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定额修编介绍

定额修编介绍

水运工程定额修编及工作流程一、工程建设定额基础二、定额修编工作程序、内容、规则与职责三、定额修编选型项目的调查资料收集及分析汇总四、定额选型项目资料调查表说明五、定额选型项目资料调查举例※※※※※※※※※※一、工程建设定额基础1. 基本概念(1)定额:是一种规定的额度,广义地讲,是处理特定事务的数量界限。

(2)工程建设定额:指在工程建设中单位产品上人工、材料、机械、资金消耗规定的额度。

即: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完成工程建设中的某项产品与各种生产消费之间特定的数量关系。

工程建设定额是主观的产物,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3)工程建设定额的特点:1)科学性:一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反映工程建设中生产消费的客观规律;二是定额管理在理论、方法、手段上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系统性:它是相对独立的系统。

是由多种定额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结构复杂,层次鲜明,目标明确。

3)统一性:主要是由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有计划的宏观调控职能所决定。

4)权威性:在一定情况下具有经济法规性质。

其基础是科学性。

5)稳定性和实效性:是一定时期内技术发展与管理水平的反映。

2. 工程建设定额及其分类3.水运工程建设定额简介(1)水运工程建设管理水运工程:包括港口工程和航道工程。

1)根据港口建设管理规定(二○○七年四月二十四日交通部令2007年第5号发布)港口建设管理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扩建、改建港口建设项目(包括与其他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港口建设项目)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活动(不包括军事和渔业港口的建设)。

交通部负责全国港口建设的行业管理工作,并具体负责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核准和经交通部审批的港口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港口建设的行业管理工作,并具体负责经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批、核准的港口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其余港口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由港口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港口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

港口建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和有关规定进行。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擅自简化建设程序。

政府投资的港口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实行审批制,企业投资的港口建设项目的项目申请报告、备案文件分别实行核准制、备案制。

2)根据航道建设管理规定(二○○七年四月十一日交通部令2007年第3号发布)航道工程建设包括航道整治、航道疏浚和航运枢纽、过船建筑物等航道设施及其他航道附属设施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

航道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制度。

交通部负责全国航道建设的行业管理。

具体负责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或核准航道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核工作,按权限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负责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或核准以及交通部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航道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审批、开工备案、竣工验收以及招标投标等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航道建设的监督管理。

具体负责经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航道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和设计文件审批、招标投标、开工备案、竣工验收等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经省级人民政府核准的航道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审批、开工备案和竣工验收工作。

设区的市和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按照省级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航道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

(2)水运工程建设定额简介水运工程建设定额的编制及管理始于1955年。

迄今为止编制、修订完成了78项定额(规定、办法)。

水运工程定额是以国有骨干航务工程施工企业为选型,以现行水运工程技术标准规范为基础,在水运工程基本工法、合理工序组合、基本施工工艺、基本劳动组织配备、正常施工作业条件(安全规程、规范允许范围内)等前提下,按照合理工期,通过定额编制的基本方法(如计时观察法、工作量写实法、资料分析法等)编制的。

先后经历了上世纪50~60年代建设发展时期、70年代后期大建港时期、80~90年代改革发展时期和2000年后的快速发展时期。

从总体情况看,应用水运工程定额为计价基础,80%以上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其水平是合理的,但值得注意以下因素:1)水运工程技术进步加快,水工建筑物趋向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2)施工船机性能、效率、价值等方面提高较快;3)在大型、深水施工领域,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创新提高较快,变化较大。

因此,对比原工艺及原劳动组织、工效等定额基本要素,在应用定额编制预结算时,应充分注意基本要素的差异性,合理进行工艺、工效、船机等要素的调整。

这也是今后工程造价管理及定额管理重点关注、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运工程定额体系问题。

理想状态下,体系中应包括不同层次的计价标准,即企业定额、行业定额。

但是就目前情况和中国的实际国情以及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企业定额的形成机制尚不具备,这就要求行业定额要继续承担行业建设市场中工程计价依据的重要职能,同时要在对市场和计价活动行使监督管理职能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1)现行水运工程建设定额(规定、办法)共分为三层、四类、27本定额(规定、办法),即:三层:项目前期定额;项目建设定额(工程概预算定额;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施工定额;四类:《沿海港口建设工程概算预算制规定》及配套定额;《内河航运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及配套定额;《疏浚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及配套定额;《船厂建设工程概算预算制规定》及配套定额。

28本定额(规范、规定、办法):(2)定额管理1)编制及管理:交通部疏浚工程定额站负责《疏浚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及配套定额的制修订及日常管理;交通部水运工程定额站负责:《沿海港口建设工程概算预算制规定》及配套定额、《内河航运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及配套定额、《船厂建设工程概算预算制规定》及配套定额的制修订及日常管理。

