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D )A .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 .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C .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 .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2 , “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B )A .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B .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C .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D .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3 .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A )A .《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B .《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C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D .《资本论》中的一段话4 . “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A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 . “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B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6 .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D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7 .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C )A .是矛盾的B .是两回事C .是有着内在联系的D .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8 .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C )A .时间性概念B .空间性概念C .历史性概念D .物质性概念9 .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D )A .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B .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 .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 .消灭利益差别10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D )A .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 .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C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11 .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 )A .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 .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 .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 .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12 .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A )A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 .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D .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13 .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 D )A .奴隶社会B .封建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共产主义社会14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A )A .两种不同的状态B .两种不同的选择C .两条不同的道路D .两种不同的理想15.自由王国是指人们(D )A .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B .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C .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 .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单项选择题答案〕1 . D2 . B3 . A4 . A5 . B6 . D7 . C8 . C9 . D 10 . D11 . D 12 . A 13 . D 14 . A 15 . D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ABCD )A .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B .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C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D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BC )A .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B .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C .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D .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3 .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ACD )A .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B .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C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4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BCD )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B .工业和农业的差别C .城市与乡村的差别D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5 .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ABCD )A .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B .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C .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D .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6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ABCD )A .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B .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C .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D .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7 .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BCD )A .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B .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C .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D .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8 .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ABCD )A .奴隶社会B .封建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9.人类解放含义的有(CD )A .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B .获得绝对自由C .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D .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10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ABC )A .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B .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C .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D .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1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ABCD )A .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B .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C .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D .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12 .下列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BCD )A .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远大理想B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C .实现远大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D .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的13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BCD )A .实现了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B .默认劳动者不同的个人天赋C .体现着等价交换原则D .有其历史局限性1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ABCD )A .现阶段我党的低级纲领B .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C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D .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巧.15 .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BD )A .共产主义渺茫论B .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C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多项选择题答案〕1 . ABCD2 . ABC3 . ACD4 . BCD5 . ABCD6 . ABCD7 . BCD8 . ABCD9 . CD 10 . ABC 11 . ABCD 12 . BCD 13 . BCD 14 . ABCD 15 . BD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20 分)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B )A .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B .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C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D .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3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D )A .人脑的进化B .动物心理的形成C .语言的产生D .劳动4 .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B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C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D .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5 .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B )A .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B .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C .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D .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6 .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 )A .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 .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 .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D .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7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C )A .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B .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C .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D .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8 .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C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9 .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B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C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D .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10 .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D )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一、单项选择题1 . A2 . B3 . D4 . B5 . B6 . A7 . C8 . C9 . B 10 . D1 1 . D 12 . D 13 . C 14 . C 15 . D 16 . B 17 .A 18 . C 19 . B20 . A11 . 列宁指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
”这句话的含义是( D )A .真理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B .真理的形成不需要进行抽象的概括C .真理是抽象不变的公式D .真理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12 . 20 世纪50 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