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1)

3.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1)

时间/min
《 熔化和凝固》 导 学 案
【使用说明】预习课本53-57页,用红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学案;鼓励提前在组内及组间实行相互讨论研究或请教老师,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

【导学流程】目标预设-问题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展示-点拨提升-反馈评价 一、 学习目标:
(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熔点和凝固点 (3)了解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的物理意义
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 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 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 二、导入新课:
三、自主学习:
阅读53页“物态变化”部分填空
1、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 、 、 。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 是 相互转化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能够分为两类:
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
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合作探究:
【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假设与猜想 请大胆写出你的猜想: 设计并实行实验:
参照课本图4.2-1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并用酒精灯加热。

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将观测结果填人表中)
定的温度下,在熔化过程中热量,温度保持 )。

给石蜡加热,在整个过程中石蜡的温度持续(换句话说:石蜡没有一定的,在熔化过程中
热量)。

问题2:海波在熔化前温度,熔化中温度,熔化后温度继续;
石蜡在熔化前温度,熔化中温度,熔化后温度。

像海波这样的固体叫做晶体。

晶体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石蜡这样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非晶体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

晶体熔点(选填有或没有),非晶体熔点
问题4: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在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

晶体凝固点(选填有或没有),非晶体凝固点。

有没有确定的熔点(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我们能够根据它来鉴定物质。

问题5:熔化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凝固需要。

五、反馈评价:
1、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比较可靠的办法是()
A.从外形是否规则来判断 B.从导电性能来判断
C.从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判断 D.从有无确定的熔点来判
2、寒冷的冬天,我们从室外拿到房间的冰块会很快熔化吗?为什么?
3、甲、乙两个试管中装有白色粉末状的物质,要判断哪个试管中装的是晶体,哪个试管中装的是非晶体,张海采用如图1.3-8装置,对两试管分别加热,并绘制出图像.
(1)图1.3-9中,是晶体,是非晶体(填“甲”或“乙”);图1.3-8 图1.3-9
(2)实验中将试管放人水中加热,它的好处是。

4、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中信息可知:
(1)此物质一定属于体(填“非晶体”或“晶体”);
(2)此物质的熔点是,开始加热6分钟前,物质处于态。

在第10分钟时这种物质是态。

5、在北方有句古语“霜前冻,雪后寒。

”意思是说:在降霜以前比较冻,而降霜以后就不怎么冷了。

下雪时,是雪后比下雪前寒冷。

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6、如右图是一些固体的熔点,根据表中数据
要求回答:
(1)要做白炽灯的灯丝应该选择
(2)我国境内最低的温度是-53.5℃,要测这
个温度,用水银温度计行吗?说说你的想法。

(3)奈的熔点是80℃,那么奈在60℃时,是态,而当温度是80℃时,有几种可能性?
课后反思:
钨3140℃奈80℃
钢1550℃海波48℃
铜1083℃固态水银-38.8℃
金1064℃固态酒精-1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