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调谐回路调谐放大器仿真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单调谐回路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电路结构。
2.熟练掌握multisim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够通过仿真而了解到电路的一些特性以及各电路原件的作用.
二、实验仪器
PC一台(附有multisim仿真软件)
三、实验原理
1.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作用是有选择地对某一频率范围的高频小信号进行放大。
所谓“小信号”,通常指输入信号电压一般在微伏∼毫伏数量级附近,由于信号小,从而可以认为放大器工作在晶体管的线性范围内。
所谓“调谐”,主
f及附近频率要是指放大器的集电极负载为调谐回路。
这种放大器对谐振频率
f的频率信号,放大作用很差。
的信号具有较强的放大作用,而对其它远离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是我主要质量指标如下:
1.增益:放大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用来表示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放大微弱信号的能力
2.通频带:通常规定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下降到最大值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为高频放大器的通频带,用B0.7表示。
3.选择性:从含有各种不同频率的信号总和(有用和有害的)中选出有用信号排除有害(干扰)信号的能力,称为放大器的选择性。
衡量选择性的基本指标一般有两个:矩形系数和抑制比。
矩形系数通常用K0.1表示,且矩形系数越小,选择性越好,其抑制邻近无用信号的能力就越强。
4.稳定性: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直流偏置)、晶体管的参数、电路元件参数等发生可能的变化时,放大器的主要特性的稳定程度。
5.噪声系数:高频放大器由多级组成,降低噪声系数的关键在于减小前级电路的内部噪声。
因此,在设计前级放大器时,要求采用低噪声器件,合理地设置
工作电流等,使放大器在尽可能高的功率增益下噪声系数最小。
越接近1越说明噪声越小,电路的性能越好。
实验步骤:
一、建立新的电路文件,从multisim10.0用户界面可以看出,运行之后
自动打开一个新的空白电路文件“Circuit”,若电路窗口不是空白,可以新建空白电路文件。
二、画电路图,将要进行仿真的电路图画在电路窗口中,首先挑选合适
的电路元件放在电路窗口中,单击所选元器件工具栏中的合适的元器件按钮,进行相应的选择。
1)放置直流电压源
1.放置电源单击元器件工具栏中的电源按钮(当鼠标指向该
按钮时,会出现提示“sources”),或者单击主菜单中的“place”菜
单下的”component…”,弹出”select a component”窗口,如下图
所示。
(1)在“database”下拉列表下面的“group”下拉列表框是要选择
的元器件所在的元器件库,单击元器件工具栏中的电源按钮时,
该栏自动出现电源所在的库“sources”。
(2)在”family”列表框中单击“POWER_SOURCES”.
(3)在“component”列表框中单击“DC_POWER”.所选电源即可出
现在“Cymbol”文本框中。
(4)单击“OK”,将鼠标移到要放置的元器件的电路窗口中的合
适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电源出现在电路窗口中。
2.改变电源值电源的默认值是12V,可以容易的改为需要值(如
15V)。
(1)双击电源出现的电源特性的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2)在“Voltage(V)文本框中直接修改,单击确定即可。
注:值的修改只对虚拟元器件有效,虚拟原件不是真实的,也就是说不可能从供应商那里买到的。
软件用两种方法处理虚拟元器件,与处
理真实元器件稍有不同。
首先,虚拟元件与真实元件的默认颜色不同,
这样会提醒您这些元件不是真实的,不会输出到PCB布线软件。
其次,
放置虚拟元器件时不是从浏览器中选择的,因为可以任意设置元器件的
值。
(3)修改元器件标号有时候,给出的标号不符合要求,此时可以自己加以修改。
方法类似修改元器件参数。
双击要修改的元器件在窗
口中选择“label“选项卡,在“RefDes”中输入或改变标号,然后单击
确定即可。
除了修改参数和标号外,也可以改变元器件的标号或参数的现实位置,只要单击并拖动他们即可。
当然,也可以拖动整个元器件。
2)放置电阻元件
三、放置第一个电阻R1放置鼠标于基本元件工具箱(Basic)上,在出现的
工具栏中单击按钮,将打开下图所示的SELECT对话框
(1)在打开的窗口中的“Family”列表框中选中“RESISTOR”.
(2)在“Filter”下拉列表框中选择1KΩ,并滚动“Component”列表框找
到1KΩ的电阻。
(3)选择1KΩ电阻,然后单击OK,鼠标出现在电路窗口中。
(4)将鼠标移到任意位置,单击鼠标左键放置元件。
(5)注意电阻的颜色和电源的不同,提示您他是实际的元件
1.放置其他的电阻元件本电路需要5个电阻,阻值分别为1KΩ
1.5KΩ6.2KΩ3KΩ15KΩ.注意:添加电阻的参考ID不同。
可以
复制黏贴,修改参数的方法。
2.部分元件需要旋转只要将鼠标指向要旋转的电阻,单击鼠标右
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90Clockwise”顺时针旋转,或者,
逆时针旋转即可。
也可通过菜单栏选择旋转方式。
3.放置其他元器件
按照上述步骤,将下列元器件放置在电路窗口中的合适位置。
(1)将一个2N2222A双极型NPN晶体管(取自于晶体管族),
放置在R2的右方。
(2)将一个电感L1(取自于基本元件族),放置在晶体管的右上
方。
(3)取4个电容(取自于基本元器件族),分别放置在R1,R4、
电感L1、晶体管的右方,并沿顺时针旋转。
四、添加接地端
接地端就是一个公共参考点,该点的电位为0.在电路中,根据情况可以放置多个接地端。
但不管接地端有多少个,他们的实际电位为0,属于同一点。
如果一个电路没有接地端,一般不能进行仿真分析,所以要记住加接地端。
单机电源工具按钮,打开“Select a Component”窗口,在“Family”列表框中单击选
中“POWER_SOURCES”系列,然后在“Component”列表框中单击选中“GROUND”(接地端),单击“OK”按钮将其放在合适位置即可。
五、元器件连线
全部元器件选好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给元器件连线。
(1)两个元器件之间的连线将鼠标指针靠近所要连接的元器件引脚,鼠标指针会自动转变为“+”,此时单击鼠标左键后松开,鼠标将
保持“+”的形状,拖动鼠标到要相连的另外一个元器件的引脚,再单击
鼠标左键,系统将自动完成这两个引脚之间的连线。
(2)元器件与线路的中间连线此时从元器件引脚开始,将鼠标指针靠近所要连接的元件引脚,在指针转变为“+”时单击鼠标左键,然后
拖动鼠标到所要相连的线路上再单击鼠标左键,系统将自动完成连线,
并在所连线路的交叉点自动放置一个交点。
(3)如果对线路或连接点不满意,也可以将其删除,方法就是将指针移到要删除的线路或连接点,单击选中按左键“Delete”键进行删除。
(4)放置交叉点,菜单栏"Place"项下的"Junction"项。
六、仿真
电路连接好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上述电路进行仿真分析,测量原理图中的输出信号,并对电路进行分析。
如下图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