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公司法重点归纳,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自考公司法重点归纳,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自考公司法重点归纳,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一、课程性质。

《公司法》是商法学科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商法学的分支学科。

公司是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形式,也是资本和人力资源有效利用的组织形式。

公司法学从法律的角度研究公司如何设立、如何组织与管理、如何规范运行的科学。

学习公司法,可以使我们学会掌握公司组织的规律;学会运用法律,指导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学会对公司依法进行管理,让公司组织最大限度地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配套教材。

《公司法》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顾耕耘主编,2008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三、教材重点章本课程总论中的第一章、第三章至第六章、第十章、第十一章,分论中的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和第十八章为重点章,其他章节中的有关内容也是本课程的重点所在。

四、学习方法1.通读教材,划出重点。

在通读教材之前,要先大体了解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等方面的概况和特点。

阅读过程中,应根据考试大纲中每章“学习目的和要求”以及“考核目标与具体要求”逐章逐节进行。

凡是考试大纲中要求识记的知识点,需要领会和应用的重点、难点问题,都应在教材中划出,这样才能针对重、难点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逐一理解,强化记忆。

对大纲中需要识记、领会、应用的内容,要逐一阅读、思考。

涉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要对照法律、法规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理解。

涉及有关的理论问题要前后文对照起来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阅读时不能只注重速度,不注重学习的效果。

对于重、难点知识可以多看几遍,加深印象。

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熟记基本概念的定义;熟记需领会及应用问题的要点。

凡需熟记的内容,要反复回顾,不能一背了之。

在考前,可以对该重点内容再进行突击强化记忆。

3.认真做题,查漏补缺。

同步训练对教材的每章的重、难点都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一些关键的法条,同时配以练习题。

考生在阅读教材的同时,还要认真做好每一道题,不但要知道其然更要知道其所以然,考试时才能举一反三。

并且通过做练习题,也可以自测自己掌握的程度如何,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尤其是还没掌握的内容要及时加紧时间补上。

4.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在学习和理解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联系公司制度发展的实际,充分考虑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和程序。

通过对实际的了解,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名词解释题1.1.公司1.2.自然人企业1.3.合伙企业1.4.集体企业1.5.独资公司2.1.现代企业制度3.1.公司设立3.2.自由设立主义3.3.特许主义3.4.核准主义3.5.准则主义3.6.严格准则主义3.7.发起设立3.8.募集设立3.9.有限责任公司3.10.股份有限公司4.1.公司资产4.2.公司净资产4.3.注册资本4.4.催缴资本4.5.实物4.6.公司增资4.7.公司增资5.1.股权5.2.原始取得5.3.继受取得5.4.善意取得5.5.表决回避制度5.6.累积投票制5.7.代理权的招揽5.8.控股股东5.9.股权诉权5.10。

直接诉讼5.11.派生诉讼6.1.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6.2.忠实义务6.3.侵占公司财产6.4.公司秘密6.5.商业受贿罪6.6.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6.7.职务侵占罪7.1.公司债7.2.可转换公司债7.3.公司债的转让8.1.公司财务制度8.2.公司会计制度8.3.公积金8.4.法定公积金8.5.现金股利8.6.股票股利9.1.公司形式变更9.2.公司合并9.3.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9.4.公司分立10.1.正常清算10.2.破产清算10.3.任意清算10.4.法定清算10.5.普通清算10.6.特别清算10.7.强制清算11.1.公司破产11.2.破产界限11.3.破产管理人11.4.破产债权11.5.破产财产11.6.破产法上的重整12.1.有限责任公司12.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12.3.累积投票制12.4.增资12.5.减资12.6.一人有限公司13.1.国有独资公司14.1.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14.2.合资有限公司协议14.3.合资有限公司合同14.4.合资有限公司章程15.1.股份有限公司15.2.发起人15.3.股份15.4.股票15.5.普通股15.6.优先股15.7.人民币特种股15.8.股份发行15.9.特别决议15.10.独立董事15.11.上市公司15.12.股票上市的终止16.1.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16.2.境内上市外资股16.3.境外直接上市16.4.境外间接上市16.5.买壳上市16.6.造壳上市16.7.存托凭证16.8.红筹股16.9.H股17.1.外国公司17.2.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17.3.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17.4.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撤销17.5.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清算18.1.关联关系18.2.公司集团18.3.纯粹控股型公司集团18.4.混合控股型公司集团18.5.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简答题1.1.简述公司法的精髓。

