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是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科研项目拨款及医院投入的科研资金逐年增加,科研经费管理愈显重要。
作为医院管理和利用好科研经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稿子内容,要达到医院高效使用科研管理的效率目标就需要医院自身建立一套非常完善高校的费用管理办法,进而促进医院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管理制度滞后、不够完善医院的科研经费筹资渠道多,筹资面广,有纵向的,国家及省(部)、市等有关部门批准下达的专项科研资助经费;横向联合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类科技服务项目的科研经费;医院核拨的年度科研经费;以及从其他渠道取得的科研经费。
对于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使用办法也各不相同,对资金管理和核算的要求也有所差异。
现有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依然延续着传统科研管理模式,不仅办法过于笼统,还缺乏可操作性。
这给各单位的科研管理制度的制定出了一道难题,而相关单位并没有根据不同来源与性质的科研经费来制定相应的具有所属单位特色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同时对项目负责人的监管管理与奖惩机制这一方面还是很缺乏。
(二)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执行不严格如今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着诸多消极的现象,比如预算执行有着很大的差距,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预算绩效考核要求低等等。
首先,预算编制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有着一定的差距,是由于预算编制体系不完整,且缺乏科学的标准支出定额。
目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下方面: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执行偏差大、预算绩效考核不完善等。
要想使预算编制赶上精细化管理的脚步,制定并完善科学的支出定额标准是一条捷径。
如加大劳务费比例限度。
目前科研经费中允许用于人员费的支出比例较低,“重物轻人”的现象突出。
课题经费申报和评审中存在劳务费比例限制,这一规定难以全面真实地体现科技人员的智力投入。
其次,预算编制和会计核算科目不协调,科研人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预算编制往往没有财务人员参加,而项目负责人将重点放在技术方案以及课题研究上面,这样就使得项目预算的编报和实际情况不符,执行起来难度较大。
同时预算在内容上对费用没有进行合理的分类,缺乏可操作性。
然而从当下医院运作的情况来看,医院的科研经费没有根据发展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预算,从而使得相似项目或来年的科研经费无参考依据。
(三)科研经费会计核算不规范、不够细化当前的科研管理采用项目负责人审批制度,由项目负责人、科研部门以及财务部门三方共同负责监督管理可以使用的经费。
这三个方面所关注的重点不同,科研管理部门重视项目的申请,对经费的使用情况关心较少;财务部门注重账务核算以及收支的合理、合规性,对科研项目的运行缺乏了解。
在现阶段,医院的财务部门仅仅充当一个会计记账的角色,这对科研经费管理上是很大一块的医院浪费,应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作用积极参与到科研经费的管理上来。
由于未参与科研经费的管理,使得财务部门了解科研经费的明细只能通过项目实施相关人员进行费用报销的时候才知悉。
大多数医院在核算科研经费时,未设置明细科目,费用归集很笼统,很难满足现在科研经费管理的需求。
最后,当一个科研项目完成时,相关项目负责人填写的科研经费费用明细表数据比较随意,而使得科研数据失真。
(四)科研经费不能及时到位科研经费到位的不及时,影响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科研经费理论上应该早于科研工作开展的时间,但科研经费拨款普遍滞后,一般年初启动项目,年中甚至年末经费才到账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不仅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及工作效率,而且也给科研管理部门增加了许多工作量。
长此以往极大影响了科研工作进度,甚至可能发生预支其他科研经费的情况,极大的扰乱了正常的经费使用秩序,造成了二次违规。
(五)科研经费管理方法落后,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在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医院只注重开发高效的医学医疗系统,却很少投入精力和经费对科研经费管理信息技术的开发,使得医院对经费管理方法严重滞后。
目前科研管理有许多缺陷,比如部门人员少,然而在研项目却很多,再者缺乏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辅助,以致于只能粗放化管理,导致出现以下问题,侧重于对课题立项管理,科研项目成果管理,而对科研经费管理,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不太重视二、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对策通过对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缺陷我们由此可以分析,我们必须严格要求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并且积极研究出新一套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方案,同时转变管理理念,这样才能保证并有效运转科研经费,让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的提高。
当然,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就是使得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利益最大化。
为了这一目标的建立建设相关制度是前提,以财务预算为核心,以信息化技术为管理手段的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2.1国外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和特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科研经费管理的共同点。
大家都知道,对于科研经费管理的类型只要分为分散性管理和集中型管理。
而分散性管理是美国为代表,集中性管理是英国法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第一类管理模式主要特点有:一是不设立科研主管部门,但国家设立了统筹协调机构,专门负责科技规划、协调的指定等,及各相关部门按照分工职责和所辖领域分别完成国家科技管理事务,以统筹协调国家的科技和医疗资源;二是由不同的政府部门来执行财政科技预算。
三是:分步制很好的融合了不同部门对制定科技计划的分配问题,对执行计划等后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对重要的跨部门科技单独设立了科技统筹协调部门来进行管理与协调。
