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

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


考点突破
考点 3:熔化和沸腾的实验探究 7.(衡阳中考)(多选)如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 装置的功率不变),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C )
A.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 0℃。 B.熔化过程持续了 4min。 C.该物质在 AB 段的比热容比在 CD 段小。 D.该物质在 B、C 两点时温度、内能都相同。
【答案】A
巩固提升
1.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 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C 。图乙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 温度,冰的温度是 -2 ℃,水的温度是 88 ℃。
易错例析
易错点 2:学生往往会忽略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 【例 2】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内放入一装水的试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 慢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 A.一定不能沸腾 B.一定能沸腾 C.可能会沸腾 D.改用大火烧,试管中的水就能沸腾
考点突破
5.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 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 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 工作原理是( B )
A.液化放热 C.凝固放热
B.蒸发吸热 D.升华吸热
考点突破
6.使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 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象是( D )
巩固提升
,这是( B ) A.冰棒熔化后产生的小水滴。 B.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C.冰棒周围的空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 D.冰棒熔化后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考点突破
考点 1: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 1.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 是 乙 ,水的温度是 42 ℃。 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21℃。
考点突破
3.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异同点,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C ) A.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量程不相同。 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 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用力甩。
第二章 物态变化 复习课件
知识梳理 基础达标 技能强化
思维导图
易错例析
易错点 1:不能正确掌握温度计的读数
【例 1】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
是( )
A.-4℃
B.-6℃
C.6℃
D.16℃
【解析】出现错解的原因是没有看准温度计的示数是在零下,只看到在 10 以上而错读为 16℃。在读取温度计时,要注意从 0 开始,看准温度计的示 数是在零上还是零下,零上为“+”、零下为“-”。
易错例析
易错点 3:不能正确理解“白气”现象 【例 3】从冰箱里取出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壶嘴会喷 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滴 B.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解析】解答此题有两点要注意:(1)水蒸气是无色的,人的眼睛是根本看 不见的;(2)我们看到的“白气”其实就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它是由 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 【答案】C
巩固提升
2.李丽学习了水的沸腾知识后,按老师的要求课后做了“纸锅烧水”实验。 她将适量的水装入纸锅后,放到火上加热(没有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 一会儿水沸腾了,但纸锅并没有燃烧。针对上述现象,请回答: (1)水的沸腾是剧烈的 汽化 现象。 (2)纸锅没有燃烧,是因为水沸腾时仍要继续 吸 热,温度 不变 ,低于纸 的着火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考点突破
考点 2:物态变化 4.(长沙中考)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
他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汽化现 象。 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 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了小水 珠,小水珠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考点突破
8.(2020.广州中考)以下是关于相对湿度的资料。 ①若 1m3 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 8g,而实际容纳了 4g,则相对湿度为 50% 。 ②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 如图所示,其中一温度计的玻璃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 温度计的玻璃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下 表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
考点突破
(1)图中干球温度计示数为 16℃,湿球温度计示数为 14 ℃,从表中推算出 此时相对湿度是 80 %。 (2)根据表格归纳“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 3℃时,相对湿度与 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的关系。” 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 (3)简单解释为什么广州相对湿度大于 90%的日子,湿衣服很难晾干? 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
易错例析
【解析】本题出现错选的原因是忽略了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之一,认为到 达沸点就能沸腾。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因为水到达沸点 100℃(标准大气 压下)以后,还要继续吸热,但试管在一个盛着水的烧杯里,烧杯里的水最 多为 100℃,所以没有热传递发生,这样试管里的水也不能吸热了,所以不 能沸腾。
【答案】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