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抗震试卷-江南大学

2019抗震试卷-江南大学


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
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B.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计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 C.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
5、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

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采用不
D.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 3( )是指经国家批准权限审定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A. M =
M12
+
M
2 2
+
M
2 3
B.
M=
M12

M
2 2
+
M
2 3
1. 7 度设防地面加速度代表值为 0.05g。
()
2. 当结构的自振周期与场地的特征周期相同或接近时,结构的地震反应最大。( )
C. M = M1 + M 2 + M3
D. M = M1 − M 2 + M3
5.某框架剪力墙力墙结构高 40m ,框架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
50%,丙类建筑,抗震设防裂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15g ,建筑场地类别为
考试形式开卷(√ )、闭卷(),在选项上打(√)
开课教研室 土木工程系
命题教师
命题时间 2020.5 使用学期 2019-2020 总张数 2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d
1
IV 类。则框架的抗震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江南大学考试卷专用纸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
烈度
地震影响
6
7
8
9
多遇地震 0.04 0.08(0.12) 0.16(0.24) 0.32
罕遇地震 ----- 0.50(0.72) 0.90(1.20) 1.40
四、问答题 〖共计 30 分, 每题 6 分〗 1.简述地基液化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江南大学考试卷专用纸
《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 》 期末考试卷 (B)
使用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3. 液化主要容易发生在粘土土质地区 。
4.中震烈度 50 年超越概率 10%。
l
5. 在截面抗震计算时,承载力应该比静力状态下大
() () ()
题数







总分
得分
三、单选题 〖每个 2 分,共计 10 分〗
2.简述我国抗震规范提出的抗震设防目标。
3.简述轴压比的概念,并解释为何要控制轴压比。
4. 简要说明抗震概念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5.简述圈梁和构造柱对砌体结构的抗震作用
五、计算题 〖共计 40 分〗 〖1 、2 题每个 10 分,3 题 20 分共计 40 分〗
1. 已知设防烈度为 7 度,基本加速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Ⅰ类场地; 重力荷载代表值 G=4000kN,基本周期1s。用底部剪力法求该结构多遇地震时的 水平地震作用。
6、地震系数 k 表示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 与 重力加速度之比;动力系数 是单质



的比值。
A.地震震级 B.地震烈度 C.震中烈度 D.设防烈度 4.用振型组合法计算时,设 M1 、 M 2 、 M 3 分别为三个振型计算所得某截面的弯矩
值,则截面弯矩组合值应取(
)。
二、判断题 〖每小题 2 分,共计 10 分。正确打(√)、错误打(×)〗
3. 已知: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
G1=G2=1200kN,H1=3m,H2=6m。 max = 0.16 ,Tg=0.4s,结构的阻尼比 = 0.05 ,频率
1
=
6.11s −1 ,2
= 15.99s−1。第一振型为
x 21 x11
= 1.618 1.000
1. 框架抗震设计中应遵循(
)原则。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计 10 分〗
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
包括
波和
波,而面波分为 瑞雷 波和乐甫 波。
(Ⅰ)强剪弱弯 锚固
A.Ⅰ、Ⅱ、Ⅲ
(Ⅱ)强柱弱梁 (Ⅲ)强梁弱柱 (Ⅳ)强节点、强
B.Ⅰ、Ⅱ、Ⅳ C.Ⅱ、Ⅲ
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s)
场地类别

第一组
0.25
Ⅱ 0.35


0.45
0.65
第二组
0.30
0.40
0.55
0.75
第三组
0.35
0.45
0.65
0.90
2.20层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防烈度 8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二类 场地,自振周期1.2s,阻尼比0.05,求地震影响系数。
,第二振型为
x22 x12
=
− 0.618 1.000
,求:试
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确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多遇水平地震作用 Fi j ,并计算剪力。
2
D.Ⅱ、Ⅲ、Ⅳ
2、场地类别根据

共划分为 IV 类。
2.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四类。设计乙类建筑时,(
)是正确
3、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 T1>1.4Tg 时,

附加水平地震作用ΔFn。
的。 A.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计算地震作用
4、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