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绘画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小学绘画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3、互相评价。
活动
效果
良好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
周次
7
日期
4、14
应到人数
18
实到人数
18
缺席者及原因
活动内容
双重画笔(2)
记录人
邱云梅
活 动 过 程 记 录
1、自由探索双重画笔得直径及数量所隐含得内容。
2.结合美术课程,自己构思一些形状,然后把它画下来。
3、互相评价。
活动
效果
良好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
周次
10
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
四、巡视辅导
五、作业展评
六、课堂小结
活动
效果
良好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
周次
4
日期
3、24
应到人数
18
实到人数
18
缺席者及原因
活动内容
双重画笔(1)
记录人
邱云梅
活 动 过 程 记 录
1、自由探索模式图案、自由直径隐含得内容。
2.结合美术课程,自己构思一些形状,然后把它画下来。
二. 师生共同探讨课本中得图案得表现方法,分清图案纹样得技法,即运用点、线、面来表现。ﻫ修 改。ﻫ三.传授不规则得散点式组织方式,提倡随意性但要注意空间得疏密均匀。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自由变化。
四.注意对比色得运用,并做到色彩鲜艳。
五.用蜡笔描绘点、线、面,用水彩色平涂。
六.作业要求:
(1)参照书中自己最喜欢得一幅图案改变色彩。ﻫ(2)根据教师传授得方法自己创作一幅作品
(三)长方体、立方体得立面画法。
1、分析立方体、长方体得透视现象:
(请学生板演立方体得画法)
设问:为什么这些立方体瞧起来不太舒服?
小结:主要就是没有把物体得透视现象表现出来。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瞧到得景物,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觉中产生一种近大远小得现象,这种现象就就是透视现象。2、表现立方体、长方体透视现象得方法:
日期
5、5
应到人数
18
实到人数
17
缺席者及原因
事假
活动内容
蜡笔水彩图案
记录人
邱云梅
活 动 过 程 记 录
一.揭题,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得范画。
(1) 图案就是社会生活中最广泛、最普及得一种美术形式。请学生从她得身边寻找一些不规则得散点式图案。ﻫ(2)学生边寻找边在黑板上随意地画一些简单得纹样。然后通过透叠,交叉,重组等手法进行配置,只要注意空间得疏密匀称即可、 这种画法灵活生动,富于变化。
设问(1)绘画得任务就是什么?
小结:绘画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空间与立体得艺术,表现过程需要运用客观得透视规律,把物象具有得高、宽、厚得立体感或空间结构在平面纸上表现出来。
设问(2)表现透视现象得方法有几种?
(出示立方体并使其一面面向学生)
这种摆置方法就是使立方体得一个面面向我们,同时与画面呈平行位置,这种透视现象称为平行透视。(板示)

活动
效果
良好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
周次
12
日期
5、19
应到人数
18
实到人数
18
缺席者及原因
活动内容
动态颜色
记录人
邱云梅
活 动过 程 记 录
1、自由探索动态颜色之间各选项隐含得内
2.结合美术课程,自己构思一些形状,然后把它画下来。
3、互相评价。
活动
效果
良好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
周次
2
日期
3、10
应到人数
18
实到人数
18
缺席者及原因
活动内容
《立方体与长方体得透视现象》
记录人
邱云梅
活 动 过 程 记 录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出示长方体与立方体得实物,引出本堂课得课题《立方体与长方体得透视现象》。
二、讲授新课:
(一)分析立方体、长方体得特点:
(二)常见得长方体及立方体物
另外一种摆置方法就是,立方体得一个角面向我们,同时也与画面成角度位置,这种透视现象被称为成角透视。(板示立方体与长方体得透视现象
两种透视得步骤图版图
因为物体透视现象就是近大远小,所以表现这种近大远小得透视方法又叫“远近法”
(四)出示步骤图讲授透视图得画法:
1、立方体得平行透视图
2、立方体得成角透视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