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伤、玻璃割伤、刀伤及机器伤较常见,尤以正中神经的分枝手部指神经伤为多见。
肱骨下端骨折和前臂骨折,均可合并正中神经伤。
缺血性挛缩亦常合并正中神经伤。
症状(一)腕部正中神经损伤1.运动:三个鱼际肌即拇对掌肌,拇短展肌及拇短屈肌浅头瘫痪,因此拇指不能对掌,不能向前与手掌平面形成90°,不能用指肚接触其它指尖,大鱼际萎缩、拇指内收形成猿手畸形,拇短屈肌有时为异常的尺神经供给。
2.感觉:手部感觉丧失以正中神经伤影响为最大。
伤后拇、食、中指、环指桡侧半掌面及相应指远节背面失去感觉,严重影响手的功能,持物易掉落,无实物感,并易受外伤及烫伤。
3.营养改变:手指皮肤、指甲有显著营养改变,指骨萎缩,指端变小变尖。
(二)肘部正中神经损伤1.运动:除上述外,尚有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旋前方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及拇长屈肌瘫痪,故拇指食指不能屈曲,握拳时此二指仍伸直,有的中指能屈一部分,食指及中指掌指关节能部分屈曲,但指间关节仍伸直。
2.感觉与营养改变同前。
检查常规物理检查。
治疗早期手术缝合,效果一般较好,但手内肌恢复常较差。
如神经恢复不佳,可行环指屈指浅肌或小指展肌转移拇对掌成形术,也可行其它肌腱转移术改善屈指屈拇功能。
尺神经损伤百科名片尺神经损伤后手的尺侧、小指全部、环指尺侧感觉均消失。
尺神经深枝为运动枝,有时受刺伤或贯穿伤。
在腕部,尺神经易受到割裂伤。
在手指及掌部,尺神经浅支亦易受割裂伤。
尺神经损伤属于骨与创伤科疾病。
疾病描述尺神经来自臂丛内侧束,沿肱动脉内侧下行,上臂中段逐渐转向背侧,经肱骨内上髁后侧的尺神经沟,穿尺侧腕屈肌尺骨头与肱骨头之间,发出分支至尺侧腕屈肌,然后于尺侧腕屈肌与指深屈肌间进入前臂掌侧发出分支至指深屈计尺侧半,再与尺动脉伴行,于尺侧腕屈肌桡深面至腕部,于腕上约5cm发出手背支至手背尺侧皮肤。
主干通过豌豆骨与钩骨之间的腕尺管即分为深、浅支,深支穿小鱼际肌进入手掌深部,支配小鱼际肌,全部骨间肌和3、4蚓状肌及拇收肌和拇短屈肌内侧头。
浅支至手掌尺侧及尺侧一个半指皮肤。
尺神经易在腕部和肘部损伤。
症状体征腕部损伤主要表现为骨间肋、蚓状肌、拇收肌麻痹所致环、小指爪形手畸形及手指内收、外展障碍和Froment征以及手部尺侧半和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障碍,特别是小指感觉消失。
肘上损伤除以上表现外另有环、小指末节屈曲功能障碍。
疾病病因外伤。
病理生理尺神经来自臂丛内侧束,沿肱动脉内侧下行,上臂中段逐渐转向背侧,经肱骨内上髁后侧的尺神经沟,穿尺侧腕屈肌尺骨头与肱骨头之间,发出分支至尺侧腕屈肌,然后于尺侧腕屈肌与指深屈肌间进入前臂掌侧发出分支至指深屈计尺侧半,再与尺动脉伴行,于尺侧腕屈肌桡深面至腕部,于腕上约5cm发出手背支至手背尺侧皮肤。
主干通过豌豆骨与钩骨之间的腕尺管即分为深、浅支,深支穿小鱼际肌进入手掌深部,支配小鱼际肌,全部骨间肌和3、4蚓状肌及拇收肌和拇短屈肌内侧头。
浅支至手掌尺侧及尺侧一个半指皮肤。
尺神经损伤后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
诊断检查主要根据外伤史和临床表现诊断。
治疗方案尺神经损伤修复后手内肌功能恢复较差,特别是高位损伤。
除应尽早修复神经外,腕部尺神经运动与感觉神经已分成束,可采用神经束缝合,以提高手术效果。
晚期功能重建主要是矫正爪形手畸形。
疾病预防避免创伤。
用药安全1、尺神经损伤是黄斑裂洞术后的一种眼外并发症,可以归咎于手术后面朝下手臂固定的姿势。
实施手术的外科医师应告诫患者尽量减少双肘固定姿势的时间,尤其应当对弯曲肘部施加的压力减到最小。
2、根据损伤情况,作减压、松解或吻合术。
为了获得长度,可将尺神经移至肘前。
尺神经吻合后的效果不如桡神经和正中神经。
