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一体化技术说专业ppt.描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说专业ppt.描述


主要从事以下工作:
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与技术改造工作 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与检
测工作 机电产品零部件制作、加工编程、测绘检验工作; 机电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 理与技术管理等工作。 从事电工电气工作岗位。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
理论课程体系
公 共 课
入学及毕业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体育 计算机应用基础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高职语文、高等数学
专 业 平 台 课
公共素质选修课
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与 CAD 电工基础及测量 电工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 机械基础 电气 CAD技术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电机原理及维修 PRO/E三维设计 机械基础 液压系统组装与调试 电气控制与PLC PLC原理 原理 电气控制与 及应用 及应用
五、课程体系
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与CAD、电工电子技术、机 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系 统组装与调试、PRO/E三维机械设计、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LC原理及应用、 电机及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床 与数控设备、机床电气自动控制、数 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变频器技术、机 电设备故障诊断及检测技术等
具备自动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工作;能够设计常
用电气控制系统,根据控制要求,正确选用器件, 合理布置线路,完成安装和调试工作; 能运用PLC设计一般的自动控制系统; 掌握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完成数控机床日常维护保养和一般故障检修; 具备生产现场设备管理能力; 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工作, 经过培训胜任机电产品的技术支持工作。
顶岗实习
0.5学年
六、培养模式
本专业实行三阶段双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 学期分段为2.25+0.25+0.5,课程体系分为理论
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 (1)采用2. 25学年(前4.5学期)时间集中在学 校内进行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 使学生理解、熟悉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备本专业必须的综合素质。 (2) 0.25是在第五学期后半部分在校内集中强 化实训; (3)采用0.5学年(第6学期)时间根据学生就 业协议或就业意向到工程单位、企业和预期的工 作岗位进行实际岗位的实践锻炼,为毕业生正式 上岗做好铺垫、搭好桥梁。
电机及应用
变频器技术
专 业 核 心 课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床与数控设备
机床电气自动控制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专 业 拓 展 课
工厂供电
安全用电 自动检测技术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军训
实训环节:
社会实践
体育训练 校园文化活动 计算机应用综合训练 应用文写作实训
实 践 课 程 体 系
机械制图综合练习 制图 CAD综合练习 机械制图综合练习 电工技术实训 电工技术与测量实训 电工技术实训 电子技术实训 电子装配实训 电子技术实训 电机装配实训 PRO/E 三维设计实训 电机装配实训 机械加工综合实习 机械加工综合实习
机械行业需求分析 :机械行业在未来两年对机电一体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总
数为116.655(万人)
拥有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及专业群多年办学经验 有一支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机电专业省级教学团队 建成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训中心
三、专业定位
主要面向机电制造行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电力机械制
造公司、工矿企业以及其它相关企事业单 位的机电运行管理、安装检修、机电产品 销售质检技术服务等岗位,从事机电设备 的安装与使用、故障分析和维修,普通机 床的操作与维修,机电控制系统操作及机 电设备营销,数控设备的操作、维护和编 程,安装调试及维修;车间生产组织与管 理等工作。
电气控制与 PLC PLC综合实训 电气控制与 PLC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
2.25+0.25 学
专业认识实习 专业认识实习 电气设备课程设计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
计算机应用技术综合实训 数控编程实训

电力系统分析设计 变频控制实训
电气设备安装综合实训
维修电工综合实训 继电保护、自动化综 机电设备安装实训 合实训
综合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在机电制造行业,具有从事普通机床操作、数控 机床操作与编程、机电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车 间现场管理、机电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以及机 械、电气设备的维修、安装、操作等工作的高技 能型专门人才。
五、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
技术应用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的 三位一体为主体方向构建两大课程体系, 即以培养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 综合素质为主体的理论课程体系和以培养 实践技能为主体的实践课程体系 。
说专业
——机电一体化专业
机电工程分院 机电工程教研室
LOGO
说专业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历史沿革 设置依据 专业定位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 教学团队 实践条件 社会服务 学生就业
一、历史沿革
我院机电类专业历史悠久,具有近50年的办学历程。具体如 下: 1.原陕西省水利学校机电排灌专业(1996年以前); 2.原陕西省水利学校水电站机电设备专业和电力设备专业 (1996、1997、1998年); 3.原陕西省水利学校水电站动力设备大专班(1997、1998 年与西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联办),杨凌职业 技术学院电力设备及自动化专业(1999年与与西北农业大 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联办); 4.2000年申报开设水利机电设备及自动化专业,2005年5月” 更名为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 2011年申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始招生,2012年申报 成为独立专业。目前在校学生8个班300余人。
二、设置依据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被国家列为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十大专业人
才之一,它融机、电、液、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在工业上广泛应用,是就
业领域最宽专业。
典型企业需求:需要新增机电一体化类技能型职工人数大约在3%左右 汽车行业需求分析 :《中国汽车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报告数据表明,
需求机电一体化的职工数为74.69万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