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应用独特、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产生于复杂的问题情境之中,通常在习惯的思维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时展开。
创造性活动是一种提供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的活动。
但是,即使是独特的产物也不一定都有社会价值,因为独特的事物也可能是毫无社会价值、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
例如,精神障碍患者的胡言乱语是独特的,却不能说成是有社会价值的。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它既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又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统一。
创造性思维在铁路乘务中非常重要,目前铁路提倡个性化服务,突出文化,突出特色,如西成高铁开通时,乘务员着汉服在列车上与旅客开展各种互动表演,甚至列车餐都是西安特色的肉夹馍、凉皮等,这些策划都需要高铁工作人员的创意。
创造性思维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非逻辑性。
在解决问题之前,对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然后通过一步一步地判断与推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是逻辑性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也需要遵循逻辑规则。
但是,人们发现,善于进行逻辑思维的人,不一定善于创造。
在创造性活动的关键阶段,具有非逻辑性特点的思维起着主要的作用。
非逻辑性思维主要包括直觉和灵感。
(2)发散性。
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在依据原有的事实、原理已经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预期目的时,能够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发散性是创造性思维最具特色的特点。
由于创造性思维具有复杂性,人们对于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阶段很难做出精确的分析与判断。
目前,不同的人对创造性思维活动阶段的划分及认识也不一致。
这里只介绍最一般的划分方案,即把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分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