第二类管理模式主要特点包括:一是科技统筹协调部门进行国家科技战略、政策的制定和明确国家财政科研资源的重点分配方向时设有科研主管部门专门辅导;二是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大多数的科技计划的制定执行或协调执行。
并且,在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给予特殊照顾,在制度安排上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权。
以德国作为例子,受国家资助的非高校科研9个机构马普学会、弗劳恩霍夫协会、亥姆霍兹国家中心联合会等,在人事决策、建设施工、投资、财务4个方面可享有更多的自主权; 充分体现了德国联邦议院的《科学自由法》。
美国联邦科研机构为保证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自主权,经由理事会或委员会进行决策后通过设立了以理事会或委员会为核心的自我管理体制。
2.2国内科研经费的管理措施保证医院科研工作往健康方向顺利开展,要加强学校科研经费管理,明确其经济责任并有效使用科研经费,从而提高其效益,根据我国和自治区科研经费管理财务等方面的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管理科研经费。
在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和《国家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很好的促使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
科研经费的使用要用在刀刃上不可浪费使其利用率大幅提高但也要保持其可以正常开展才会使科研人员积极性有所提高帮我我校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一下有几点管理措施需要注意。
(一)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依法管理科研经费在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到按法律办事按章法做事,不可随意散漫,因为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所以我们要做到实行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
明确项目经费管理的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经费审批权限,建立审批制度,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盲目性、随意性;为了避免长期挂账,需要明确项目结题时间和结余经费分配比例及奖励办法,并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科研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活动,以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对项目关联负责人进行处罚。
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建立科研经费监督体系确立监督机制,具体要求如下:一是项目负责人需按要求向项目主管部门汇报在做项目的执行情况及预算执行情况,并自觉服从项目主管部门的检查的审计工作。
二是项目承担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保证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公开、公平,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二)强化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细化科研经费预算内容,编制项目预算时,科研和财务部门应协助项目负责人共同编制预算,预算编制不仅要掌握国家的有关规定,还要对开展项目研究拟做的各种工作和支出标准做细致的评估和测算,使预算既适应研究工作的需要,又符合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这样既可以保证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又增加可操作性。
在科研项目立项申报时,科研经费支出预算要合理合适的计算出,并且给出预算的编制机制,同时对于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科研项目要严厉把关不立项。
科研项目一旦立项后,项目负责人要与科研部门签订协议书,严格按预算支出经费,建立健全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从项目申报和结题全方位严格把关,确保科研经费发挥最优的经济效益。
(三)规范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创新科研经费管理手段医院的科研项目根据经费来源不同一般分为纵向科研项目、横向科研项目和院内科研项目三类。
随着形势的转变,原会计制度对于各类科研经费的核算规定存在潜在问题,即各医院使用的会计科目不一,导致有关部门统计及对比医院科研经费时困难重重。
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完善相关文件或制定新的会计制度,使科研会计制度克服问题达到统一性和可操作性,给管理部门及科研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数据,可帮助各医院加强对科研财务进行有效率的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更明确的设定好会计科目的核算及各收入来源、支出内容的总账和明细,做好对财务的监督及管理制度。
这无疑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现有的会计电算化已经难以满足这些要求,需要研发科研经费管理系统,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四)加强科研经费各环节的管理控制活动,确保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贯彻执行1、在课题申报环节,重点保证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医院科研经费的配套方法需要医院朝着国家科技发展的方向来切实制定,此方法应该紧紧以符合医院科研发展方向为中心。
这就要求科研经费专职人员全力配合项目组对各环节使用经费数额的测算以及对各科研情况的充分了解,以单位制度为根据来确定国家经费和单位配制的比例,来得到具有科学性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项下的各类支出额度。
2、在课题经费使用环节,重点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的流程管理项目负责人应按照规范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流程使用经费,经费使用时,首先由使用人填写申请单,科研部门负责对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审核,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来源审核,经项目负责人或院领导签批后执行;在科研项目产生的报销账目时,财务人员要根据报销人员给出的消费单据详细核查后确认相关领导人签字才给予批复报销。
3、在科研经费使用中控制预算的执行率科研管理部门要针对预算偏差提出合理的调整方案,确需调整的科研项目应按规定报上级部门审批。
对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组织项目负责人和财务部门沟通协商,并形成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使得项目经费预算执行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