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与原则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原则 (1)第二章工程概况 (2)2.1 大桥概况. (2)2.2 工程概况. (2)2.2.1 加固改造的基本要求如下 (2)2.2.2 设计技术标准 (3)2.2.3 项目主要负责人 (3)2.2.4 主要工程数量表 (3)2.3 工程特点、重点、难点 (3)2.3.1 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 (3)2.4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方法 (3)第三章桥梁工程施工主要加固改造内容 (4)3.1 上部构造. (4)3.2 下部构造. (4)3.3 基础工程. (4)3.4 主要人员安排(见表02 表) (5)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 (6)4.1 改造加固施工顺序 (6)4.1.1 陀市桥改造施工之前先进行临时汽车便道的施工,待完成可通车后,再全封闭陀市桥进行改造施工 (6)4.1.2 依据设计图纸并结合现场情况进行旧桥拱上建筑、桥台桥墩顶部部分的拆除。
64.1.3 主拱圈施工 (6)第五章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16)5.1 汽车便道施工方案 (16)5.1.1 工程概况 (16)5.1.2 便道施工方案 (17)5.2 悬挂吊架搭设方案 (17)5.2.1 编制依据 (17)5.2.2 工程概况 (18)5.2.3 施工部署 (18)5.2.4 搭设方案 (19)5.2.5 搭设流程 (21)5.3 钢筋制作与安装方案 (21)连州市G323线城南大桥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3.1 工程概况 (21)5.3.2施工部署 (21)5.3.3施工方法 (22)5.3.4质量保障措施 (26)5.3.5 安全保证措施 (26)5.4植筋方案 (27)5.4.1 工程概况 (27)5.4.2施工部署 (28)5.4.3施工方法 (30)5.4.4质量保证措施 (32)5.4.5施工安全措施 (32)5.5主拱圈砼工程方案 (32)5.5.1 工程概况 (32)5.5.2施工部署 (33)5.5.3施工方法 (35)5.6其它部位改造施工工序 (36)5.7质量保障措施 (36)第六章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工期的保障和措施 (37)6.1安全组织机构保证 (37)6.2安全保障体系框图 (38)6.3安全生产重点注意的事项 (40)6.4质量目标及管理 (40)6.4.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40)6.4.2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40)6.4.3狠抓工序质量,确保整体质量 (41)6.4.4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队伍 (41)6.4.5开展标准化作业 (41)6.4.6 严格技术标准、切实尊重监理 (42)6.4.7严把材料关 (42)6.4.8技术措施 (42)6.5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43)6.5.1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并创造优良工程,具体拟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43)6.5.2隐藏工程质量保证措施(见图10流程图) (44)6.5.3狠抓人的工作 (44)6.5.4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代表)审批后,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组织施工 (44)6.6确保工期的措施 (45)6.6.1 调遣精兵强将,强化施工管理 (45)6.6.2 科学组织、精心施工 (45)6.6.3 应用高效先进的生产设备及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 (45)6.6.4 抓好协调,减少干扰 (45)6.6.5 抓住时机,掀起施工高潮 (46)6.6.6 做好工程资源保障工作 (46)6.6.7 施工进度计划 (46)连州市G323线城南大桥绿化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与原则1.1 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11 )4、《公路养护技术技术规范》 (JTG H10-2009)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7、《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钢筋砼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8、《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1-2005)9、《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JTG/TJ23-2008)1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 JTGF50-2011)1.2 编制原则遵循招标文件、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的条款,满足合同条款及业主提出的各项要求,特别是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采用我单位近年来在桥梁加固建设中掌握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力求做到技术先进、工艺精湛、手段经济、安全可靠。
根据本标段工程的特点,突出重难点项目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本合同段的施工任务。
充分考虑当地施工环境的不利因素,按“难易并重,分段连线,分段成型,完成一段,交付一段”的原则组织施工,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等方面留有余地。
施工组织管理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快节奏,施工现场突出标准化作业。
