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七章_严重创伤(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七章_严重创伤(急危重症护理学)
确立损伤救治顺序。
3、多发伤的诊断* 凡因同一伤因而致下列伤情两条以上者定为多发伤:
1)颅脑损伤
2)颈部损伤
3)胸部损伤
5)生殖泌尿系损伤
4)腹部损伤
6)骨盆骨折伴有休克
7)脊椎骨折伴有神经系统损伤 8)上肢、肩胛骨、长骨骨折 9)下肢长骨干骨折 10)四肢广泛撕脱伤
(四)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选择生理指标 : 循环( SBP 和毛细血管再充盈)、呼吸 (频率和幅度)、意识(GCS)等参数,
每项记0~5分,分值相加为TS。TS有效值为1~16分, 分值愈低伤情愈重。
1~3分生理紊乱大,死亡率96%;
4~13分紊乱显著,失治易死,治则活,
抢救价值很高; 14~16分紊乱小,存活率96%。
二、创伤救护的特点☆
1、突发性强;
2、工作强度大; 3、环境复杂恶劣;
4、急救技术要求高;
5、需要多专业、多学科协调,工作连续性、继承性强。
创伤死亡的三个高峰时间:
第一死亡高峰期:为伤后数分钟内,约占死亡人 数的50%,死因主要是严重的脑或者脑干损伤、大 出血等。
第二死亡高峰:在伤后 6 — 8 小时内,约占死亡人 数的30%,死因多为颅内血肿、血气胸、肝脾破裂、 骨盆骨折伴大出血等。
TS的伤员检伤分类标准为<12分
创伤记分 TS
分值
呼吸次数 (次/分)A
0
0
1
< 10
2
>35
3
25-35
4
10-24
5
幅度B
SBP(mmHg )C
浅或 困难
0
正常
< 50
50-69
70-90
> 90
毛细血管 充盈度D
意识状态 E
无
迟缓
正常
3-4
5-7
8-10
11-13
14-15
3 、修正的创伤记分 ( RTS revised trauma
极重伤,基本无法抢救 脑 干 伤 、头 颈 离 断 、 AIS6 躯干横断、肝撕脱 有无伤不详 资料不详无法评分者 AIS9
2、损伤严重度记分 ISS
(injury
severty score
)
把人体分为六区选择最重三个区域计算每个 区域创伤分级值得平方和. 分值越高伤情越重
ISS =16死亡率为10%
0-3分轻伤,死亡率为0,手术率为2%;
4-20分重伤,死亡率为16.4%,手术率为49.1% 胸或腹部有穿通伤再加4分, 分数越高伤情越重
院前指数
分值
SBP(mmH g) P(次 /min) R (/min) 意识
PHI
0 1 2
75-85
3
0-74 ≥ 120 浅或费力 ≤50
5
>100 86-100 51-119 正常
C(tion):急诊手术治疗。
2、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1)、现场急救:*
原则-先抢救生命,后保护功能, 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1)脱离危险环境 2)解除呼吸道梗阻 3)处理活动性出血 4)解除气胸所致呼吸困难 5)处理伤口 6)保存离断肢体 7)抗休克 8)现场观察,记录伤情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为危重伤
1 、收缩压( SBP ) <90mmHg ;脉搏 >120 次 /min ; R>30次/min或<12次/min。
2、头、颈、胸、腹、腹股沟穿透伤。
3、意识丧失或不清。
4、连枷胸。
5、腕或踝以上创伤性断肢。
5、两处或两处以上长骨骨折。 6、三米以上高空坠落伤。
score )
简化检测指标,增加格拉斯哥 昏迷评分,特别针对头伤病人 。 RTS评分愈低伤情愈重。总分1~12。 RTS>11 为轻伤; RTS<11 为重伤; RTS<12 即送创伤中心。
修正的创伤记分 RTS
分值 4 3 2 1 0
意识状态
13-15
9-12
6-8
4-5
3
R(次/分)
我国每年创伤死亡人数高达 70万,创伤死亡已 经成为中国第4——5位死因,也是1——34岁居民 的第1位死因。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创伤学已经逐渐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积极开展创伤救护与预防是急 救医学和急救护理学的重要任务。
创伤的概念
广义(损伤):指机体受到外界某些物理性(如高热、电 击等)、化学性(如强酸、强碱、农药等)或生物性(如 虫、蛇、犬等动物咬伤)致伤因素作用后引起的组织结构 与功能的破坏。 狭义(创伤):指机械致伤因子造成机体的结构完整性破 坏。常见的致命创伤:如车祸、高空坠落伤等。 严重创伤:是指危及生命或造成肢体残疾的创伤;或简明 创伤分级≥3;或多发损伤严重程度评分≥16的创伤。
