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

目录[摘要] (I)一、前言 (1)二、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中美贸易收支历史及现状 (1)(一)人民币汇率政策制度历史与现状 (1)(二)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贸易收支影响历史与现状 (2)1.1980年以前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2)2.1980-1993年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3)3.1994-2005年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3)4.2005年7月至今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4)三、汇率与贸易相关理论 (4)(一)价格—现金自动调节理论 (4)(二)J曲线效应 (5)(三)麦金农汇率与贸易平衡理论 (6)四、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实证研究 (8)(一)模型选择与设定 (8)(二)平稳性检验 (12)(三)协整分析 (14)(四)误差修正模型 (15)(五)GRANGER因果检验 (16)(六)实证检验小结 (17)五、对策和建议 (18)(一)适应国际金融形势促进中美贸易 (18)(二)立足当前开发新贸易伙伴 (19)六、结束语 (20)[参考文献] (20)致谢语 (22)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

本文首先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和中美贸易收支的历史还有中美贸易收支现状。

使用实证方法对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的研究,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和中美贸易收支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标准协整方程的系数表明,人民币汇率对于中美的贸易收支影响是远远低于美国实际的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我们得出结论,中美贸易平衡的误差修正模型有一个轻微的曲线效果,而GRANGER检验表明,人民币汇率和中美贸易收支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结论进一步证明,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中美贸易收支失衡的问题。

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参考,包括适应国际金融形势促进中美贸易和高度重视中美贸易的同时,开发新的贸易伙伴。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中美贸易一、前言2005年,中央银行推出一种新的货币政策,人民币的汇率制度变得更加灵活,而不是一味地紧盯着美元不放。

在人民币升值的当天,汇率上升2.1%,1美元兑换人民币8.11元。

自此以后,人民币不断升值,在2006年5月,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跌破8点,两年之后的5月跌破7点。

因为受到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从该年的下半年起到2010年5月,人民币停止了升值的趋势。

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1美元兑换6.82元人民币的水平将近两年后,人民再次升值,在2010年年底,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继续下降,1美元兑换6.3009元人民币,这一水平基本稳定地保持到了2011年年底。

们注意到,在2006 - 2008年期间人民币汇率升值更快一些,但是中国的贸易顺差迅速增长的时期,在2006年,我国对美贸易是贸易顺差,顺差额为1700多亿美元,2007年我国对美贸易继续保持顺差,并呈上升趋势,顺差额达到了2600多亿美元,这一数额到了2008年更是上扬到了将近3000亿美元。

但以2008年为界,我国对美贸易顺差下降;在2006年和2008年之间中美贸易收支也逐步扩大,2009年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的时期,然后继续攀升。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中美贸易收支历史及现状(一)人民币汇率政策制度历史与现状我们可以讲人民币汇率制度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1980年,这一阶段的汇率形式比较单一。

这一段时期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对于人民币的汇率,国家有着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因为当时的市场化程度相当低,所以人民币的汇率变化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第二个阶段:1981-1993年,双重汇率阶段。

1978年12月,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的经济体制开始走上市场化轨道,为了鼓励出口,加上中国恢复了在1980年在IMF上的应有位置,在汇率上,我国从1981年1月1日开始实施双重汇率制度。

第三个阶段:1994-2005年,该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进入并轨时期。

在该阶段第一年,中国成功的对外汇的体制进行改革。

人民币汇率从过去的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并轨为单一汇率制度。

第四个阶段: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一直目前,人民币汇率以一篮子货币为参考,实施的是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的汇率制度变得更加灵活,而不是一味地紧盯着美元不放。

2005年的汇率改革和经济崛起不同,这次是在金融危机后重启汇率改革,此次汇率改革有着特定的背景,外部需求持续增长的势头正在逐步的减缓。

所以此次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对资源配置进行合理地引导和调节,推动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旨在将汇率制度重新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依然以一篮子货币为参考,在汇率上双向波动,并将浮动的空间保持在5‰。

(二)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贸易收支影响历史与现状1.1980年以前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汇率政策是要配合对外贸易限制的政策和外汇政策,实际上来说,这是一种独立、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

在1953-1972年间,这一段时间,在汇率方面,人民币是行动是紧盯美元的制度,因为此期的西方主要货币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控制之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人民币在汇率制度的执行上是比较严格的,一般是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这种水平一直保持到1971年12月,因为美元相对黄金贬值,人民币稍微升值,1美元兑换人民币2.27元。

在这一段时间,我国的对外贸易基本是在国家的统一计划之下安排的,外贸产品的价格由国建物价部门统一确定,外贸的盈亏情况则由国家的财政部门进行核算,因此,对于政府而言,人民币汇率只是在确定对外贸易事务结算时需要考虑和确定结算价格,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几乎没有调整的作用。

