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合作》主讲稿六年级语文组顾贵斌教材分析:《学会合作》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演讲稿,作为议论文,它以“合作”为话题,先讲了合作的重要性,阐明了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不论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他人合作的道理,接着例举两个事例浓墨重彩地说明了如何才能卓有成效的合作,一是交响乐团的演奏,一是从瓶中拉出七个彩球的实验,分别从要有协作精神和敢于自我牺牲精神的不同侧面,验证了有效合作的观点。
最后指出了现代社会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成功。
文章条理清晰,说理透彻,层层深入,环环紧扣,清晰易懂。
设计理念: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没有养成合作的习惯。
本活动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渗透,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教学要求:1、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2、认知目标: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情感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
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
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课前准备:课件、实验的材料教学过程一、破题复习,提炼主线1、学生读题:学会合作。
2、提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演讲稿,围绕“合作”这个话题,作者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合作的重要性,卓有成效的合作,现代社会合作才能成功。
)3.出示字幕老师引读:(师引):合作非常重要,作者明确地告诉我们:(生读)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
(师引):他强烈呼吁:(生读):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
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4、揭示:怎样才能卓有成效的合作,获得更大成功呢?这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二、揭示观点,提炼事例1、理解“卓有成效”?(成绩和效果非常显著)2、找出观点,概述事例。
怎样才能使合作“卓有成效”呢,课文4——6小节有一段话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作者还列举了两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4-6小节,哪一段话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把它画出来?看看,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待会说一说。
随机板书:观点、事例。
3.学生交流:(1)怎样才能做到卓有成效的合作呢?学生找出表明观点的句子。
出示字幕: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分内的事,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2)了解观点表达的两层意思这段话告诉我们,成功的合作要做到两点,第一点是什么,学生一起读……第二点要做到什么?学生一起读。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
师:要做到第二点比第一点更难能可贵,所以作者这里用了“不仅……而且……”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
(4)概括两个事例。
为了说明观点,作者列举了两个事例,第一个是什么,谁来概括地说一说。
老师引导学生概括:百位乐师、数种乐器团结合作,演奏完美和谐。
(5)小节概括事例的方法:你看,谁?怎么合作?结果怎样?这些关键点都要说出来,还有一个事例是什么?也像老师一样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
(7个孩子依次取球,成功完成逃生实验。
)。
1(6)小结:作者用了“演奏交响乐”和“逃生实验这两个事例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三、学习“演奏”,感受团结1、读文感受合作之高效。
作者认为,交响乐团演奏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合作,请同学们默读第4小节,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的合作是卓有成效的?2、学生交流:这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合作,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结合“你瞧,指挥家轻轻一扬手里的指挥棒,悠扬的乐曲便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倾泻出来,流向天宇,也流进人们的心田。
”句字,引导学生紧扣“典范、悠扬、流、倾泻”感受音乐非常美妙和谐,是高效的合作,并随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音乐的美妙结合“这可称得上是合作的典范了”句子,紧扣“典范”加以理解,感受这是高效的合作。
结合“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句子,紧扣“上百位,数十种”感受阵容庞大,难度很高,合作依然完美和谐,这是高效的合作。
3、明白高效合作的原因。
百位乐师,数种乐器,难度之高,为什么还能合作得如此完美和谐?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出示:“这主要是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学生一起读(1)学生一起读句子。
(2)他们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是什么?4、欣赏画面,感受合作的高效。
一定要把最完美的音乐奉献给观众,这是百位乐师共同的目标。
他们是怎样合作,演奏出如此完美和谐的音乐呢?我们来欣赏一段著名民歌《茉莉花》的演奏画面,待会儿请同学们注意观看,乐师与指挥家之间,不同的乐器之间,乐师与乐师之间是怎样合作的?(1)播放演奏画面,教师结合画面适时有机点拨:注意看——指挥家的手一扬——单簧管在演奏,其他乐手呢?——小提琴拉起来了,瞧他们的手势,瞧他们的神情——大提琴——轮奏,听出来了吗——瞧指挥家的手——此时的乐曲——乐曲还在继续,音乐缓缓流淌进人们的心田。
