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大竹林--礼嘉组团位于重庆市北部片区,是《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确定的重要组团之一,由大竹林、礼嘉、黄茅坪、悦来等地区组成,是以会展、商贸、都市旅游及科研教育为主导的发展区域。
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位于大竹林-礼嘉组团F标准分区,金渝大道以南,渝武高速以西,金州大道以北,起点接金通大道,终点接横六路,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
道路的建设对于完善该片区的路网,以及加强区域内外的交通联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起点接金通大道,终点接横六路,全长约。
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30km/h,标准路幅宽度26m,双向四车道。
根据道路的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为避免道路K0+420~K0+510段路基回填对轨道墩柱产生偏压及K1+800段需跨越的河道,两段均采用桥梁的结构形式减少对轨道及行洪的影响,桥梁工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通海十九路1#桥:2×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通海十九路2#桥:30m+37m+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本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道路、桥梁结构、交通标志标线、排水、综合管网和照明等工作。
工程项目造价约为元,施工总工期为720日历天。
建设单位:重庆北部新区土地整治储备中心代理业主:重庆渝高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勘单位:重庆市勘测院、重庆江北地质工程勘察院监理单位:厦门高诚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四川龙申建设有限公司二、施工地质条件、周边环境1、工程气象、水文气象:测区属亚热带气候区,具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温差大、多雾、冬暖春早、夏季酷热多旱、主体气候明显等特点,大气降水以降雨为主,雪雹少见。
水文:拟建道路场地内无常年溪水、河流,分布有少量季节性水沟。
2、地形地貌拟建道路地貌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道路沿线大部分为原始地貌区,局部经人类活动改造形成施工区,地形总体较平缓,起伏较小,纵向总体坡角一般5°~10°。
沿线地面高程226~258m,地形相对切割深度一般10~30m。
3、地层岩性通过对场地的地面地质调绘和综合分析已有区域地质成果,拟建场地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场地表层有第四系素填土(Q4ml)、残坡积层粉质粘土(Q4el+d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的上沙溪庙组(J2s)的砂质泥岩与砂岩。
4、水文地质条件沿线地下水富水性受地形地貌、岩性及裂隙发育程度控制。
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沿线大气降水丰沛,地下水补给条件良好。
一般情况下,第四系松散层含孔隙水,砂岩含孔隙裂隙水(主要为裂隙水),砂质泥岩为相对隔水层。
根据沿线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沿线地下水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5、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根据现场调查及勘察报告,施工范围内未发现断层、滑坡、泥石流、危岩和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
施工区特殊性岩土主要为素填土。
素填土(Q4ml)局部分布场地内施工区,钻探揭露最大厚度左右。
6、地震根据地震烈度区划图,拟建道路沿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
三、施工便道的布置本工程为新建线路,线路从金通大道作为起点经过水田、鱼塘、菜地、园林绿化、下穿6号线轨道交通、跨越河道、工程沿线左侧有一条现有的渝武高速公路,开工前须对一条天然气管进行保护或迁移,才能满足施工要求。
必须先修筑施工便道,才能保证路基换填及高架桥的施工。
拟建施工便道沿线分布有大量不均匀地表水系,主要为水田、鱼塘、菜地、园林绿化、山坡上的地表水。
主要分布于K0+140-K0+180、K0+240-K0+400、K1+900-K2+040等处,水深受降雨、山坡地表水及轨道遂道内排水的影响,一般约为-米,沟底浮泥较厚。
我司根据设计施工图,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计划需要修筑三条施工便道,以确保本工程施工车辆及其它车辆通行,需修筑纵向交通便道,确保交通畅通。
其三条施工便道的布置如下:1、从金通大道(道路K0+000起点)至1号高架桥处修筑一条7米宽,长约450米的施工便道,挖方约2521m3,需要借土回填约17085m3,最大纵坡为%,全线共设3个平曲线。
2、从横六路(道路K2+064终点)至K1+600处修筑一条7米宽,长约600米经九曲河公园内道路、跨越九曲河的施工便道,挖方约3500m3,需要借土回填约33000m3,最大纵坡为%,全线共设3个平曲线。
3、为了保证K0+520--K1+740段道路路基施工,暂计划在金通大道(九曲河地铁车站附近)设置一条7米宽,长约900米的施工便道至K1+200处。
跨越九曲河的施工便道,宽度为10米,在两端做成一字形的重力式挡墙,埋设3根ф2000的混凝土涵管,基底采用200mm厚C20素混凝土浇筑,并从基底至混凝土涵管上200mm全部采用C25素混凝土包封。
再用土石方回填碾压、密实、平整后,再采用机械摊铺300mm厚的片石层、50mm厚的泥结碎石及200mm厚的C20素混凝土面层并浇筑、密实、平整。
其具体做法详见附图。