桡神经大部分为运动纤维,正中神经大部分为感觉纤维,而尺神经中感觉与运动纤维大致相等,故缝合时尤须注意准确对位,不可旋转。
在尺神经远侧单纯缝合感觉枝及运动枝,效果良好。
如无恢复,可转移食指、小指固有伸肌及中环指屈指浅肌代替骨间肌和蚓状肌,改善手的功能。
桡神经损伤百科名片桡神经损伤,桡神经起于颈段5-8髓节,也常常有胸段;髓节神经根参加,支配桡侧伸腕、伸指诸肌和前臂背侧直至腕关节桡侧缘的皮肤。
桡神经贴近骨质,此处肱骨骨折时,桡神经易受损伤。
骨痂生长过多或桡骨头脱臼也可压迫桡神经,手术不慎也可损伤此神经。
疾病原因1、肱骨骨折。
2、手术不慎。
3、骨痂生长过多或桡骨头脱臼也可压迫桡神经。
(1)运动:上臂桡神经损伤时,各伸肌属广泛瘫痪,出现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桡神经损伤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前臂有旋前畸形,不能旋后,拇指内收畸形。
(2)感觉:桡神经损伤后,手背桡侧半、桡侧两个半指、上臂及前臂后部感觉障碍检查:常规物理检查。
治疗:根据伤情采用神经减压、松解或缝合术。
必要时用屈肘,肩内收前屈及神经前移等法克服缺损。
如缺损多则作神经移植术。
臂丛后束分出腋神经后,即向下延续为桡神经。
在大圆肌平面分出肌支支配肱三头肌和肘肌,然后主干进入肱骨的桡神经沟。
在肘关节上方发出分支到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在肱骨外上髁平面分为深支和浅支继续下行,支配前臂背侧肌群。
在上肢周围神经中,桡神经最易遭受外伤。
其损伤多数是肱骨干骨折所引起。
此外,腋杖压迫、上肢置于外展位的手术、桡骨颈骨折及大量骨痂生成等都可损伤桡神经。
1.由于桡神经在上臂贴近肱骨在前臂也较靠近桡骨因而骨折时常同时受伤;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也常被埋于骨痂中。
2.牵拉或压迫而使其受伤例如上肢外展过久或头枕上臂入睡等。
3.枪弹伤,切割伤。
在战时或角斗时直接致伤。
4.手术损伤:例如桡骨头切除术或肱骨手术时致伤。
病状体征桡神经来自后束,在腋动脉之后,于肩胛下肌、大圆肌表面斜向后下,绕经肱桡神经损伤骨后方桡神经沟至臂外侧,沿肱三头肌外侧头下行。
桡神经在腋部发出数支至肱三头肌,然后在肱肌与肱桡肌之见之肘前外侧,于肘上发出分支至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
继之于肱桡肌与桡侧腕长伸肌之间进入前臂,分成深、浅两支,浅支与桡动脉伴行,在肱桡肌深面于桡骨茎突上5cm转向背侧,至手背桡侧及桡侧三个半手指皮肤。
深支又称骨间背侧神经,在进出旋后肌之前发出分支至桡侧腕短伸肌,穿经旋后肌并于其下缘分成数支,支配旋后肌、尺侧腕伸肌、指总伸肌、食指和小指固有伸肌、拇长展肌和拇长、短伸肌。
神经损伤后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
桡神经在肱骨中、下1/3交界处紧贴肱骨,该处骨折所致的桡神经损伤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伸腕、伸拇、伸指、前臂旋后障碍及手背桡侧和桡侧3个半手指背面皮肤,主要是手背虎口处皮肤麻木区。
典型的畸形是垂腕。
如为桡骨小头脱位或前臂背侧近端所致骨间背则神经损伤,则桡侧腕长伸肌功能完好,伸腕功能基本正常,而仅有伸拇、伸指和手部感觉障碍。
临床表现畸形由于伸腕、伸拇、伸指肌瘫痪手呈“腕下垂”畸形。
肘以下平面损伤时,由于桡侧伸腕肌分支已发出,故腕关节可背伸,但向桡偏,伸拇伸指不能。
感觉损伤后在手背桡侧、上臂下半桡侧的后部及前臂后部感觉减退或消失。
运动上臂桡神经损伤时,各伸肌属广泛瘫痪,肱三头肌、肱桡肌、桡侧腕长短伸肌、旋后肌、伸桡神经损伤指总肌、尺侧腕伸肌及食指、小指固有伸肌均瘫痪。
故出现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前臂有旋前畸形,不能旋后,拇指内收畸形。
