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二节尖子生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二节尖子生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二节尖子生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4种元素B.反应微观模型中只有3种单质分子C.反应过程中,金原子对H2O起吸附催化作用D.该反应过程中,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有变化2 . 下列能够鉴别出相应物质的一组:()A.水和双氧水:通过观察液体颜色B.二氧化碳和氮气:用燃着的小木条C.空气和氧气:燃着的木条D.二氧化碳和空气:带火星的小木条3 . 下列实验中关于指定容器中的水的用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4 . 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A B.B C.C D.D5 .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A.A B.B C.C D.D6 . 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下列有关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B.图②是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C.图③是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图④是电解水一段时间7 .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错误的是()8 .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A B.B C.C D.D9 . 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不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将足量粉末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10 . 运用下列方法或试剂区分各组物质,难以达到目的是()A.二氧化锰-水和双氧水B.带火星的木条-空气和氧气C.燃着的木条-二氧化碳和氮气D.看颜色-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11 . 下列关于水在实验中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硫的燃烧实验中水的作用是降低温度B.铁丝燃烧实验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C.白磷燃烧实验中水的作用是降低温度和吸收白烟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装满的水用来排走瓶中的空气12 . 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的说法。

错误的是()A.地窖中可能存积着二氧化碳,进入前要先做烛火实验B.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会含有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C.森林中有洁净的空气,氧气含量接近100%D.向井水样品中加入肥皂水,会产生大量浮渣,证明为硬水13 . 如图所示操作正确的是A.添加酒精B.滴加液体C.加热固体D.处理废弃固体药品14 .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C.所有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D.空气中氧气占有的体积分数最大15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主要实验步骤有:⑴装药品;⑵检查装置气密性;⑶加热;⑷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⑸熄灭酒精灯;⑹收集气体;⑺将导管移出水槽。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⑴⑵⑶⑷⑸⑹⑺B.⑵⑴⑷⑶⑹⑸⑺C.⑵⑴⑷⑶⑹⑺⑸D.⑴⑵⑷⑶⑹⑸⑺16 . 在有三个装有等质量氯酸钾固体的试管。

在试管一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试管二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试管三不加任何物质。

将这三支试管分别加热至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量的情况是()A.一样多B.试管一和试管二一样多C.试管二最多D.试管一比试管三多17 .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B.氧气具有可燃性,可利用氧炔焰切割金属C.食醋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水壶中的水垢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军事信号弹18 . 已知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也常用 A 装置制备甲烷(CH4),推测其反应物是()A.CH3COONa 固体和碱石灰固体B.Al2O3 固体和水C.CO 和 H219 . 下列图示的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检查气密性C.氧气验满D.干燥氧气20 .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下面一些操作:①加热;②收集氧气;③装入药品,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然后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④检查气密性;⑤停止加热;⑥将导气管从水槽里取出.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③①②⑥⑤C.③②①④⑤⑥D.④③⑥⑤①②二、填空题21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节约用水就是珍惜生命。

(1)如果一只用坏的水龙头每秒钟漏一滴水,假设平均每20滴水为1 mL,该水龙头一昼夜漏水的体积为_____L (保留2位小数)。

(2)生活污水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步骤I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 (填操作名称),加絮凝剂的作用是_____,所得的初净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水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资源。

下列反应都有水参加,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①CO2 + H2O == H2 CO3②2Na + 2H2O == 2NaOH + H2↑③2H2O2H2↑ + O2↑④NH3 + H2O == NH3 • H2O22 . 有二氧化碳、氮气、氧气三瓶无色的气体:(1)小明同学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燃烧更旺的是______;“氧气能够支持燃烧”描述是氧气的______(填“化学变化”或“化学性质”);(2)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氧气的一点物理性质___________;(3)小明问小强“燃着的木条伸入二氧化碳和氮气中都会熄灭,那又怎样区别开来呢?”小强建议“你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将它们区分开来”!小强的建议属于实验探究活动中的______(填“设计实验”或“交流评价”);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是______;在倾倒石灰水时,标签要______手心。

23 .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收集装置选用;如需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B .(填编号)(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填编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24 .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Au)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

(1)反应微观模型中,“”表示_____原子,“”表示____________分子。

(2)该反应过程中: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

②金原子对____________(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5 .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不使用催化剂制氧气的反应_____.(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_____.(3)高炉炼铁的原理_____.26 . 下列描述中___________是物理变化,_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______是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湿衣服晾干②钢铁易生锈③纸张燃烧④铜的熔点为⑤酒精易挥发⑥石蜡熔化⑦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⑧食物腐烂27 . 请结合如下图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a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装置序号),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检查___,在正确选择的发生装置中还存在第一个缺陷,改进的方法是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反应装置可选取_________。

(4)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填装置序号),若选用E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甲烷,甲烷应从_____(填“b”或“C”)端通入,若选用D装置用于排水法收集甲烷,瓶中先装满水,甲烷应从_______(填“左”或“右”)端通入。

三、简答题28 . H2O2在工业生产中做有机碳脱除剂,在将有机碳转化为CO2的同时,自身也会发生分解。

其他条件相同时,研究温度对有机碳脱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分析图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9 . 小强同学不小心移动了老师放在实验桌上的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现已不知道它们的顺序,小明、小红和小华同学想通过一些简单实验鉴别他们.(1)小明同学首先拿出其中一瓶并将有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发现_______,小明认为认为该瓶气体为氧气,这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_(填化学性质);(2)小红从剩下的两瓶气体中拿出一瓶气体,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发现燃着的木条熄灭,小红认为该瓶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3)此时小华同学认为小红同学的结论不是很准确,于是小华同学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剩余的一瓶气体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瓶气体是_________.(4)通过以上实验,你认为小红同学结论不准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综合题30 .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温度二氧化锰收集氧气反应所需序号溶液浓度/%溶液体积/mL/℃的用量/g的体积/ mL的时间/s①51200.1416.75②151200.14 6.04③30535249.21④30555210.76(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2)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则产生氧气的总重量将__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写出实验②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

请回答:(1)富马酸亚铁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2)已知富马酸亚铁(C4H2Fe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若每次服用1包该补铁剂,摄入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mg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填空题1、2、3、4、5、6、7、三、简答题1、2、四、综合题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