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春理家 教案(教师版)

探春理家 教案(教师版)

板浦高级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红楼梦选读》导学案(教师版)课题:《探春理家》时间班级姓名一、阅读原著关于探春的内容,如:第三十七回、第四十六回、第五十六回、第五十五回、第七十四回二、基础知识积累:1、冷子兴口中“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的人是王熙凤。

2、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是因为贾宝玉的推荐。

在王凤姐弄权铁槛寺回,她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私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

”3、“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的杨妃指的是薛宝钗,飞燕指的是林黛玉;飞燕葬花是因为去怡红院吃了闭门羹事。

4、元妃省亲回来,要姊妹们作诗,薛宝钗看见宝玉写了“绿玉春犹卷”的句子,便点出元妃不喜欢“红香绿玉”,教他把“绿玉”改称“绿蜡”,被宝玉称为一字师。

在宝玉生日宴上,宝钗抽到的花签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三、课文探究导引:1、概述探春理家过程中主要做的三件大事并概括其性格特点。

提示:第一是支付赏银,秉公执法。

探春生母赵姨娘之弟赵国基死了,探春查明旧帐,秉公执法,为此,她同自己的生母赵姨娘展开了激烈的冲突,她捍卫了执法的公正和权威,也维护了自己的威信和尊严。

第二是缩减重复开支。

探春先提出来取消了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上学的点心、纸笔月银子,因为该项是以上学为名的开支;其次是把各位姑娘每月脂粉钱二两银子也取消了,此项改革缩减了重复开支,也剥夺了府中买办采办姑娘、丫鬟脂粉的权力。

第三是实行承包,开辟财源。

探春觉得家仆中赖大家的花园管理办法很好,就借鉴来管理大观园,将园圃、池塘等委派给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等承包起来,除供给姑娘的头油、脂粉、花瓶、鸟食外,各自享用剩下的赢余。

性格特点:她有才情,有远见,敢说敢做,具有精明的才干;她机敏灵巧,工于心计;她自尊自强,极力维护自己的不容人侵犯的尊严。

但由于“庶出”的身份,囿于世俗的偏见,她内心深处也有着强烈的自卑感。

2、探春的改革措施是基于什么样的家庭危机状况而提出来的?提示:王熙凤生病,贾府无人料理,王夫人只得将家中事托与李纨,无奈李纨尚德不尚才,管不了下人,王夫人便命探春同李纨一起管理,后又让宝钗加入进来,三人共同管理大家庭。

3、作者写探春理家的意图是什么?(1)写探春理家,实际上表达了饱经世事沧桑的作者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态度,(2)探春兴利除弊给人带来的振奋,就是表达的作者对万马齐喑、江河日下的现实社会的改革期待,探春的失望和失败,就是作者对现实的改革期待落空的无奈。

(3)探春等贾府杰出女性的表现,反映了贾府由于统治人才尤其是男性统治人才的缺失,家族开始走向衰落了。

探春等作为女性能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只能是暂时的,所以说,探春理家,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和失望,寄托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憎恨和无奈。

4、你认为探春理家有何局限性?一是理家的权力有限。

探春的出身和她的地位的特殊性,决定她尽管“才自精明志自高”,但必然“生于末世运偏消”。

随着王熙凤的复出,探春理家时那有限的权力,也就到此结束了。

二是改革的成果有限。

探春为兴利除弊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被利用来生发银子,还克服了那么多的阻力,一年的收入才四百两银子的进账,这对于一个显赫一时的贵族大家庭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改革成果的限制必然导致改革作用的有限。

三是改革的范围和影响有限。

这场改革,局限于大观园的小打小闹,其影响也只限于姑娘、婆子、丫鬟等人,如果这样的改革真正扩大到贾府的全部领域,那时就将无可避免地和更多的贪污、腐朽发生冲突,改革范围的局限决定了其影响必然有限。

四是改革的指导思想有限。

探春改革起到的,只是作为一个封建道德、封建礼教、封建秩序和封建制度的自觉维护者的作用,这决定了她的改革是不彻底的,且必然要走向失败的。

5、文本中是如何体现薛宝钗贤惠,识大体的?提示:当平儿提出莺儿母亲会弄花草时,薛宝钗坚决不同意,并举荐了叶妈。

一则老叶妈有不懂的地方可问莺儿娘,二则又不会落人话柄,说闲话。

宝钗善良宽厚但是擅长施小惠刁买人心,她的全大体则是以怀柔政策维护封建制度。

5、试比较探春理家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异同。

相同点:一是她们都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能够抓住问题的要害;二是她们都有出色的组织管理才能;三是她们的行事风格相似,亲力亲为,雷厉风行,令行禁止。

不同点:一是两人做事的目的不同。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目的是一个“欲”字,是为了谋取一己之私利,满足自己权欲的虚荣;探春理家完全是出于对这个家庭的公心,出于一份朴素的情感和责任,她着眼的是家族的未来,家族的发展。

二是两人处理矛盾的态度不同。

王熙凤是遇到矛盾绕着走,八面玲珑,权谋一流;探春是遇到矛盾迎着走,正人正己,不避亲疏。

三是两人的管理方式不同。

王熙凤是杀伐决断,独断专行。

她遇事不喜商量,事无巨细,一人决断,说一不二,威重令行,严刑峻罚,没有通融。

探春是精于合作,善于协商,博采众长,深孚众望。

四是两人对利益的考量不同。

王熙凤行事,着眼的是自己的利益,权钱交易,假公济私,探春理家,考虑的是大家的利益,开源节流,兴利除弊,凭借的是惠泽家族众人的情和理。

五是两人理家的性质特点不同。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只具有治理和整顿的性质,探春理家已具有改革和创新性质,她是从制度的创新层面上对原有的体制进行改革。

