巴尝试发出长音和短音。
二、随着《去同学家》的音乐自由律动。
1、请同学们静静听一遍音乐,说说感受。
2、学生讨论音乐中出现类似和长短音的音乐可以怎样表现?3、由学生自己选择表现的方法。
4、加入打击乐器表现。
5、教师提醒学生在做律动时,随着音乐的节奏自由慢跑。
当听到音乐时,做敲门的动作,听到音乐时,彼此双手互握,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
6、分组练习。
7、全班表演一次。
8、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这堂课学生都学得非常开心,从刚开始的新朋友三角铁和木鱼的加入,到后来请学生举身边的例子来感受音的长短,都非常地投入,因为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全体学生都学得非常好,课堂结束的时候这节课的目标也都基本达到了。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表演小小音乐剧《去同学家》。
2、初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智能,懂得建立同学友谊;培养热爱同学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律动《去同学家》二、表演音乐剧1、为《敲门音乐》和《问候音乐》配上歌词,请同学们跟音乐唱一遍。
2、请三位同学分别担任三个角色——小明、小英和马旋旋,做表演。
3、凡是听到《场景音乐》时,三位同学按节奏自由慢跑,最后长音时,扮演小明和小英的两位同学面对着马旋旋站好。
4、表演《敲门音乐》时,“我是××”时可以换上自己的名字。
5、表演《问候音乐》里的长音“哦”,可先后和两位同学握手,说“你好”,并彼此有礼貌地鞠躬。
6、学生讨论:《问候音乐》怎样表达相互友好和礼貌的做法。
如:你好!请进!请坐!等等……7、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圆圈,请几位同学扮演小主人。
当《场景音乐》起,有节奏地慢跑到圈上,各自请出两位同学做搭档。
8、改变方式让学生表演,尽量不要让学生有千篇一律的表演,培养学生有创造性的表演。
19、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表演的过程与效果。
三、活动结束在音乐声中离开音乐室。
教学反思:通过演音乐剧的形式去欣赏音乐,培养音乐素养是新教材的特点,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他们乐于参与这样的音乐活动,教学效果明显。
教学周次:第五周(国庆放假)教学周次:第六、七周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充满感情的《温暖的家》和《雁群飞》歌曲,体会家的温暖。
在欣赏美的歌曲旋律中感受亲情的可贵。
2、通过学唱《爷爷过生日》,懂得尊重长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想想自己可为温暖的家和家人做些什么。
3、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要求背唱其中的一首,并用体态和声音去体验抒情与活泼两种不同情绪的歌曲。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体态和声音去体验抒情与活泼两种不同情绪的歌曲。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充满感情的歌曲《温暖的家》,体会家的温暖。
2、用体态和声音去体验歌曲抒情的情绪。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请同学们带一张家庭的合照。
请个别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
2、讨论一下最爱你的人是谁?为什么?3、放音乐《温暖的家》,同学在音乐声中对爸爸妈妈说一句话。
二、学唱歌曲《温暖的家》1、听音乐摇动身体做律动。
2、跟着老师在音乐声中朗读歌词。
3、轻声跟唱歌词。
4、与老师合作唱歌曲,老师唱上句,学生唱下句。
5、评一评:老师唱得好还是学生唱得好?为什么?6、学生像老师一样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7、分组练习。
组员互相帮助,学会歌曲,并创编简单的动作。
8、各组汇报表演。
各组之间互相评一评。
9、教师小结,提出鼓励。
三、活动结束在音乐声中离开音乐室。
教学反思:在学唱这首歌之前我请学生自备一张家庭合照,并且跟同学讨论最爱你的人是谁?还请学生在音乐声中对爸爸妈妈说一句话,每个学生都感受着在浓浓的亲情,到后来还有个别学生的眼泪都在眼睛里打转,非常感动,整节课学生都沉浸在温馨的氛围中,歌曲演唱时声音也控制得很好。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爷爷过生日》。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
1、师生谈话:“同学都知道自己的生日吗?生日是什么意思?你的生日是如何过的?”2、通过对话,让学生知道最爱他的人是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
3、复习上节课的歌曲《温暖的家》。
4、教师提出问题:谁知道自己爸爸他*的生日?爷爷奶奶的生日?二、学唱歌曲《爷爷过生日》1、学生看《爷爷过生日》的视频动画。
2、讲讲动画中的内容3、听歌曲,拍节拍。
感受歌曲的情绪。
4、学生跟唱歌曲。
5、找出难点:“祝福爷爷生日快乐。
”中“生日”两个字要唱得快一些。
6、尝试用拍手或跺脚的方法为歌曲伴奏。
三、知识拓展1、你还能用这首歌的旋律,另外填上词给别人过生日吗?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等。
2、请个别同学出来唱一唱自己创编的歌曲。
3、教师小结,给予学生的第一次歌词创作进行鼓励与表扬。
教学反思:通过三首表现亲人之间的爱的歌曲,使学生懂得从小要爱护关心身边的亲人,各种音乐活动的设计充分地发挥学生的音乐才能,其中《爷爷过生日》这首歌曲,学生即兴填词演唱效果好,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周次:第八、九周教学目标:1、能联系学相升国旗的场景,让学生懂得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用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教育学生从小懂得国旗的意义,能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培养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感情。
3、学生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列兵》,初步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快与慢、强与弱。
认识x xx 两种长短不同的节奏,并主动参与创编的游戏活动。
教学重点:能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培养爱祖国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