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亚太线缆(AsiaPacificCable)是一家致力于:网络综合布线、计算机电缆、屏蔽控制电缆、光纤光缆、电力电缆、通讯产品等研发、生产、销售的科技公司,并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公司,是全球知名品牌,总部位于北美,通过其运营子公司在亚太地区从事通讯电缆、电力电缆及漆包线等产品的制造与分销,营运范围主要分布于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大陆。
其客户群包括:政府机关、国家电网、系统集成商、通信运营商和跨国企业,服务亚太地区电力基础设施,光电通信设施等为用户提供完善的产品和服务。
凭借着“科技至上、品质至上,团队至上,服务至上”的理念,成为全球电缆通讯行业的领先品牌,并拥有实力雄厚的产品设计研发团队,系统方案解决团队,供应链管理团队以及市场营销团队。
亚太线缆为用户搭建稳定可靠的基础构架,帮助企业对未来市场的掌控,协助他们成功。
为促进世界经济互补性,改善世界经济贸易逆差的壁垒,鼓励货物流通、服务、资本、技术的融合。
致力于为全球经济信息化搭建平等互利的平台,为现代智慧城市,互联网带宽的提升与推进提供助力。
公司的目标追求品质可靠追求技术领先追求管理高效追求服务更好当今社会互联网发展迅速,随着带宽需求的提升,网络的保密性、安全性的要求就越来越迫切。
亚太屏蔽综合布线产品,在超五类、六类、超六类、七类的类型中。
特别是在线缆中,几乎囊括了所有类型的线缆。
●多层屏蔽的应用亚太布线—屏蔽应用解决方案为了达到理想的屏蔽效果,亚太线缆采用的6A类屏蔽双绞线为S/FTP双绞线,即每个线对都有铝箔屏蔽层,而在护套内又裹了一层铜丝网,利用铜、铝两种材料、丝网、金属箔两种结构组合形成了极强的抗电磁干扰效果,使线对之间的电磁干扰(NEXT等)和线对间电磁干扰(ANEXT)都得到了有效的抑制。
这一点在线对屏蔽双绞线的测试报告中得到了数据证明。
●先进的技术与成熟的应用亚太电线电缆公司是一家美资公司,通过其运营子公司在亚太地区从事通讯电缆、电力电缆及通信光缆等产品的制造与分销,营运范围主要分布于新加坡、泰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及中国台北和大陆地区。
亚太综合布线产品的屏蔽布线产品涵盖了当前流行的各个类别,从超5类(100MHz)、6类(250MHz)、6A类(500MHz)、7类(600MHz)到7A类(1000MHz)都有,在国际综合布线标准和最新国家综合布线标准中定义的单层铝箔总屏蔽(F/UTP)、单层铝箔线对屏蔽(U/FTP)、铝箔+丝网双重总屏蔽(SF/UTP)、铝箔线对屏蔽+丝网总屏蔽(S/FTP)这四大类屏蔽产品也样样齐全。
这就给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
为传输安全和企业切身利益出发,为客户提供超前完善的屏蔽系统产品和服务。
目录1. 概述 (6)2. 系统结构与配置 (9)2.1. 用户需求分析 (9)2.2. 结构化综合布线的设计标准及设计原则 (11)2.2.1. 设计标准 (11)2.2.2. 设计原则 (12)2.3.1. 系统总体设计 (12)2.3.2. 系统详细设计 (19)3. 系统功能 (44)3.1. 功能简介 (44)3.2. 系统操作方法 (44)4. 系统性能指标 (46)4.1. 概述 (46)4.2. 标准 (46)4.3. 被测线路的定义 (46)4.4. 测试指标及标准 (47)4.5. 测试仪器 (49)4.6. 测试仪器清单 (51)5. 系统材料总清单 (52)6. 系统要求 (53)6.1. 环境要求 (53)6.1.1. 照明 (53)6.1.2. 接地 (53)6.1.3. 设备间要求 (54)6.2. 注意事项 (55)6.2.2. 竣工文档 (56)7. 设计总结 (57)1. 概述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系统。
它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机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及设备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
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销售及方案设计、为运营商和集成商提供完善超前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于综合解决方案。
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器保护设备和支持硬件。
建筑物结构化综合布线网是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1.工作区(WORK AREA)子系统---由工作区内的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接电缆组成。
常用设备是计算机(PC,工作站,中端,打印机),电话,传真机等设备。
2.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由交叉连接、直接连接配线的(配线架)连接硬件等设备所组成。
实现配线管理,其设计很完善,使用颜色编码,很容易追踪和跳线,体积小比传统配线箱节省50%空间。
3.水平子系统(HRIZONTAL)---由每一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经水平布置一直到管理区的内侧配线架的线缆所组成。
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间(跳线架)的连接,常用三类和五类双绞线实现这种连接。
4.主干线(RISER; BACKBONE)子系统---由建筑物内所有的(垂直)干线多对数线缆组成,即多对数铜缆,同轴电缆和多模多芯光纤以及将此线缆连接到其他地方的相关支撑硬件所组成。
实现计算机设备、程控机PBX和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
常用通信介质是光纤,使系统传输率达到1000MB。
5.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由设备间的线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
实现布线系统与设备的连接,主要为配合不同设备有关的适配器。
6.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线缆延伸到建筑物群,实现楼宇之间布线,连接到另一些建筑物中的通讯设备和装置上,它由电缆、光缆和入楼处线缆上过流过压的电器保护设备等相关硬件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本身具有很高的兼容性,根据用户要求,本方案为开放式结构,能支持话音及多种计算机数据和图像传输系统。
系统能兼容话音、数据、图像的传输,并可与外部公用网络进行连接。
