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便道方案设计

施工便道方案设计

G206曹村至符离北改建工程PPP项目工程施工便道专项施工方案版本:第一版编号: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2017年05月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便道结构及线路布置 (1)1、便道结构 (1)2、线路布置 (3)四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 (3)一)施工组织 (3)1、管理机构 (3)2、人员组织 (4)3、主要机械设备 (5)4、主要施工材料 (6)二)便道施工方案 (6)1、主要施工工艺图 (6)2、施工准备 (7)3、测量放样 (7)4、清表及基础处理 (7)5、路基填筑 (8)6、边坡修整 (9)7、排水设施 (9)8、路面施工 (9)9、管涵地段施工 (9)五、便道的维护与维修 (9)六、质量保证措施 (10)1、加强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10)2、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 (10)3、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11)4、加强施工过程的试验与检验 (11)5、雨季施工措施 (11)第1页七、安全管理措施 (12)1、保证安全管理措施 (12)2、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12)3、机械作业安全措施 (13)4、具体的安全措施 (13)八、环境保护措施 (13)九、复耕的方案及措施 (14)第2页一、工程概况1、标准横断面设计情况:路基宽41.5m,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80Km/h。

中央分隔带宽度8m,硬路肩宽度3m,无人行道设计。

设计项目内容有:道路工程、绿化工程、交通设施工程、机电工程、收费站服务区房建工程。

道路工程中基本概况为:200万m3路基灰土工程、9座中小桥工程、145道涵洞工程、防护排水工程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

2、沿线主要城镇:本项目全线位于宿州市埇桥区境内,经过村镇主要有:曹村镇、夹沟镇、符离镇。

3、地形、地貌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黄淮海大平原南端,地貌要素差异较大,大体上可分为丘陵、台地和平原三大类型,地下水含量特别丰富。

4、本项目长33.42公里,施工便道起讫里程K0+000.00—K12+400.00、K15+200.00—K26+000.00和K29+500.00—K33+420.00,线路全长33.42km,其中K12+400—K15+200.00段和K26+000.00—K29+500.00段采用利用老G206国道作为施工便道。

便道修建主要形式为沿实际地势新建,路线所经过地有农田种植地、养殖塘和山体,并多次跨越灌溉沟渠。

便道路面宽6m,占地约284.5亩,清表约6.6万方,5%灰土约12.5万方,山皮石约5万方。

二、编制依据1、施工组织总设计。

2、现行施工设计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标准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145、本工程设计文件三、便道结构及线路布置1、便道结构根据设计文件中标准进行设计。

(1)施工便道面层设1.5%横坡,坡向排水沟方向;第1页(2)施工前对原地表进行 30cm清表,下翻 20cm掺灰 5%压实处理,压实度达到94%,再用5%灰土回填 40cm并压实,压实度达到96%;(3)面层采用 30cm山皮石回填压实并压实,要求路面平整无轮印;山皮石质量要求:山皮石中含石量大于等于70%,含泥量﹤30%。

部分粒径不超过层厚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

(4)施工便道中涉及到的圆管涵,采用DN100mm和DN1500mm圆管涵,对原沟渠基底进行清淤并夯实,压实度达到93%,圆管涵顶填筑厚度不得少于50cm。

管头接缝处采用 25cm宽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

示意图如下图:第2页2、线路布置临时施工便道用地原则上尽量利用红线内用地,但考虑到桥梁段桩基、盖梁安全和路基段大型运输车辆错车等要求,按以下原则进行临时便道干线用地征用:(1)施工便道用地利用红线内5m宽;(2)在设置施工便道的一侧向红线外再临时征地6m宽;(3)施工便道需要贯通且必须与外界既有干道连通,在有遇沟渠时埋设管涵;(4)临时施工便道总体沿路线右侧平面布置;(5)施工便道需设置纵坡,纵坡设置遵循随坡就势的原则,最大纵坡不超过8%,遇到山体时可适当调整纵坡。

路堤边坡坡比为1:1.5,实际施工中坡比以边坡稳定为宜;(6)桩号K12+400—K15+200.00段和K26+000.00—K29+500.00段采用利用老G206国道作为施工便道时,新建施工便道要顺接至老路上,施工便道与老路相交10米内采用0%的纵坡顺接,以便车辆观察交通状况,保证行驶安全。

(7)在施工便道外侧设置排水沟,沟底宽度和深度为60cm*60cm,采用1:1坡比,水沟依地势而走,同时排水沟与便道内的管涵联通,以确保排水畅通。

四、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一)施工组织1、管理机构针对施工便道工程具体情况,决定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生产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工程部、设计技术部、安全部、测量队、及试验室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工程施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该便道施工的组织管理工作,并负责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工程进度计划的落实和保障,同时担负本项工程的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责任。

第3页组织机构图2、人员组织根据本工程总体工程量并结合实际情况,决定组建2个专业施工队,一队由大里程向小里程方向施工,另一队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施工。

施工队伍设队长1人,现场工程师1人,施工队长具体负责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现场工程师负责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