四、提出疑惑: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新发现或疑惑,请把它列出来板浦高级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红楼梦选读》教案课时编号:课题:《探春理家》第一、二课时板浦高级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红楼梦选读》巩固案(教师版)课题:《探春理家》时间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三国演义》中,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邀关羽来吴国赴宴。

席间关羽借与孙权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孙权不放手,互相敬酒。

埋伏刀斧手见状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B.《边城》塑造了作为“爱”与“美”化身的翠翠形象。

她天真善良,温柔恬静,在情窦初开之后,便矢志不移,执着地追求爱情,痴情地等待着情人。

尤其是结尾处,白塔下绿水旁翠翠伫立远望的身影,具有熠熠动人的人格力量。

C.海明威的作品里,最富有魅力和打动人心的,是他塑造了众多的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硬汉子”形象。

老人桑地亚哥,便是硬汉子形象的集中体现,他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

D.阿Q是未庄的一个流浪雇农,在辛亥革命到来时,他对革命起先是“深恶而痛绝之”,但他又从自己的处境和感受出发,感到“革命也好罢”,产生了“要投降革命党”的念头,于是,他与假洋鬼子相约一起革命,革掉了静修庵的一块龙牌,还顺手抄走了一个宣德炉。

E.《家》的艺术结构类似《红楼梦》,以觉慧等几个年轻人的爱情和生活追求为情节链条,全面展示一个大家庭的衰亡过程。

全书故事的展开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非常细腻深入。

A、D(解析:A项中,应是关云长拉着鲁肃的手;B项“为了保护自己,他先逃往英格兰”错,应是克劳狄斯借口保护哈姆莱特,打发他去英格兰,想借英格兰国王之手杀掉他;D项中,“他从城里回到未庄后,与假洋鬼子相约一起革命”错,与假洋鬼子一起投机革命的是赵秀才而非阿Q。

)2、下列叙述正确的两项是()A.《边城》:翠翠边看龙舟赛边等爷爷,傩送捉鸭子上岸时,从对话中得知她是翠翠,就邀请她去他们家等。

翠翠误会了他,轻轻地骂了他。

她的黄狗汪汪地叫,翠翠对狗说叫也得看人叫。

而傩送却理会成了另一种意思,便大笑着走远了。

B.《家》:觉新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再出门……觉慧常常吹箫,那种声音,似乎是直接从心灵深处发出来地婉转地哀诉,使得空气里充满了悲哀。

原来他得知梅从宜宾回省城来了。

C.《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写。

D.《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是英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这虽然是一个故事简单、篇幅不大的作品,但含义丰富,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E.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其代表作品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羊脂球》等等。

AC(B、觉新与觉慧两者位置应互换;D、海明威是美国作家;E、《羊脂球》是莫泊桑的成名之作)二、综合拓展提升:3、简述在抄检大观园时贾探春的行为。

答案:在抄检大观园时,抄检大军每到一处,大家都俯首帖耳。

唯独探春反应激烈,保护丫鬟,坚决对抗,认为这是家庭矛盾的结果,终将为家庭招来祸害。

她无所畏惧,不但顶撞凤姐,拂逆王夫人之意,且打了王善保家的耳光,表现出敢作敢当的勇气。

4、秦可卿死后是什么原因让王熙凤来协理宁国府?(第十三回)答案:原因有:一是王熙凤“自幼假充男儿教养”,从小就养成了“玩笑着就有杀伐决断”的泼辣大胆。

二是凤姐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好逞强斗胜。

三是王、贾两家特殊的姻亲关系。

四是王家豪富可以力敌贾府,且两家又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内在联系,这给凤姐入选平添了不少砝码。

五是尤氏身体不适,宁国府缺少主管之人,这也给熙凤创造了一个条件。

5、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卯时“按名查点,各项人数都已到齐,只有一个迎送亲客上的一人未到”,王熙凤是如何处理的?收到什么成效?(第十四回)答案:处理:①一番呵斥:“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你原比他们有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

”②且不发放这人。

王熙凤先处理王兴家领牌取线,四执事支取东西领牌,张材家的交牌牌领银等事。

蓄足声势。

③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

”④警告,“明日再有误,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⑤革来升一月银米。

成效:王熙凤向宁国府初步显示了自己的管理能力;那抱愧被打之人含羞去了;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

6.简述凤姐或“贪”或“狠”的一个故事情节。

答:①弄权铁槛寺。

凤姐为秦可卿送葬住宿铁槛寺,寺里老尼告诉她: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中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配给一个守备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司。

老尼姑求她摆平这件事。

凤姐要了三千两银子,送信给主审官。

守备不得已,接受了张家的退礼,但金哥却自缢了,守备之子也投水殉情。

②借刀杀人。

凤姐知道贾琏在外偷娶了尤二姐,大发雷霆,设计将尤二姐赚入大观园。

先是挑唆尤二姐的元配(未婚)张华告状,借机大闹宁国府,后又利用贾琏的侍妾秋桐折磨尤二姐。

尤二姐流产后吞金自尽,凤姐假惺惺地痛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