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理论习题附答案

马克思理论习题附答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其理论基础是( C )A.剩余价值学说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 D.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 A )A.不仅指马恩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D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阶级斗争 D.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B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8、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9、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化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C.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C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 D.调查研究16、1848年,由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著作是( B ) A.《共产主义原理》 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法国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D、法国哲学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E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E.科学社会主义2、标志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确立的19世纪的三大工人运动是( CDE )A.巴黎公社 B.法国大革命C. 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D.1838年英国爆发的延续十年的宪章运动E.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BD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启蒙思想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E.美国实用主义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有( BC )。

A.亚当·斯密 B.黑格尔 C .费尔巴哈 D.洛克 D.笛卡儿 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 AC )A.亚当·斯密 B .马尔萨斯 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 E.西斯蒙6、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是( ABC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 E.托马斯·康帕内拉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CD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剩余价值论D.唯物史观 E.阶级斗争理论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CDE )A.李大钊的理论 B.陈独秀的理论 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E.“三个代表重要思想9、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B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E.国际性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BCD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3.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 D )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4.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A )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唯理论唯心主义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5.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理在气中,理随事变C、富贵在天,死生由命D、理在事先,事随理变6.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D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感觉的复合C、意识是万物的本原D、理在事先7.“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D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8.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D )A、绝对观念B、客观实在C、理念世界D、水、火等“原初”物质9.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 D )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1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 B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11.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 D )A、是否坚持唯心论B、是否坚持辩证法C、是否坚持唯物论D、是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2.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D )A、世界是物质B、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C、世界是发展的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13、旧唯物主义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是( D )A、主张物质的决定作用B、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C、无法驳斥唯心主义狡猾的诡辩D、不懂得科学的实践观点14、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A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15、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 D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A、运动变化性B、客观实在性C、具体性D、可感知性17、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

这种观点属于( A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18、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这是对运动的( C )A、唯心主义理解B、直观唯物主义理解C、辩证唯物主义理解D、庸俗唯物主义理解19、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D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设想无物质的运动C、否认静止的存在D、设想无运动的物质20、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 A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B、否认运动的存在C、设想无运动的物质D、否认静止的存在2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C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22、时间和空间( D )A、同物质运动无关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C、是运动着的物质本身D、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23、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D )A、手脚分工B、语言的产生C、社会的出现D、劳动24、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表现( D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意识是人脑自生的C、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25、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这种观点( A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物主义观点2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一观点是( D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唯意志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7、列宁关于“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说法( B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正确地指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具有唯意志主义的倾向D、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28、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A、存在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可知性29、意识能动性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A )A、社会实践B、主观努力C、客观规律D、先进的物质手段30、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D )A、个人积极性的发挥B、集体智慧的调动C、解放思想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31、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C )A、形而上学B、机械唯物论C、唯心主义D、二元论32、时间具有一维性,这是指它的( C )A、可变性B、无限性C、不可逆性D、连续性33、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没有语言就不会有思维和意识,这种观点属于( C )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D、历史唯心主义34、“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B )A、意识是生物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C、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35、“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36、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 B )A、意识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B、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C、对人脑机能的认识已经完成D、人工思维最终会超过人类思维37、“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 B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38、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指出,万物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