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解读
上、节假日如何安排) 急诊优先 (付费、检验、影像、取药 )
首诊负责制
急诊、急救转接服务 执行首诊负责制度(现场询问、查看流程) 与急救中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车辆、人员、 急救设备 ) 急诊转接服务(现场模拟、院际) 转送急危重症患者(交接、连贯抢救能力) 急救过程开展质量评价(病人登记、过程、结 果 、评务措施 开放节假日及双休日门诊 (信息公开、排班、 工作日志) 减少就医和付费环节 (一卡通 、流程、进度、 设施、措施)
(三)完善急诊服务
9.合理配置急诊人力资源 10.加强急诊分诊 11.急诊转接 12.急诊区域 13.“绿色通道”畅通
急诊人力资源
三类指标检查形式
一、三类指标必查 二、三类指标抽查 三、模拟案例检查 四、模拟三级查房
三类指标检查记分方法
每一项评审内容有若干检查要点组成 带“*”标记的“检查要点”运用PDCA的管
理法则进行评价
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 处理(Action)
无“*”标记的“检查要点”,采用常规法 进行评价
(二)优化门诊流程
5.门诊布局结构和流程 6.公开出诊信息 7.合理调配医疗资源 8.便民服务
门诊布局和流程
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和流程 门诊布局合理 (整洁,标识清楚 ,重点是病人是 否方便、是否符合防止交叉感染要求) 就诊流程合理 (窗口设置、排队情况、是否围观、 叫号系统) 分层挂号收费 秩序良好 (侯诊与就诊区有序、安静、不拥挤 ) 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措施)
(一)预约诊疗服务
1.预约诊疗形式 2.预约制度及流程 3.出诊管理 4.转诊预约
预约诊疗形式
全面预约诊疗服务: 专家门诊、专科门诊和普通门诊均实行 实行分时段的预约诊疗服务 预约形式满足不同需要 对号源实行有效管理 实名预约 特殊人群安排 预约信息管理 现场对预约方式、效果进行考核
和反馈,但无改进措施; 1分:有计划、制度和规范,并已开展实施,但无
检查和反馈; 0分:无计划、制度和规范,或有计 划、制度和
规范但未实施。
PDCA检查举例
*(1) 制定患者在住院、转科、转诊、出院、 健康指导等过程中的服务流程和相关制度, 通过明确的方式告知患者,并在实施中给 予帮助
记分方法
无“*”标记的“检查要点”,采用常规记分 方法
3分:优 2分:良 1分:中 0分:差
三类指标(必查部分)
72条评审内容 (50%) 一.医院服务管理(28条) 二.患者安全目标(24条) 三.病历书写质量(20条)
一、医院服务管理
共7个部分,28项评审内容 (一)预约诊疗服务 1-4项, 共4项 (二)优化门诊流程 5-9项, 共4项 (三)完善急诊服务 9-13项, 共5项 (四)改进住院流程 14-17项,共4项 (五)医保服务管理 18-20项,共3项 (六)维护患者权益 21-24项,共4项 (七)加强投诉管理 25-28项,共4项
达标率必须在90%以上
记分方法
每项“检查要点”设3分 每一项评审内容得分不应超过3分
“评审内容”得分= 该项各“检查要点”得分
总和 “检查要点”数
记分方法
带“*”标记的“检查要点”。具体记分方法如下 : 3分:有计划、制度和规范,全部实施,检查总结
反馈,并持续改进; 2分:有计划、制度和规范,全部实施,开展检查
(三类指标必查部分)
三类指标及检查方法
三类指标的内涵
1.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 2.同质化评价指标 3.评分指标 4.涵盖医院服务管理、行政管理、医疗管理、 护理管理、医技管理、服务流程管理、患者安全 管理、后勤保障等 5.重点在具体实施、检查反馈及持续改进过 程中
三类指标的内容
共5大项49小项230条评审内容 五大项内容如下: 一.医院服务管理 二.患者安全目标 三.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四.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五.综合管理
实施急诊救治
设置急诊医疗区域(急诊抢救室与留观室) 急诊可以及时获取影像、检验、心电图等检查结
公开出诊信息
公开出诊信息,提供咨询服务 多种形式公开医疗信息 (显示屏、墙报专栏、 触摸屏,关键是及时更新) 医务人员按时开诊(工作时段,抽查 ) 接受病人询问 (导医、咨询) 指导患者就诊 (进入下一环节) 出诊情况分析和改进( 有目标、内容、措施)
医疗资源调配
根据门诊患者流量,合理调配医疗资源 门诊流量监测(实时、动态) 调配医疗资源方案 (能组织落实,有实施记 录) 协调机制(门诊与医技等科室) 退号管理 (方法、流程)
合理配置急诊人力资源,保证抢救能力 急诊24小时开放 实行分专科急诊 (精神科、综合科 ) 不设置综合科的医院完成通科急诊。 通讯、呼叫系统通畅 (规定时间) 突发事件处置方案(人力、设备和抢救床位调 配预案 、实施、改进)
急诊流程合理
流程合理,标志灯光醒目,抢救车道通畅 保证危重病人救治 (普通急诊分流,特别是晚
出诊管理
规范医生,减少双方失约 医师出诊规定 (可操作性 、考核措施、实例) 医生是否爽约 出诊时间变动公告 (时间、方式) 停诊 (如何安排替诊、怎样与病人沟通) 预约患者管理 (如何联系)
转诊预约
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预约转诊 开展预约双向转诊 (协议、流程及改进措施 ) 转诊实例 转诊患者信息(病情资料) 信息管理 (管理措施、改进)
预约制度及流程
制度齐全,流程合理 明确预约管理部门 专人和相应设施 (电脑、软件、电话、触摸屏、 服务台、窗口等) 工作制度(包括预约流程和规范服务语言) 公开信息(包括预约方式、开诊科室、专家介 绍、预约时间、查询) 统计预约就诊比例 询问医患双方知晓程度 计算机管理平台 (记录、分析、完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