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励志”引领青年教师成长青年教师是学校建设的有生力量,青年教师培养不仅关乎学校未来发展和学校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后劲,而且关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更关乎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雨花亭小学(以下简称“我校”)虽不像大校、名校那样有光彩夺目的名师云集,但我们仍从学校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出发,量身打造成立“青年励志协会”。
对青年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的培养,使之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骨干力量,青年教师的培养成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依托“青年励志协会”,我校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做了以下工作:一、取才用才,苦练内功1.“1235”工程,夯事业之基我校继承发扬学校重视青年教师培养的优良传统,发展并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根据青年教师的学历、专业、特长等特点以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年轻教师的任教学科,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个人能力。
同时制订相应的考核目标,这个目标是阶梯性的,逐步提高。
青年教师培养按照教龄分为“一年、两年、三年和五年”四个培养阶段,即“一年合格、两年良好、三年优秀、五年骨干”,我们把它叫做“1235”工程。
比如:开学预备周目标考核教师的个人形象(教态),跟师学课(看视频课)训练教学基本技能。
第一周是学习如何备好课、批改作业。
第二周学习如何上好课,师傅分班听课、聘请骨干评议课,指导上轨。
第三周本人独立上课,骨干教师、领导参与评课,直到达到常规课要求。
2.青蓝工程,立为师之本学校遴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师傅”,开展“一对一”的师徒结对帮扶活动,建立师徒“捆绑”考核机制。
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经验欠缺这个特点,我校特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思想作风过硬、业务能力精湛、治学严谨的市、区级骨干教师任指导老师,实行一对一的业务指导,为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大力营造“师傅带徒弟”的一种捆绑式教学氛围。
组织骨干教师每学期上公开课、示范课供青年教师观摩。
“徒弟”的教案先由“师傅”审查,师傅手把手辅导如何备课、查资料、备学生以及如何科学地分配一节课,徒弟每周至少观摩学习师傅不少于五节课,撰写课后教学反思。
师傅每周至少听徒弟一节课,在备课、讲课、反思、教研和班级管理等环节全方位指导。
学校领导和同组其他教师也随时推门听课,共同为新手的课堂教学“把脉问诊”。
我校的徒弟们在谈起自己的师傅时,脸上都溢满佩服和感激之情,陈元芝老师为了徒弟的一个讲题,一句一句地纠正徒弟的语音语调;肖萍老师为了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徒弟能把教研课上好,一个内容听试教达到四次;汤江华老师指导徒弟上教研课,为了课件能达到教学效果,陪着徒弟加班到晚上十一点多。
我校的老教师的课堂,不需要预约,随时对青年教师开放。
老教师愿意教,青年教师愿意学,“青蓝工程”处处落到实处,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很快,教学技能稳步提高,很快就能独当一面。
3.技能练兵,筑人才高地在这里,我想用几个小小的事例来介绍一下,老师们是怎样展开技能练兵的。
(1)写好字做真人:每周星期三都会有省书法协会的老师来我校给青年教师上硬笔书法课,老师们每天练好两个字,每个字写两行,每月上交一份优秀作品参加学校的比赛。
这样老师们天天练字,周周交作业,行政月月反馈,几年来,“一笔一画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的理念,让我校老师坚持由楷书练到行楷,青年教师个个都能写一手好字。
(2)读书交流成长人:每学期,我校老师们至少会在图书室领一本关于教育教学的书,特别是青年教师有的甚至一月读一本书,并自觉地做好读书笔记,认真地撰写读后感,参加学校的读书交流活动,青年教师在交流中成长。
(3)“科润杯”赛课磨炼人:一直以来,我校有一个优良的传统,从五十岁至二十岁,从正式教师到临聘教师,学校行政对老师们生活上关心、精神上支持,但教学培训上从不放松,以前学校要求老师们每人每年都争取在校内外上一堂优质教研课。
现在我校全体教师都争着在校内上教研课,互相磨课、评课、设计课。
在这些竞技活动中,有的老师授课教案设计精妙,有的老师授课个人风格鲜明,有的老师授课学科味浓厚,有的老师评课指出问题一针见血,有的老师评课娓娓道来、有理有据,有的老师评课层层递进、条理清晰,老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我校周婧等青年老师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成长为学校骨干教师的。
二、以才论才,提升内涵1.搭建平台,大胆历练学校为青年教师搭建学习提高展示的平台: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外出学习的机会;鼓励支持他们参加业务、学历进修学习;邀请专家、名师等走进校园,为青年教师业务提升和理念更新提供专业指导;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励志交流会,开展多种活动展示教师的才艺、特长,促进青年教师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举办新上岗教师的“过关课”、教学新锐的“考核课”、教学比武的“选拔课”,让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历练。
通过听课、研讨、交流,直接向同伴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研究其中蕴含的先进教学理念,逐步把他人的智慧和集体的智慧变成个人的智慧,促进自己不断地成长与发展。
