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学习】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5课知识点整理

【知识学习】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5课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5课知识点整理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
、产生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2、定义:
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3、分类:
进士(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查治理政事的能力)
明经(背诵儒家经典)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诞生阶段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完善阶段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科举制在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三、科举制的影响
书上
四、衣食住行时尚
、饮茶习俗在唐朝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是唐朝人陆羽写的。

后人称陆羽为“茶神”。

2、在唐朝,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有情趣,妇女以穿男装、戎装为时尚。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一、“天可汗”
、突厥:唐太宗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

西北各族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
2、唐太宗为何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
(1)改变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
(2)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任用本民族的人来管理
(3)唐太宗待人宽厚仁慈
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吐蕃的风俗习惯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是藏族的祖先
2、文成公主入吐蕃(唐太宗)
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的原因:十分仰慕中原文化
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使节向唐朝求婚时的情景。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

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3、金城公主入吐蕃嫁给尺带珠丹(唐中宗)
尺带珠丹上表唐玄宗,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唐蕃“甥舅会盟碑”成为汉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三、点苍山会盟
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玄宗支持下统一了六诏,被封为“云南王”,定都太和城(云南大理)
四、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
民族
与唐朝的关系
今何族的祖先
突厥
设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与生活方式
蒙古族
吐蕃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

藏族
南诏
唐玄宗封皮逻阁为“云南王”。

彝族白族
7、民族首领名称:匈奴——单于突厥、回纥——可汗吐蕃——赞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