检查肱三头肌及伸腕肌时,均应在反地心引力方向进行。
拇指失去外展作用,不能稳定掌指关节,拇指功能严重障碍。
因尺侧腕伸肌与桡侧伸腕长短肌瘫痪,腕部向两侧活动困难。
前臂背侧肌肉萎缩明显。
在前臂背侧桡神经伤多为骨间背神经损伤,感觉及肱三头肌,肘后肌不受影响,桡侧腕长伸肌良好。
其他伸肌均瘫痪。
疾病诊断1、有外伤史。
2、肘以上完全性损伤者,不能伸腕、伸拇、伸指及外展桡神经损伤拇,呈垂腕畸形。
手背虎口处感觉障碍。
3、肘以下完全性损伤者,感觉无影响,不能伸拇、外展拇及伸指,无垂腕畸形。
4、肌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
5、腕下垂和腕关节不能背伸。
6、拇指不能桡侧外展,掌指及指间关节不能伸直或过伸。
7、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
8、手指桡侧皮肤感觉多数是减退,有少数是正常或缺失。
9、神经损伤平面在腋上时肘关节不能伸直。
10、肱桡肌及前臂背面或上臂后面的伸肌群肌肉萎缩。
疾病治疗推拿治疗(1)常用穴位及部位曲池、手三里、阳溪、合谷、外关、阳池诸穴,及前臂背侧。
(2)常用手法滚法、拿法、指揉法、捻法、抹法、摇法、擦法等。
(3)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医生可取坐位或立位。
在前臂背侧施以滚法桡神经损伤--治疗从近端到远端直至手背及手指背侧,上下多次往返滚动,治疗重点是前臂伸肌群约1 0分钟。
拿前臂伸肌与指揉曲池、手三里、阳溪、外关、阳化诸穴,拿合谷相结合,并交替使用,约5分钟。
分别捻、抹拇、食、中、环、小指诸掌指,及指间关节,摇动腕关节及诸掌指关节,以防止诸指呈半屈曲位僵直性挛缩。
最后以擦法施以前臂桡侧背部,以热力度结束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步骤:显露桡神经的远、近端在4倍手术显微镜下探查:(1)神经粘连松解术:术中见神经连续性好,周径稍粗大,光泽丧失,有黑褐色改变,弹性差,行神经外膜、束膜松解,并周围得保松注射1ml。
(2)神经直接吻合:两端无明显缺陷,做直接束外膜缝合,吻合口无张力。
(3)神经移植术:当神经两断端间缺损大于周径的4倍时,则行神经移植术。
术中取腓肠神经,做电缆式缝合。
合并骨折者同时行骨折内固定术。
术后用石膏托制动于腕关节背伸20°-30°,指关节伸直。
固定时间4周左右。
术后常规用抗生素、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 6、维生素B1、地巴唑及弥可保),并用电刺激治疗,同时指导患者康复,防止关节僵硬、肌萎缩。
手术方法介绍神经内、外膜松解术:显露神经两断端,在4倍手术显微镜下探查,发现神经连续性存在,但周径改变、变粗、颜色失去光泽,呈黑褐色改变,质地变硬、纤维化、弹力差。
说明神经内有瘢痕形桡神经损伤成,除此之外,神经表面有束带压迫、水肿、纤维化,与周围粘连形成瘢痕,术中结合应用电刺激及肌电图检查,证实桡神经纤维传导功能存在,所以采用神经内、外膜松解术,并于术中行电刺激治疗5-10min。
桡神经缝合术:当神经完全断裂,缺损小于神经干周径4倍,行神经断端直接吻合(束外膜缝合术)。
断端间吻合口不要缝合太紧,仅仅相接触即可,利于轴浆流的通过,促进神经再生。
桡神经移植术:神经缺损大于神经周径的4倍,周围软组织条件许可时作I期神经移植,取腓肠神经,作二股或三股行电缆式移植。
影响桡神经修复疗效的几个因素:桡神经损伤手术修复总的疗效是满意的,该组病例的总优良率达84%。
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有:(1)在黄金时间内修复,最好时机是<6个月。
(2)手术探查修复时应在显微镜下操作,采用无创技术。
(3)术中应用电刺激技术及肌电图检测,准确判断桡神经损伤的性质、病损类型及神经损伤的范围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