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
应教育患者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 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治疗。
医疗机构必须督查中医技术相关性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持续改进,有效 降低感染。
精品课件
空气通风与消毒 ✓诊疗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采用自然通风和(或)机械通风保证 诊疗场所的空气流通和换气次数。 ✓每日诊疗活动前后或接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后应进行空气消毒,遵循《医 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要求,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并符合相应的要求: 1 空气消毒器 2 紫外线灯照射 3 其他合法达标的空气消毒产品 4 不宜常规采用化学喷雾进行空气消毒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
随园护理院院感 姜浩力 2017年10月
精品课件
行动 针对针灸科院感意识不强,所采取的医院感染控制 管理措施主要: • 通过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培训; • 提高认识, 改善诊疗环境; •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正确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执行标准预防; • 建立完善的中医针灸科院感制度, 提高我院中 医针灸科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精品课件
02中医针刺类技术
精品课件
适用范围
适用于毫针技术、耳针技术、三棱针技术、芒针技 术、皮内针技术、皮肤针技术、浮针技术等。
精品课件
管理要求
医疗机构必须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及相关 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中医微创技术相关性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 ,明确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职责。
➢ 针刺操作前应先遵照六步洗手法洗手,再用75%乙醇或快速 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为不同患者操作时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 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有感染性的物质时,应戴手套;接 触患者黏膜、 破损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
精品课件
01背景、目的、依据
精品课件
背景
新闻
温州15病人疑集体感染分支杆菌
卫生部门已介入。
× 记者连日来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发现,自去年下半年起,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附一医”)陆续收治 15例疑似分支杆菌感染的病人。该病治疗难度大,耗时长, 费用高,有些病人已重复入院好几次,花费十余万元。
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必须对医务人员开展预防与控制中医微创技术 相关性感染的知识及技能培训,并承担相关业务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中医微创技术诊疗操作规程,掌握中医微创技术相关性 感染的预防要点,落实中医微创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防控措施。
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中医微创技术诊疗操作规程,掌握中医微创技术相关性 感染的预防要点,落实中医微创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防控措施。
2. 《中医诊疗器具消毒灭菌规范(试行)》 北京市中医 管理局 京中医政字(2015)104号。
3. 根据中医医疗技术存在感染风险高低,为便于临床执 行,结合中医医疗技术分类。
精品课件
内容提要
指南明确了其中涉及的技术类别和范围,对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在管理方面提出要 求: 指南适用范围 管理要求 空气通风与消毒 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 织物的清洗与消毒 无菌操作要求 器具的使用及处理原则 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
次更换,亦可选择使用一次性床单。被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等污染时立即更换。 被芯、枕芯、褥子、床垫等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 应定期清洗与消毒;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清洗与消毒。
精品课件
手卫生设施
应配备洗手设施、手卫生及干手物品,包括流动水、非手 触式水龙头、洗手皂液、免洗手消毒剂等,宜使用一次性包 装的洗手液,重复灌装的洗手液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 医生从病人病史了解到,这15人都来自永嘉县瓯北镇, 而且都曾经在瓯北“吴美娥中医针灸诊所”进行过针灸治 疗英。国医学杂志报道,与针灸相关的感染病例日益增加。
精品课件
背景、目的
➢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分别 向全国引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 作的通知》。
➢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全行业专项 整顿活动。
➢ 全国没有统一规范 ➢ 目的:规范中医医疗技术操作,预防控制中医医疗技术 相关性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安全保障。
精品课件
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 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 范》、《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依据《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 的 (window.cproArray = window.cproArray || []).push({ id: "u3054369" }); 要求,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方法,抹布等清洁工具使用 后应及时清洁与消毒,干燥保存。或采用清洁、消毒“一步法”完成的产品,如 消毒湿巾。环境要求达到干净、干燥、无尘、无污垢、无碎屑、无异味。
精品课件
指南发布 2017年7月3日,为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进一步规范中医医疗技术的操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有关专家共同编写的《中医医疗技 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该指南将被用于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指南依据不同中医医疗技术操作和感染风险进行分类编写,分为中医微创类技术 、中医刮痧类技术、中医拔罐类技术、中医灸类技术等七个类别。
诊疗室的桌、椅、床、地面等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清水清洁为主,每天≥2 次 。全天诊疗活动结束后,在清洁的基础上实施消毒。
发生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 除,再采用有效氯400mg/L~700 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精品课件
织物清洁与消毒
床单(罩)、被套、枕套等直接接触患者的用品应每人
应配备洗手流程图及说明图,干手用品宜使用一次性干 手纸巾。
医务人员洗手与手消毒,以及手卫生用品应符合《医务 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13 的要求。
精品课件
无菌操作要求一
➢ 操作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 检查针具的包装检查针具的包装,确保完整无破损,有效限 期内使用。包 装不应过早打开以防污染,无菌针具包装打开超 过4 小时不应继续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