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通论 第一讲
c) 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b.形式要件
特殊形式优于一般书面优于口头:
若效力不同,则以效力最高为主;(如遗嘱书面比口头)
若效力相通,以最近时间为主(都是口头,以最近为主)
典型的特殊形式例如公证、公告等。 例如,某甲有两个儿子乙和丙。2002年,甲订立了一份公证遗嘱,将全 部财产都由乙继承。
2003年,甲后悔,又订立了一份口头遗嘱,财产由乙和丙平均分配。 2003年,甲去世。问他的遗产应如何分配?全部财产都由乙继承 二、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1、附条件 例如,3个月后,甲有空闲的建筑设备则租给乙2台。 条件应具备:尚未发生,将来是否发生在客观上具有不确定性,条件要 合法。 例某某死亡之时属不属于附条件?属于附期限 例甲乙约定,甲将丙杀害,则乙免除甲的债务属不属于附条件?不属于 附条件,因为不合法 2、附期限 期限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不确定的 。 例1,李某与钱某约定,如果李某的儿子结婚搬走,李某与钱某的房屋 租赁合同即生效。这一民事法律行为属于( A )的法律行为。<若 李某死亡,则选D> A、附生效条件 B、附解除条件 C、附生效期限 D、附解除期限 条件可分为生效条件和解除条件。 同理,期限也可分为生效期限和解除期限。 三、无效的民事行为(法律行为)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8岁孩子卖电脑)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3、一方以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危害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 (危害国家无效;<危害个人可撤销>第二讲) 4、恶意串通。甲委托乙卖房子100万,乙和丙认识,80万卖给丙 5、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买卖毒品,违法,无效) 6、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7、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做假账,洗黑钱) 国家文物禁止买卖 甲将文物”赠与”乙,乙将钱”赠与”甲 例,甲为一乘客(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乙为一小贩。乙在火车车 厢叫卖:“红塔山香烟,10元钱一条”。甲欣然买之。经查,该烟为假 烟,甲与乙之间的行为应( C )
举例: 例,某幼儿园组织小朋友看电视,途中教师甲因取东西暂时离开,小孩 乙(5岁)将一硬物掷向电视,电视爆炸,造成电视损失3000元,另外 几个小孩受伤治疗费用8000元,该损失应由谁来承担? C A、教师甲 B、乙 C、幼儿园 D、乙的父母 司法解释:
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 造成伤害的,单位有过错,责令单位适当给予赔偿。
前言 一、这门课的重要性 1、应用角度 2、参加资格考试 a、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09年新修改) 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 b、法律硕士 针对本科非法律专业的学生 政治、外语、法理宪法法制史、民刑 c、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有一部分是法律常识测试。以2007年 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为例 116 .某大学在学校内进行道路整修,施工中没有设置道路整修警示标 志,致过路学生受伤。对此,由( A )承担责任 A、该学校 B、受害人自己 C、该学校和受害人 D、该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 117.在我国下列所得中,可以免纳个人所得锐的是( A ) A、保险赔款 B 、利息 股息 红利所得 C、偶然所得 D 、财产转让所得
单方:单个人意思表示出就成立立遗嘱, 赠与(有争议)
多方:两个人以上意见一致买卖,签合同
b.有偿和无偿
有偿买卖
无偿一方只有权利,另一方只有义务 赠与、免费保管
c.要式和不要式
要式:建设工程合同
不要式:一般借钱
d.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主法律行为:借款合同借贷
从法律行为:抵押合同 担保
3、有效要件
a.实质要件
a) 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民事
行为能力
年龄 10周岁以下
10-18周岁
18周岁以
上
智力情 不能辨认自己行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 精神状况
况 为的精神病人
的精神病人
正常
补充:16-18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
事行为能力人。
b) 意思表示真实
1.2 经济法律关系 P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构成要素 主体、内容、客体
二、主体
三、内容
四、客体
1.3 法律行为
一、法律行为
1、概念特征
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设立、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合法行为。
a.意思表示为要素
b.设立、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 甲租给乙房子,乙给甲租金
c.合法行为
2、分类
a.单方和多方
二、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 § 举例:王某下岗后,准备开一家餐馆,但因资金不足,王某找到自己 的弟弟和妹妹帮忙,其弟、妹分别出资6万、3万,但王某的弟、妹与其 商量,不如一家人一起办个餐馆,由于他们没时间管理,决定王某负责 管理。王某的弟弟妹妹负责介绍用餐顾客,三人签订了书面协议。随 后,王某又向朋友张某借了3万。由于经营得当,餐馆颇为盈利。张某 的借款到期,张某向王某索要,王某称其无力偿还,王某提出请张某入 伙,张某借给王某的3万元抵作出资,张某认为该餐馆生意红火,随即 同意。 本例中该餐馆的性质是合伙还是个人独资?如果是合伙哪些为 合伙人?
三、考试要求 70%期末,30%平时(两次案例表演)
四、内容体系 第一章 经济法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 公司法 商法
第三章 合伙企业法 第四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 第五章 外商投资企业法 第六章 合同法(总则) 民法 第七章 合同法(分则) 第八章 市场管理法(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法) 第九章 知识产权法 第十章 税法
刑法中 犯罪:意图预备(拿刀)未遂(杀人,人被救活即欲达目的而不能)/既遂中止 (突然害怕,放弃杀人,主观放弃)
第1章 经济法的基础知识 1.1 概述 一、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二、经济法的特征 三、经济法的体系 《商务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体系: 民法、商法、经济法
四、经济法的渊源(形式) P20 1、宪法 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 2、法律 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修改 3、行政法规 国务院制定和修改 4、地方性法规 地方人大政府制定修改 5、部门规章 国务院各部门及其直属机构 6、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7、国际条约或协定
A、无效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 B、可撤销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 C、无效民事行为,理由是违反法律规定 D、有效民事行为,理由是双方达成合意 案例分析:
高中生为朋友借款到期未还 ,应如何处理? 读高中的李某(16岁)与社会青年陈某关系很好,时常聚在一起玩 耍。2007年9月10日,陈某向李某借钱,声称做生意急用,让其帮忙筹 款。李某很讲义气,找到了其经常光顾网吧的老板田某,向其借款3000 元,并当场转交给了陈某。后田某索要欠款未果,将李某告上了法庭。 庭审中,作为法定代理人的李某之母辩称,李某将所借之款转借给了 陈某,如今陈某下落不明,无法还钱。李某系未成年人,其所实施的行 为属无效民事行为,不应承担民事责任。 法院认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 民事活动。本案中,李某将钱转借给第三人,借款金额较大,借贷行为 与其行为能力不相适应,认定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 行为,属无效民事行为。对于田某的损失,根据法律规定,民事行为被 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而取得的财产,应该返还给受 损失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 的,应各自承担相应责任。本案中田某明知李某未成年,且明知其为他 人借钱,也有过错,故损失应由双方分担,判决田某承担1000元,李某 承担2000元,在其无偿还能力期间,由监护人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