C=cardiac(心脏)
A=abdomen(腹部)
R=respiratory(呼吸)
S=spina(脊髓)
H=head(头颅)
L=limb(四肢) N=nerves(神经);
P=pelvis(骨盆)
A=arteries(动脉)
采用CRASHPLAN方案,采集病史了解受伤原因和经过;进行 X线,CT等 检查。
ISS <16轻伤,
ISS≥16重伤,
ISS≥25严重伤
四、创伤后的病理生理
1.创伤炎症反应
(1)炎症反应期:是指伤后48小时。受伤组织出现水肿、 变性、坏死、溶解以及清除等。组织的炎症反应:红、肿、 热、痛 (2)细胞增生期: 新生毛细血管与成纤维细胞构成肉芽组织,再合成胶 原纤维,同时上皮细胞增生覆盖.使伤口愈合。 (3)组织塑形期: 肉芽组织退化变成胶原纤维为主的瘢痕组织,再吸收 软化。
10-29
29
6-9
1-5
0
SBP(mmHg)
89
76-89
50-75
1-49
0
4、院前指数( pre-hosptital index
PHI )
以SBP、脉搏、呼吸、神志状态、4项 生理指标作为评分参数。 每项又分别记分为0-5,4个参数得分之和即为 PHI最高20分。PHI灵敏度94.4%
AIS-90的评分原则
分数 意义
1 2 3 4 5 6 9 轻度伤 中度伤 较重伤
举例
标记
一般区域皮肤伤 (10cm AIS1 或100 cm2 ) 脾伤NFS或浅表的挫伤 AIS2 包膜下脾破裂 AIS3 AIS4 AIS5
严重伤,但无生命危险 脾段破裂,组织丢失 危重伤,具有死亡可能 脾门破裂,大快毁损
二、创伤后的病理生理
2.创伤后全身反应
(1)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 (2)代谢变化
(3)免疫功能抑制,易继发感染。
(4)易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 (5)体温变化
第二节
多发伤
复合伤
一、概述
(一)多发伤的定义: 同一致伤因素,使人体同时或相继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 严重创伤,其中之一是致命的严重创伤 或合并休克。
<10或需插管
正常
模 糊 或 烦 语言不能理解 躁
5、CRAMS评分
C.循环 R.呼吸 A.腹部 M.运动 S.语言 CRAMS评分=C+R+A+M+S 总分10分 ,分值愈高伤情愈轻。 >7分,死亡率0.15%; <7分,死亡率62%; 9--10为轻伤 8---7为重伤 ; ≤6极重伤 。 检伤标准 ≤ 8。
(一)院前评分
1、创伤指数 ( trauma index T I)
定义:采用损伤部位、类型、循环、呼吸和意识 状态五方面对病人评分,每项指标为 4 级记分( 1 、 3、5、6分),积分相加为TI。 总分高伤情重. TI≤9分 轻或中度伤; 10~16分 重度伤 ≥17分 严重创伤,约有50%的死亡率 >21分 病死率剧增; >29分 80%于1周内死亡。 TI应用方便,但不十分精确。适宜现场检伤分类。
(三)伤情评估:
1、危及生命的伤情评估 气道、呼吸、 循环、中枢 1)气道情况: 2)呼吸情况:有无呼吸音,胸廓运动是 否对称,有无连枷胸、张力性气胸、开放 性气胸。 3)循环情况:活动性出血, Cap充盈时间 (2min),观察P、HR、BP 4)中枢神经系统情况:意识、瞳孔、肢体 活动
第三死亡高峰:在伤后数天至数周,约占死亡人 数的20%,主要死因为严重感染和多器官功能不全。
创伤救治链
1、早期基础支持
2、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3、早期确定性治疗 4、早期康复治疗
三、创伤评分
院前评分
院内评分
一)院前评分
院前评分:指从受伤现场到医院确诊前 这段时间内,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伤 情定量判断的方法。 主要用于现场分类 特点:简便易行、适合急救特点,有一定的敏感性。 作用:能尽快检伤、分类、后送、 保证紧急救治危重伤员 缺点:不够准确
第七章 严重创伤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创伤的分类;
熟悉:创伤指数; 掌握:多发伤的伤情评估及特点;
多发伤的现场救护及转运途中的救护。
矿难
创伤
创伤( trauma )自人来诞生就开始出现,已 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首要公害,成为人类伤残和死 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全球死于创伤的人数高 达500余万,伤者达数千万。
eg:擦伤、砍伤、刺伤、裂伤等等。 eg:扭伤、挫伤、挤压伤、关节脱位、闭合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