(2)交流:他们是怎样合作,使演奏达到完美和谐的境界的?引导学生抓住“乐师们听从指挥家的指挥,动作整齐,神情专注,各司其职”等情景从看到的听到的等方面体会演奏的精彩,合作的高效。
5、回归中心。
乐曲就在乐师们完美的配合之下,演奏得天衣无缝。
百位乐师,数种乐器,能把乐曲演奏得如此完美和谐,凭的是什么?激情朗读:这主要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板书:目标统一,做好分内事6、朗读第4自然段。
让我们学习他们这种目标统一、团结协作的精神来朗读第4自然段。
7、引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小结写法:这一段话先用一个问句引出话题,然后列举了一个事例,最后对这个事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得出了结论,观点鲜明,事例具体。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诵读感悟,借助视频进行理解内化,促使学生读出文字内涵和情韵,感受演奏完美和高效。
语文学习还要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我抓住本段行文条理清晰,说理透彻的特点,及时进行构段的渗透,为孩子以后写演讲稿提供方法】四、学习“实验”,感受“牺牲”1、阅读课文,感受合作的高效。
孩子们的逃生试验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合作。
这种卓有成效体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默读第5小节,用心体会。
2、交流:卓有成效的合作体现在哪里?引导学生紧扣“3秒钟”体会时间短,效率高,是高效的合作。
引导抓住“真了不起!真了不起!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至多逃出一两个人,多数情况是几个彩球同时卡在了瓶口。
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
”句子紧扣“许多地方、从未成功”感受这是第一次成功,效率很高,并读出外国专家由衷赞美的感情。
引导紧扣“依次”理解合作的高效。
(1)依次,就是井然有序,这是成功逃生的保证。
那这个依次,是偶然的吗?事前,他们一定凑在一起商量过,他们商量些什么?(怎么逃生、谁第一个,谁最后一个)(2)依次,对于后面的孩子,尤其最后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可能被困在房子里、要冒死亡的威胁,要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3)尽管,他们知道后面出去会有危险,可是还是选择了依次而出,从这个“依次”,你读出了什么?(心中想着他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4)正是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使孩子们赢得了时间,赢得了生命,完成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这种精神,不仅震撼着我们,连外国专家也惊叹不已,再读外国专家的话,读出这份惊叹!3、回归中心。
这次少有的高效的合作,有力的说明(打出字幕):成功的合作,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敢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学生齐读句子。
板书:想着集体,自我牺牲。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咬文嚼字,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培养语言的感受力。
我紧扣“依次”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读进去,设身处地,角色体验,再读出来,感受孩子们在灾难面前临危不惧,心想集体、自我牺牲的可贵品质,在文字里走了个来回,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内化理解文理。
】五、比较事例,学会选材1、质疑一怎样才能卓有成效的合作,作者通过演奏和试验两个事例,来说明了观点。
老师有个疑问,同样是音乐题材,为什么作者这里要写演奏事例,而不写二重唱或小合唱?学生交流2、小结:演奏事例,人员多,合作复杂,更能说明成功的合作需要目标统一,有协作精神,是典型事例,因此,我们在说明事理时,要选择典型事例。
板书:典型事例。
3、质疑二演奏和实验两个事例?能不能去掉其中的一个?学生交流4、小结:这两个事例侧重点不同,表达的意思不同,强调的内容不同,,所以缺一不可。
可见,我们平时说明观点的时候,选择的事例一定要全面、充分,使观点更加透彻、鲜明。
六、即兴演讲,迁移运用1、提出演讲要求。
演讲稿先讲了合作的重要性,接着讲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最后讲现代社会合作才能成功,条理清晰,观点鲜明,说理充分。
我们也来个1分钟演讲。
出示演讲具体要求:(1)摆出有效合作的观点:可以是一句问句引出,可以是一句名言引入,也可以单刀直入,开门见山表明自己的观点。
(2)围绕观点选取一个典型事例。
(3)最后对这个事例发表自己的看法。
注意:发表的看法要和你的事例相吻合2、交流合作事例。
我们生活、学习当中,哪些事例是需要有效合作才能完成的呢?同学们交流一下,选择一个你认为最能证明你的观点的典型事例来说。
(中国女排、江阴女足、拔河比赛、跳长绳、趣味运动会上的三人四组、袋鼠跳等。
)2、个体准备。
你有3分钟的准备时间。
可以列一个简单的框架性的提纲。
3、指生演讲。
4、这一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不但明白了有效合作的方法,还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了解了文体(议论文)的特征,感受了文体的写法,并小试牛刀,进行了说(用一个事例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模拟训练,丰富了议论文学习的内涵。
语文教学要从课文中走一个来回,意思是说既要走进课文,用心地去读懂,也要从文中跳出来,举一反三,学会一些表达方法,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完整,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如果我们只是在课文中举例子,谈道理,这样的课谈不上达到语文课的教学目标。
作业设计:1、生字描红2、练习朗读课文。
3、收集有“合作”的名言警句、歇后语等。
板书设计:8、学会合作统一目标协作精神取得成功自我牺牲精神讨论纪要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没有养成合作的习惯。
本活动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渗透,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根据以上的活动理念,我制定了这样三个活动目标:1、认识合作,懂得合作的力量大,培养合作精神。
2、学会合作,使学生明白怎样才能很好地合作,合作中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