亚太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具体内容包括招标文件所覆盖的数据网络通讯,语音网络通讯系统的综合布线部分,将在可行性、屏蔽系统优势、和技术数据上加以全面阐释。
本方案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满足用户功能上的需求。
2.结构和性能上都留足余量和升级空间。
3.遵循业界先进标准。
4.本着结构合理,高效低成本的原则。
5.用户使用上和管理上的灵活性。
本篇亚太线缆着重讲解屏蔽系统在实际场景的重要性和优势分析。
非屏蔽电缆无法应用在高带宽网络下。
在传输特性方面,屏蔽系统和非屏蔽系统的双绞线之间是有差异的。
高带宽传输的最关键因素是克服“邻线对串扰(Alien crosstalk)”。
这种串扰不仅是线缆内部不同线对之间的串扰,而更多是从外界线缆吸收到的干扰信号,外界的干扰信号可以来自相邻线缆,或者有源设备。
与线缆内部串扰比较,这种串扰无法通过调节有源设备参数进行抵消,因为它与安装的不同情况相关,根本无法预测。
非屏蔽电缆是通过芯线的双绞来达到EMC性能,这意味着EMI首先被UTP电缆所接收,随后才被抵消。
但是,随着频率的提高,UTP的EMC性能将会下降。
经过测量发现,电缆双绞只能满足到30MHz的EMC性能,对于在更高的传输带宽情况之下,对于电磁干扰,只能通过屏蔽双绞线或光纤实现。
相对于UTP只能提供18Gbps的香农信道容量而言,FTP可以提供超过23Gbps;更好的10G性能余量意味着支持更多未来的网络应用,从而进一步降低系统的全寿命周期费用;优异的外部串扰性能,比UTP的串扰性能好上20dB;屏蔽的天然特性使得外部ANEXT的串扰被消除,从而无需进行现场测试,而对6A UTP 系统来说,Alien外部串扰的现场测试却是不可缺少的。
系统结构与配置1.1.用户需求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对网络的保密性、安全性的要求就越高。
越来越多的使用,应用广泛且性能稳定,布线施工方便便于管理等特点普遍应用在:证券、政府、军队、电信、机场、涉密等行业部门,因此网络系统必须具备最少的电磁辐射以及最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为了保证网络免受外界任何干扰源的干扰,同时防止中途信息被截取,由屏蔽的电缆和屏蔽的元器件所组成的屏蔽结构化布线系统将是最佳选择。
屏蔽布线系统是在普通非屏蔽布线系统的外面加上金属屏蔽层,利用金属屏蔽层的反射、吸收及趋肤效应实现防止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的功能。
屏蔽布线系统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它具有的很强的抵抗外界电磁干扰、射频干扰的能力;同时也能够防止内部传输信号向外界的能量辐射,具有很好的系统安全性。
●减少电磁环境的污染我们在讨论如何让网络的信号传输更加稳定、提高更高的网络带宽的时候,很少考虑到双绞线线缆自身也是高频电磁污染的来源。
办公环境日益增加的自动化办公设备,日益庞大的网络系统,我们的办公环境正在被电磁污染所侵害。
而屏蔽电缆的工作方式,将从根本来解决这个问题。
●信息的保密当EMI只是简单的影响一部分的网络用户的使用的时候,作为一个信息源,也许将会给某些犯罪活动提供机会。
因此,许多政府机关、军事或财政机关所安装的布线系统出于安全原因,必须进行必要的保护。
为了防止一些重要的电话被窃听或信息被窃取,所以在信息等级较高的场所,使用屏蔽电缆进行布线。
●提高网络的传输稳定由于屏蔽电缆从根本上杜绝了外界多线缆的干扰。
从而提高了数据在介质上的传输稳定。
从而保障了网络的稳定性。
●高带宽技术的应用在非屏蔽网络线路缺陷中,我们讨论过关于串扰对高带宽的影响。
屏蔽电缆在工作方式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IEEE 802.3 a标准中,综合布线系统6类布线系统在10G以太网中所支持的长度应不大于55m,但6A类和7类布线系统支持长度仍可达到100m。
●更加灵活的应用环境非屏蔽电缆由于自身的工作方式,易受到周围的环境影响,而屏蔽电缆则可减少在这方面的限制。
国家标准GB50311指出: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V/m 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进行防护;采用非屏蔽布线系统无法满足安装现场条件对缆线的间距要求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对于一个屏蔽布线系统,要体现其特点,在设计和施工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 屏蔽布线系统的功能体现需要做到所有连接硬件都使用屏蔽产品,包括:传输电缆、配线架、模块和跳线。
2. 屏蔽布线系统必须正确和良好接地,如果传输信道各连接元件的屏蔽层不连续或者接地不良,可能会比非屏蔽系统提供的传输性能更差。
1.2.结构化综合布线的设计标准及设计原则1.2.1.设计标准TIA / EIA 568A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TIA / EIA 568-B 商务建筑物综合布线标准TIA / EIA 569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路由标准TIA / EIA 570 北美住宅和小型商用通讯布线标准TIA / EIA 606 商用建筑电信基础设施管理规范TIA / EIA 607 屏蔽与接地规范EIA/TIA TSB-67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测试标准EIA/TIA TSB-72 集中光纤布线指导原则ANSI FDDI 美国国家标准:分布式光纤数据接口IEEE 802.3 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CSMA/CD接口方法IEEE 802.5 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令牌环接口方法NFPA 70 美国国家电力章程ISO\IEC 11801:2002 国际综合布线标准EN 50173 欧洲商务建筑物综合布线标准EMC 欧洲电磁兼容性标准YD/T926.1-2000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邮电部部颁行业标准)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79-85 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2-2000 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D/T926 1-2-1997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1.2.2.设计原则1)全部采用符合综合布线标准的产品项目中采用的所有产品均符合国际EIA/TIA 568 及国内布线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