其余施工便道先用挖掘机进行挖掘或借土回填碾压平整后,再采用机械摊铺300mm厚的片石层及100mm厚的泥结碎石面层并碾压平整。
第二章、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施工设计图及施工技术文件。
2、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施工现场实地踏勘、调查和了解的现场情况及有关资料。
3、施工组织总设计。
4、现行施工设计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14二、布置原则1、尽量少征用土地、坚持少破坏植被和不破坏植被的原则,保护好生态环境。
2、施工前把各方面手续落实到位,我保证我项目部顺利进行。
3、保持各主要道路和桥梁畅通,至1、2号高架桥的施工便道原则上不另外征地,在征地红线范围内沿左红线边修建,与现有道路交叉处设置平交道口。
4、满足施工车辆和施工机械交通要求:满足便道自身良好的稳定性,具有多台重车同时通行的承载能力,确保周边交通畅通和安全。
5、服务本项目建设及周边路网等地区建设。
6、经济合理性:在便道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从工期、材料、设备、人工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确定。
7、缩短工期:充分考虑现场实际的施工条件,最大限度地便于工程施工,缩短工期。
8、纵坡设置遵循随坡就势的原则,最大纵坡不超过8%,原则上路堤边坡坡比为1:,实际施工中坡比以边坡稳定为宜。
9、施工便道坚持“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便于维护”的原则。
第三章、施工部署及计划一、施工组织机构框架图二、主要人员及职责三、资源配置计划1、根据该工程的工程量、施工进度要求,拟定机械设备、仪器安排见下表进场机械设备、仪器一览表2、施工人员配备计划施工人员配备一览表四、施工进度计划施工便道的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安排,至1号高架桥施工便道的工期为:——;至2号高架施工便道的工期为:——;至K1+200处施工便道的工期为:——。
第四章方要施工技术方法一、施工工艺流程施工便道施工工艺流程图1、施工准备(1(2(3(4(5主要内容有:工程概况、施工顺序、技术标准、质量要点和安全文明施工等。
2、测量放样首先结合现场情况,合理选线,确定合理转弯半径。
然后测设便道中桩,并用木桩做好标记,测设每一个断面,将收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便道拉坡设计,在确定了合理的纵坡后,再根据断面数据进行现场放样,原地面联测设立控制桩并加以保护,便道方量根据原地面测量与最后成型测量以断面法计取。
3、清表及基础处理(1)、清表根据测设的中桩确定清理场地范围,做好场地清理,按规范清表厚度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的草皮和表土,清表厚度为30cm。
对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在施工前进行砍伐或移植及清除。
对于树径在10cm以上的树兜,采用人工大开挖的方式将树根清除干净。
如遇到一些无法开挖的钢筋混凝土构造物时,采用液压破碎机进行破除。
另外对于一些在便道设计范围内的民用建筑还未拆除时,应及时向上级或有关部门反映,并通知拆迁部门做好拆迁准备。
清除下来的垃圾、废料、树木及不适用回填材料的,堆弃外运至弃土场。
除此之外,对沿途遇到的电线杆和各种管道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处理。
(2)、基础处理本施工便道部分处于鱼塘、水田、低洼积水地段,为满足便道的承载力要求,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
根据设计要求对鱼塘基础处理采用抛石挤淤,水田及低洼积水地段等软弱土层采用换填。
抛石挤淤顶面高程需高出地下水位,抛石厚度不得小于3m,换填厚度不得小于2米,宽度大于路基坡脚,具体深度在抛石挤淤后或换填前现场开仓量取。
抛石挤淤施工方法:1)、施工中应安排好石料运行路线,专人指挥。
摊铺平整工作采用大型机械进行,个别不平处应配合人工用细块石和石屑找平。
2)、抛石采用挖掘机进行,方法为进占法。
首先由挖掘机在作业半径内均匀抛第一层毛石,完成后,挖掘机来回走动进行碾压,待块石沉入与基底齐平后,可进行第二层抛石。
完成后用同样方法进行碾压,若块石无明显沉降,可向前延伸进行下一段施工,若块石沉降量仍较大,则需再抛一层块石进行碾压,直至块石沉降量较小为止;3)、抛投应沿路中线向前抛填,再渐次向两侧扩展;4)、对周边隆起的淤泥应及时清理,用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5)、重型压路机对抛石处理段,碾压6-8遍后轮印不大于4mm,终止抛石。
4、路基填筑为满足大型运输车辆、工程机械等通行,便道路面修筑米宽。
便道纵坡不小于%。
路基大部分采用借土回填,局部利用挖方区填筑土填筑,路面用300mm厚片石+100mm泥结碎石便道填方边坡为1:。
路面采用1%的双坡排水,排水至路基两侧排水沟内。
(1)、路基分层填筑自卸汽车将符合填筑要求的填料运至填筑场地,选择适合的施工机械,将填料摊铺在路基的整个宽度上并大致平整,分层平行摊铺,每层松铺厚度为40cm。
同时要加强交通管制措施,确保交通顺畅。
(2)、压实填料摊铺后应及时碾压,防止下雨造成土石料分离或者含水量过高而影响压实效果,当填料含水量达不到要求时,可采用洒水或晾晒的方法进行调节。
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最大不宜超过4km/h,碾压无漏砂、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碾压遍数6-8遍,以压路机强振后无轮迹印为宜。
5、边坡修整原则上路堤边坡坡比为1:,实际施工中坡比以边坡稳定为宜,根据实际情况及设计边坡坡度用挖机对边坡进行修整,用挖机斗拍实。
6、排水设施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设置临时排水沟,排水沟排水进入周围原有水系。
7、路面施工便道路面采用300mm厚片石+100mm泥结碎石面层结构形式。
路面采用1%的双坡排水,排水至路基两侧排水沟内。
(1)、片石垫层施工:自卸汽车运进片石,推土机进行粗平,再用压路机进行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