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主高效课堂教学计划

自主高效课堂教学计划

自主高效课堂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品德教学是品德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实现有效的动口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落实教学新理念的具体体现。

所以,教学活动的设计自然地走入人们的视野,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建立密切联系的重要环节,对于促使学生形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使教学活动贴近学生,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就必须启发引导学生准确地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最终实现学生方式的转变,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引导型设计模式
温故互查-设问导读-自我检查-巩固练习-课堂测试-反馈提升
一般用于有经验基础的知识内容。

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在教师引领下能够有目的性的设计学习活动,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温故互查。

教师为学生提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要学生通过观察,搜集信息,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这个过程主要是利用故事、游戏、悬念等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问题的存有,明确需探究的问题核心,产生探究的心理欲望。

设问导读。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恰当的提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好问”的特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把握好质疑的时机,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与时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学会质疑。

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优势,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学习活动,明确活动的目的,选择探究的策略。

自我检查。

这个阶段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信息,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自由地思考练习,使学生在体验和创新过程中查找问题实行学习。

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提升探究效率。

巩固练习。

教师和学生对探究学习过程实行进一步加深,通过巩固和练习,对所学知识实行整理和总结,规范学生思维。

反馈提升。

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实行即时地评价,促动学生思维的提升。

本课题是在理论指导下,注重实践应用的研究。

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自主设计研究为切入点,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首先使用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当前教学活动中学生活动现状实行分析。

然后在教育心理
学理论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支持下,分析学习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对学习的影响。

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探究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基本策略,进一步落实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