施工管理人员配置表序号部门职务职称工作内容1 / 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总指挥2 / 生产经理工程师现场全面管理3 / 总工程师工程师技术管理4 工程管理部工程部经理工程师现场管理5 设计技术部技术部经理工程师技术管理6 质量管理部质量部经理工程师质量管理第4页7 物资设备部物资部经理工程师物资设备管理8 安全管理部安全部经理工程师现场安全管理9 施工一队施工队长/ 现场施工管理10 施工一队技术负责人/ 现场技术指导11 施工二队施工队长/ 现场施工管理12 施工二队技术负责人/ 现场技术指导劳动力分配表3、主要机械设备根据该便道特点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为使该项工程顺利按期完成,本着合理高效、优化选择的原则,本项工程配置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下表: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 测量员 22 施工班长 23 各类司机124 普工105 合计26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数量型号施工部位1 挖掘机 4 CAT 土方工程2 推土机 2 SD16 土方工程3 振动压路机 2 (21-25T)土方工程4 装载机 2 XG953-3 土方工程5 运输车20 10T 土方工程6 拌和机 2 土方工程第5页7 汽车吊 1 25T 圆管涵8 平板车 1 / 圆管涵4、主要施工材料根据设计要求,便道采用30cm山皮石面层+40cm 5%灰土+20cm 5%原地面翻松。

圆管涵根据实际流水量采用直径ø1m和ø1.5m两种。

本着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主要材料需求及标准见下表:主要材料一览表序号材料名称需求数量标准要求备注1 山皮石48816 m3 石:土=7:32 石灰7012.5 m3 达到二级灰标准713 m 《公路桥涵标准图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洞》Ø1m3 圆管涵191 m 《公路桥涵标准图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洞》Ø1.5m4 碎石757 m3 直径2-4cm5 排水沟27m 土质梯形排水沟二)便道施工方案1、主要施工工艺见下图第6页2、施工准备(1)、进行临时征地工作,待征地结束后方可使用。

(2)、在便道施工前,必须探明临用地范围内的地下管线的埋设位置及其走线。

结合初步设计资料,通过咨询当地政府部门和居民的办法获得地下管线埋设的初步资料,并联系物探单位对管线进行进一步查探。

在地下管线埋设位置设置标识牌和围三角旗做上明显标记。

如果需要进行设计变更的尽早将资料提报设计院。

(3)、清理场地,根据设计施工便道路线测设便道中桩,并测量出便道施工宽度。

(4)、作业队主要人员都已进场,施工机械检查完毕。

且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保体系,责任已细化到个人。

(5)、所有施工人员均持证上岗,岗位职责、权限明确到位;机械设备已按时到场,且运转良好,机具配套合理,满足施工需要。

(6)、技术准备工作:对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机械操作机手等人员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

交底的主要内容有:工程概况、施工顺序、技术标准、质量要点和安全文明施工等。

3、测量放样首先结合现场情况,确定合理转弯半径。

然后测设便道中桩,并用木桩做好标记,测设每一个断面,将收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便道拉坡设计,在确定了合理的纵坡后,复测便道范围内的原地面标高,根据原地面标高完善便道纵断面设计。

根据断面数据进行现场放样,原地面联测设立控制桩并加以保护。

施工测量放线前,必须完成导线网、水准网的复测和加密,并完成边桩的测量及布设。

对边桩做好明显标记,并做好保护。

4、清表及基础处理(1)清表根据测设的边桩确定清理场地范围,做好场地清理,按规范清表厚度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的草皮和表土,清表厚度为30cm。

对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在施工前进行砍伐或移植及清除。

对于树径在10cm以上的树兜,采用人工大开挖的方式将树根清除干净。

清表后的土集中堆放,为以后复耕留用。

第7页如遇到一些无法开挖的钢筋混凝土构造物时,采用液压破碎机进行破除。

另外对于一些在便道设计范围内的民用建筑还未拆除时,应及时向上级或有关部门反映,并通知拆迁部门做好拆迁准备。

清除下来的垃圾、废料、树木及不适用回填材料的,堆弃外运至弃土场。

除此之外,对沿途遇到的电线杆和各种管道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处理。

(2)、基础处理本施工便道大多数处于农田耕地地段,极少部分处于沟塘、低洼积水地段,为满足便道的承载力要求,需要对处于沟塘、低洼积水地段进行处理。

根据设计中对主线路基的要求,沟塘基础处理采用先清淤至原状土,然后回填山皮石至常水位线。

施工方法:1)、施工中应安排好石料运行路线,专人指挥。

摊铺平整工作采用大型机械进行,个别不平处应配合人工用细块石和石屑找平。

2)、对沟塘进行堆土围挡,然后抽水进行清淤直至原状土。

3)、采用挖掘机填铺山皮石至原常水位线。

4)、为保证质量,可用压路机进行碾压。

5)、对清出的淤泥应及时清理,用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

5、路基填筑为满足大型运输车辆、工程机械等通行,便道路面修筑6.0米宽。

路基大部分采用借土回填,局部利用挖方区填筑土填筑,路面用300mm厚山皮石填筑,路基采用掺5%灰土填筑40cm,便道边坡为1:1.5。

路面采用1.5%的单向坡排水,坡向排水沟一侧。

(1)、路基分层填筑将原地面(清表后)进行20cm翻松,并掺5%的石灰进行拌合,待拌合均匀后进行碾压直至符合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