2)立项及颁布:均由交通部下达及审批。

3)使用条件:一本两用,即:适用于编审施工图预算和初步设计概算。

4)适用原则:计算建安工程费用时,本专业工程执行本定额,对于其他专业工程,应以干什么工程执行什么定额和取费标准的原则计算建安工程费;但建设项目总概算其他费用、预留费用、建贷利息等费用应执行本专业相应规定。

根据定额体系划分,现行定额主要用于编制施工图预算、初步设计概算;在其他阶段也是重要的参考性计价依据。

如:可研阶段:是编制投资估算水工主体项目(达到初设深度)的计价依据;招投标阶段:是编制招标标底预算(或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以及编制施工合同报价的主要参考依据;工程实施阶段:是编审工程结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工程竣工阶段:是编审竣工结算、办理竣工决算的重要参考依据;竣工后审计:是衡量工程计价合理性的主要参考依据。

二、定额修编工作程序、内容、规则与职责(一)定额修编的基本依据(1)法律法规。

包括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价格政策、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等;(2)劳动制度。

包括8小时工作制、工人技术等级、工资标准、工资奖励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等;(3)各种标准规范、规程。

包括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工法、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设计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等。

(4)技术资料、测定和统计资料。

包括典型工程施工图、正常施工条件及船机装备程度、常用施工方法、合理施工工艺及劳动组织、相对全面客观的测定数据及统计资料等。

(二)定额修编原则(1)基础数据及资料客观合理数据来源客观合理,相对全面,依托项目资料应相对全面、翔实;(2)选型项目具有代表性所选型项目应体现现行技术标准,具有普遍代表性;(3)工程范围及工程(工作)内容确切完整范围界定确切合理,工程内容明确全面;(4)达到预算定额水平按照施工定额深度测算计算,统一考虑幅度差后达到预算定额标准;(5)编制说明及计算翔实准确(三)定额修编工作程序、内容、规则与职责工作流程如图:详述如下:三、定额修编选型项目的调查资料收集及分析汇总选型项目调查资料收集在定额修编过程中是一项贯穿始终的、非常细致的、责任重大的工作。

根据近年水运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本次定额修编的重点和难点是选型项目的调查及资料的收集。

定额修编一般多采用工作日写实法、工程资料统计法、经验估算调查法、比较类推法等;本次修编可能将以后两种方法为主。

工作日写实法:是技术测定法的一种,是在合理的施工技术、劳动组织、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观察测量、分析计算制定定额的方法,其内容及深度应以施工定额为准。

是一种典型的定额制定方法,准确性、合理性较好。

工程资料统计法:是借用一定时期内同一产品施工各工序的实际工时消耗统计资料,经整理分析制定定额的方法,适用于施工条件正常、产品稳定、批量大、统计资料全面的情况下的方法,但应注意偶然因素的影响。

经验估算调查法:是由定额编制人员、施工技术人员、有经验的工人根据施工实际经验,直接估计制定定额的方法。

但应注意其结果受估价人员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技术数据不足、准确性差。

因此此方法适用于批量小、不以计算工作量的施工作业,通常作为一次性定额时使用。

比较类推法:也称典型定额法。

是以同类型产品定额项目的水平或技术测定的实耗工时为标准(又称典型定额),经过分析比较,类推出同一组定额中相邻项目定额水平的一种方法。

只要典型定额选择得当,切合实际、具有代表性,一般情况下类推得出的定额水平相对比较合理。

做好上述工作的前提是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选型项目的代表性选型项目应具有代表性。

即常态条件下、合理的施工工艺、合理的劳动组织及正常的材料消耗(包括实体消耗和施工消耗)。

(二)工料机消耗统计的深度要求应属于施工定额深度。

但对于资料深度无法达到施工定额深度的,应注意对其时间消耗进行研究分析,剔除“非定额时间”的因素的影响。

(三)调查统计的范围1. 时间范围施工定额的时间消耗界限是定额时间,故应应围绕“定额时间”的范围进行统计分析。

理论上的定义是:(1)8小时工作制;(2)定额时间(以写实法为例);1)人工消耗定额时间(工调表2)a 准备工作时间:指工人在开始进行作业之前,工人本身及对作业场地、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作业准备工作(布置工作地点、清理、交接班等)所消耗的时间;b基本工作时间:指直接与工人所进行的施工过程的技术操作发生关系的时间消耗,即工人直接完成产品的各个工序所消耗的时间;c辅助工作时间:指与施工过程的技术操作没有直接关系,但属于保证基本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做的辅助性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如机器上油、加油,转移工作地点,搭设临时跳板等);d合理的中断时间:指由于施工过程的技术操作及组织安排的客观影响,作业的特点等原因,所导致的不可避免或难以避免的时间消耗(如安装工人等候起重机起吊构件时的时间中断,沉排工艺中砼块运输船舶的换驳、卷排等时间中断);e休息时间:指工人在作业过程中,为了恢复体力所必须的短暂休息以及喝水、上厕所等生理上的需要所消耗的时间;f结束整理时间:指任务完成后或下班前的收尾整理所消耗的时间(如工作地点的整理、清扫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