从1973年开始,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瓦解,货币出现浮动,美元贬值,相对之下,人民币开始出现持续升值,这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贸易失衡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总的来说,计划经济时期从建国后到1980年这段时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并不怎么明显。

特别是在1952年到1972年这段时间,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超过10年,而中国的进口和出口,起起落落,波动很大。

原因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在量上相对较少,而且和其他国家的交流特别是经济交流不多,汇率对外贸产生的影响,远远小于政治因素带来的影响。

2.1980-1993年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在1978年,我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改革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且建立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采用汇率贬值的方式刺激贸易出口,同时对出口进行补贴。

在该战略的影响下,从1980年开始,人民币汇率不断贬值。

中国和美国的双边贸易收支来说,中国向美国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9.83亿美元到1993年的169.77亿美元,进口额从1980年的38.3亿美元上升到1993年的106.3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24.06亿美元增长到1993年的276.09亿美元。

在这一时期,由于人民币的贬值,减少美中贸易逆差,以及首次出现在1993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贸易顺差达到63.44亿美元,自那以来,中国一直保持与美国的贸易顺差。

从贸易收支的角度,尽管人民币汇率一直都处在贬值通道,贸易收支波动非常大。

人民币的贬值刺激出口增长,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的国内需求非常强劲,我国的进口额以上升速度快于出口,而这也使得人民币的贬值对中美贸易收支的改善影响有限。

3.1994-2005年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我国在1994年1月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我国实现了汇率并轨,在这之后,人民币汇率调整为8.7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人民币贬值52.63%。

以1993 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为例,当年我国的出口贸易为逆差;但这一情况在2014年得到了扭转,当年的出口总额的增长幅度远超进口总额的增长幅度,进口总额达到了2366亿美元,增长了百分之二十,贸易顺差为53.9亿美元,自那以来对华贸易逆差在也没有出现。

而在中国和美国的贸易方面。

在这个阶段,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明显快于进口,这也使得中美贸易顺差越来越大。

2001年发生了9.11事件,美国经济收到了冲击,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放缓,导致盈余下降,但在着之后,中国和美国的贸易顺差开始上升。

因此,我们也没有办法找到中美贸易失衡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规律。

4.2005年7月至今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进入2005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汇率制度改革,从名义汇率上来看,人民币对于美元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以今年为例,两者之间的汇率突破了6.6, 1美元兑换人民币6.59元。

然而人民币的汇率升值并没有使得中国对外贸易的巨额顺差得到改善。

从多年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从美国的进口额增幅是相当缓慢的,与之相对的是出口额,多年来增长一直保持较快速度,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了我国对于美国的贸易顺差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以2010年我国对于美国的贸易顺差额为例,已经达到了1812.6亿美元。

2014年中国对于美国的进口额1240.2亿美元,中国对美的出口为4666.6亿美元,贸易顺差额为3426.3亿美元。

如前所述,我国在2005年实施新一轮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在不断的上升。

然而人民币汇率升值并没有使中国对外贸易的巨大差额得到改善。

从增长的幅度来看,我国从美国进口额增加幅度是缓慢的,恰恰相反地是出口,增长速度极快,使得中美之间的差额一直在扩大。

以2005年为例,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顺差额为1143.54亿美元;发展到2010年,两国之间的贸易顺差更是达到了1812.6亿美元。

中国对美国的进口额在2014年为1240.2亿美元, 贸易顺差3426.3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为4666.6亿美元,。

综上所述,我国新一轮的汇率改革,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渠道,中国的贸易顺差并没有相应地减少。

和汇率相比,影响中国出口的和贸易顺差是全球经济增长更加的明显,中国的出口和贸易顺差在经济危机之后减少了来证明这一点。

三、汇率与贸易相关理论(一)价格—现金自动调节理论该理论主要揭示的是价格和现金两者之间呈现的自动调节机制,在学界通常又被称之为“休漠机制”,因为该机制最早由休漠提出,休漠所处的时代是以黄金为本位的时代,国家主要使用黄金或者黄金可兑换纸币来作为供应市场的货币。

因此,休漠指出,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赤字的国家会使自己国家的黄金向国外流出,这样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减少,进而影响国内价格,促使价格降低,这样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就会进一步加大,推动出口量增加,贸易趋向了平衡,黄金会再次流入国内;反之,如果出现的是贸易顺差,那么黄金其他国家的黄金会流入国内,引起该国货币供应增加,价格上涨,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出口,贸易平衡也减少,黄金外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