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歌唱活动《上学歌》说课
一、说教材
4岁左右的幼儿,他们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努力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变化,他们经常唱唱跳跳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歌曲《上学歌》曲调简洁欢快,填词通俗易懂它来源于幼儿生活,充满儿童情趣,深受幼儿喜爱。
歌曲旋律简单、重复,有很强的表演情节;这首歌的曲作者段福培很偶然地在如此单调的旋律里把一个个方块字排列组合,成就了一首欢快的风格的歌曲。
二、说幼儿。
我班幼儿有36名,其中新生19名,老生17名,少数民族幼儿有8名,我班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但缺乏生活经验、词汇贫乏,少部分幼儿唱歌不张嘴,不会打节奏、节拍,为此,我根据本班幼儿歌唱的现有水平,设计了本次歌唱教学活动—《上学歌》,希望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能吸引孩子们都张嘴唱歌,体验唱歌的快乐。
三、说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幼儿年龄特点和现有的实际发展水平,我从认知、情感、水平等方面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3、能根据歌词大胆创编动作。
活动重点是:会唱第一段歌曲。
活动难点是:能根据歌词大胆创编动作。
四、说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在经验准备上我有让幼儿听过本首歌曲,为本次歌唱活动的展开做一个有效的铺垫。
物质准备有节奏图谱,歌曲图谱,大教学图,钢琴,下载的音乐,协助幼儿把握重点和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本次歌唱活动主要使用的教法有:1、直观演示法:教师使用演唱、演奏、动作表演、图片等直观性的手段协助幼儿获得清晰的音乐表象,提升活动的兴趣。
2、激励法: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提问、讲解、评价、鼓励等手段启发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
学法:模仿学习法,本次歌唱活动老师的范唱,幼儿的跟唱,能够协助幼儿清楚的感知歌曲。
此外还使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多种感官参与法等,在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跳一跳中来学习歌曲。
六、说过程。
第一环节:发声练习。
第二环节:欣赏歌曲。
第三环节:听歌曲,打节拍、打节奏。
第四环节:老师教歌词。
第五环节:教唱歌曲。
第六环节:自己编动作演唱歌曲。
七、说活动评价。
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是评价的方法,使用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的方法,多给幼儿积极、肯定的评价。
八、说活动延伸。
在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演唱第二段歌词。
中班歌唱活动《上学歌》教案
滋泥泉子镇幼儿园赵春霞
活动时间:2014年10月13日
活动领域:艺术——音乐
活动名称:上学歌
活动目标:1、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会唱第一段歌曲。
3、能根据歌曲内容大胆创编动作。
活动重点:会唱第一段歌曲。
活动难点:能根据歌词大胆创编表演动作。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听过本首歌曲。
物质准备—节奏图谱、歌曲图谱、大教学图、钢琴、音
乐、视频。
活动过程:一、发声练习。
二、欣赏歌曲。
边听边跳。
三、听歌曲,打节拍、打节奏。
1、介绍节拍、音准。
听音乐打节拍:强弱。
2、打节奏图谱。
四、教师教歌词。
看图片教说歌词。
五、教唱歌曲。
六、自己编动作演唱歌曲。
七、小朋友互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