我校的青年教师在爱护和历练中慢慢成熟起来。
2.优化人才,大胆启用学校将一些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一定成绩的青年教师,补充到班主任、教研组长、部门负责人等岗位,大胆推荐他们参加各级教学比赛,帮助他们总结教育经验、提炼教学思想。
如:我校的周婧老师,通过参加研究课教学、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项活动,很快成长起来,新进学校一年,带领学生参加省、市、区级美术比赛,均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已经在区级美术教研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课例,本学期担任学校综合教研组组长,尽力突破自己,现在正走在成为骨干教师的道路上。
我校的邝老师,在分配至我校的第一年,学校大胆启用她代表学校参加学区的作文教学大比武,在师傅冀芳老师的指导下获得特等奖的好成绩。
近一年,在教科中心辛老师和范老师的指导下,连上两节区级展示课,本学期又在全省教师培训会上上了一节展示课。
从毕业分配至今不到三年,已经成长为区级语文骨干教师,2014年5月,被授予雨花区“优秀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2014年11月,荣获雨花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所执教班级荣获雨花区“优秀少先队集体”。
目前除担任学校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外,还担任学校的党小组组长。
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委重任、压担子,让他们经受锻炼和考验,使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三、重育重养,和谐幸福教师的成长要重育,更要重养。
为了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增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学校行政人员深入各办公室、各年级组、各教研组,参与办公室、年级组、教研组的各项活动,及时发现老师们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思想上出现的各种困惑和生活中提出的各种困难,并针对问题商量对策,集思广益,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青年教师心中的潜在矛盾基本解决在萌芽状态中,师资力量稳定,学校呈现和谐幸福的气象。
1.在个性发展中享受幸福学校关注青年教师的思想行为和发展势态,在教育教学行为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疏导,在工作中给予人文关爱。
有的教师计算机技术出众,就让他在学校网站建设和维护上大展身手;音乐教师舞蹈跳得好,就支持她们带领青年励志协会的成员排练舞蹈,支持她们独立带队培训,在区、校艺术节中大放异彩;有的教师球类运动出色,就在阳光运动时担当教练的角色,在运动中展现自己的活力;有的教师擅长唱歌、播音、朗诵,就组织他们参加才艺展示活动,让他们一展风采。
学校为青年教师制订发展规划,每年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考核,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指明方向,大力表彰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并将考核成绩作为教师晋级评优的依据。
学校用信任、鼓励扶持青年教师的成长,用欣赏、赞扬期待他们的进步。
青年教师在张扬个性的同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他们在个性品质塑造中发挥特长,品味成功,享受幸福。
2.在自我超越中追求幸福我校倡导教师“一专多能”,培养复合型教师,尝试教师学科“反串”。
如:我校明丹老师,新进一年,中文系毕业,刚分配到我校时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兼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深受学校、家长的一致好评。
因为对科学教学的向往和追求,一年后的这个学期,她主动申请转岗教科学,带领孩子们做实验、拼装模型,所教学科教学效果好,已经非常成功地由文科老师转行成理科老师。
还有我校的李倩老师,参加工作四年,在我校既能教数学,又能教信息;临聘教师邵雪琴老师既教得好英语,又教得好写字。
这些教师快速掌握学科教学特点,在不擅长的学科领域大放异彩,在自我超越中追求成功的幸福。
3. 在励志活动中成就幸福学校给小高以下职称的老师设计了一个励志成长册,其中包括:教育理论学习、课标学习、读书笔记、教书育人经验、不同层次的培训计划、个人规划等。
每学期青年教师参与的活动如优秀课件、优秀教案、优秀论文、优质课、教学技能展示评比等资料,以及学校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常规、教学基本功、学科基本功等量化计分,一并记入青年教师的励志册。
鼓励大家互相学习、公平竞争。
一本励志册记录下青年教师业务成长的足迹,累累的硕果,成就出青年教师满满的幸福。
我校用青年励志活动,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青年教师怀揣教育的梦想,葆有教育的激情,用无上的使命感去成就智慧,让每一天都充满活力与阳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如今,在雨花亭小学,一批勤学善思、乐于钻研、思想睿智、精力充沛的青年才俊借着青年理智的春风,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他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在心情愉悦的工作中“绚丽绽放”,尽情品味生命的美好,享受生活的幸福。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蔚蓝的天空虽然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却是起落无从。
但他往往会成为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