1.2.简述公司与自然人企业的区别。

1.3.简述公司与合伙企业的区别。

1.4.简述公司与企业集团的区别。

1.5.简述公司的基本原则。

.1.6.简述公司法与民法的关系。

1.7.简述公司法与破产法的关系。

1.8.简述公司法与企业法的关系。

2.1.简述1948年以来英国公司立法呈现的特点。

2.2.简述法国公司法在内容上的特色。

2.3.简述德国公司法对世界的重要贡献。

2.4.简述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主要内容。

3.1.简述公司设立与公司成立的区别。

3.2.简述公司发起人的资格。

3.3.简述我国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资格。

3.4.简述公司发起人的责任。

3.5.简述公司章程的任意记载事项。

4.1.简述公司资本与公司资产的区别。

4.2.简述公司资本与公司发行资本的区别。

4.3.简述公司资本与实缴资本的区别。

4.4.简述公司资本的具体构成形式多种多样的原因。

4.5.简述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须遵循的规定。

4.6.简述公司减资的法定程序。

5.1.简述股东资格的丧失。

5.2.简述股东义务。

5.3.简述异议股份回购请求权。

5.4.简述无限制进行代理权招揽的副作用。

5.5.简述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主要功能。

5.6。

简述直接诉讼与派生诉讼的区别。

5.7.简述股东诉讼的具体类型。

6.1.简述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

6.2.简述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限制自我交易义务。

6.3.简述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的区别。

6.4.简述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承担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6.5.简述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责任内容。

7.1.简述公司债与一般借贷之债的区别。

7.2.公司债与公司股份的区别。

7.3.简述公司债发行的积极条件。

7.4.简述公司债发行的消极条件。

8.1.简述建立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法律意义。

8.2.简述公积金的用途。

8.3.简述公司分配的形式。

8.4.简述违法分配的法律责任。

9.1.简述公司分立的法律特征。

9.2.简述公司分立的形式。

9.3.简述公司形式变更的特点。

9.4.简述公司形式变更的法律后果。

10.1.简述清算组成员的选任方式。

10.2.简述普通清算组的职权。

10.3.简述特别清算的条件。

11.1.简述公司破产的法律特征。

11.2.简述破产法的基本原则。

11.3.简述破产管理人的权利与义务。

11.4.简述破产撤销权的概念及其行使情形。

12.1.简述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程序。

12.2.简述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丧失的情形。

12.3.简述我国《公司法》关于出资人违反出资义务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12.4.简述我国《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组成的相关规定。

12.5.简述《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出资的规定。

12.6.简述一人有限公司的特点。

13.1.简述国有独资公司的特点。

13.2.简述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职权的特点。

14.1.简述合资有限公司的法律特征。

14.2.简述合资有限公司设立的审批制度及允许范围。

14.3.简述没立合资有限公司的条件。

14.4.简述中外合资有限公司组织机构的特点。

14.5.简述合资有限公司董事会的会议的召集和议事规则。

14.6.简述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股权的规则。

15.1.简述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特征。

15.2.简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

15.3.简述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程序。

15.4.简述股票的特征。

15.5.简述我国《公司法》对股份转让的限制。

15.6.简述公司可以收购自身股份的情况。

15.7.简述股份有限公司经理的职权。

15.8.简述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5.9.简述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

16.1.简述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

16.2.简述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的作用。

17.1.外国公司的法律特征。

17.2.简述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特征。

17.3.简述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的条件。

17.4.简述外国公司分支机构被撤销的几种情形。

18.1.简述公司集团的法律特征。

18.2.简述子公司利益的保护途径。

18.3.简述保护子公司少数股东利益的主要规定。

论述题1.1.论述我国公司法的基本结构。

2.1.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司立法的发展。

3.1.试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申请和核准。

4.1.试述我国的公司资本制度。

5.1.试论股东资格的限制。

6.1.试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股东以及第三人所负责任。

7.1.试论我国《证券法》关于公司债发行的积极条件的特点。

8.1.试论公司分配的原则。

9.1.论述《公司法》对公司合并与分立时异议股东的保护制度。

9.2.试论公司形式变更的功能。

10.1.简述公司解散和公司清算的关系。

10.2.试论公司清算和破产清算的区别。

11.1.试论破产财产分配的顺位。

11.2.试论能够用于追加分配的财产的范围。

12.1.试论我《公司法》对一人有限公司的规制。

17.1.论述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条件和程序。

18.1.试论述对母子公司关系的法律规制。

18.2.试论述对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