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关键工序突出机械化施工。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大桥概况连州市G323线城南大桥位于清远连州市区内,横跨本市的主要河流小北江, 为连接两岸的主要交通要道。
随着服务年限的不断增长和交通量不断增大,城南大桥逐渐出现了各种病害,栏杆上的油漆已经严重脱落,铁件已经锈蚀,其桥面损坏较为严重,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影响着车辆同性的效率、安全性和舒适性。
同时为了适应连州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生态需要,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市容市貌、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安全行车,决定对城南大桥的桥面进行改造,并增加绿化及美化设计。
2.2工程概况G323线城南大桥原为双向2车道的单幅桥,建于1988年。
后为适应交通的发展,1995年在原桥旁扩建金城大桥,成为双向4车道双福桥。
该桥全长约289.36米,单幅桥面宽为:9.0m (行车道)+2X 2.0m (人行道)。
该桥孔跨为3 X 50+5X 20m上部结构为箱型拱空腹拱桥,20m跨径净矢跨比为1/5 ; 50m跨径净矢跨比为1/6.下部结构为重力式墩台。
原设计荷载等级为汽-20,挂-100,人群0.35T/ m22.2.1改造的基本要求如下1、拆除全桥人行道合栏杆,凿除全桥的桥面铺装、挑梁。
原桥面铺装为12.75-24 cm厚双向横坡,现改为20 cm等厚单向横坡,铺装基础采用粉煤灰三角早盘找坡。
为不加重桥梁恒载,需挖除部分拱上填料及部分侧墙。
2、由于改造后原挑梁位置上重新布置的人行道及绿化带搭接盖板恒载有一定的增加,并且考虑到原挑梁结构已有一定的使用年代,存在一定的病害。
为保证桥梁的安全,桥外侧重新设计、建造挑梁、人行道、栏杆和路灯。
3、取消桥内内侧原人行道,左右幅之间改造成中央绿化带。
中央绿化带位置设置路缘石、搭接板,在搭接板上堆放培养基质并种植绿化。
4、用粉煤灰作为拱上填料,用C25砼恢复拱上侧墙。
改原单幅桥面双向横坡为单向排水及绿化带排水,重新浇筑钢筋混凝土和沥青桥面铺装。
5、更换全桥的伸缩缝及排水管。
6、将原桥挑梁端过桥管线移至人行道板下。
2.2.2 设计技术标准1、设计荷载标准:采用原荷载等级。
2、桥面宽:净-2 X 8.5+5.05 (中央绿化带)+2X 2.5 (人行道+栏杆)米;3、本桥所在处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4、桥面横坡:1.5%。
2.2.3 项目主要负责人业主单位:连州市交通运输局监理单位:清远市中正监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清远市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施工单位:江西省中汉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薛承开;技术负责人:林日华项目合同总价:1000 万元项目正式开工日期:2012年11月1日2.2.4 主要工程数量表主要工程数量见表(01)表精品文档城南大桥工程数量表(01表)2.3 工程特点、重点、难点由于城南大桥位于连州市东部,横跨小北江南北岸,是通往南下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以及湖南省长途行驶的一条必经之路,是解决当地市民通向城南和市区的交通问题,该桥在本路段起重要的连接作用。
因此,本项目工程的建设好坏直接影响长途行驶以及市区或周边地区的发展。
在本工程项目中,应结合工程特点,采用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方法,以保证工程质量。
2.3.1 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①、本工程工期紧,计划工期12个月。
②、地处市区,且无公路交叉,施工时必须开放一边道路行驶,施工干扰大,安全隐患大。
③、施工场地狭窄,作业面小。
④、桥梁板面加固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同时必需考虑均衡加载,造成前期施工进度较慢。
⑤、该路段超载、超限汽车过多,最大载重达100吨以上。
2.4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方法工程所用施工设备全部由我方自备,拟配备先进的、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以满足工程需要。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合同工期要求,分三个阶段合理组织人员,设备进场。
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组织人员、机械设备进场,安装调试,进行临时设施的施工,施工图等技术资料的审核,线路复测及建筑物的放样,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现场劳力投入约为25 人。
第二阶段:完成人行道的建造、栏杆、路缘石、路灯、桥面铺装及伸缩缝处理、中央绿化带的施工等展开均衡施工,现场高峰期投入1 1 0人左右,第三阶段:工程整理与竣工资料移交等工作,现场人数约15 人左右。
人员设备均根据工程特点由我单位统一调配,组建本工程项目管理机构,投入专业配套施工机械,抽调专业施工队伍,按三个施工阶段组织进场。
各阶段人员、机械设备用汽车直接运至工地。
工程所需的主要工程材料如钢材、钢绞线、锚具、水泥等统购材料由项目部统一计划采购。
其他主要的工程物资,将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经采样检验合格后确定最终的合格供应商,严把材料关,砂、水泥、沥青、钢筋等材料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料场联系采购,经检验合格后,用汽车分期分批运至工地。
第三章桥梁工程施工主要加固改造内容3.1上部构造原设计桥梁上部构造为箱型拱空腹拱桥,20m跨径净矢跨比为1/5 ;50m跨径净矢跨比为1/6.下部结构为重力式墩台。
原设计荷载等级为汽-20,挂-100 , 人群0.35T/川,拱上构造为混凝土空腹拱。
改造设计方案为按原有拱上建筑施工程序的步骤拆除原有拱上建筑:1、拆除全桥人行道合栏杆,凿除全桥的桥面铺装、挑梁。
原桥面铺装为12.75-24 cm厚双向横坡,现改为20 cm等厚单向横坡,铺装基础采用粉煤灰三角早盘找坡。
为不加重桥梁恒载,需挖除部分拱上填料及部分侧墙。
2、由于改造后原挑梁位置上重新布置的人行道及绿化带搭接盖板恒载有一定的增加,并且考虑到原挑梁结构已有一定的使用年代,存在一定的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