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作业检查制度对各科作业的布置与评改情况的检查是教学常规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布置和批改作业是检查和巩固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
教师对课内外作业的布置,既要具有科学性,又要有周密的计划,通过练习让学生既能熟练掌握复习巩固课堂学过的知识点,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不致于加重学生负担,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其基本要求是做到“四精四有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评,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一、作业布置1、各科基本作业有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
2、作业要精选,作业量要适当。
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分层次的要求。
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
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3、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
要指导学生做作业实行“四先四后”,即先复习后作业,先审题后解题,先思考后动笔,先解题后验证或检查。
要教育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按照本学科的规范要求来书写或解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二、作业批改1、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
各科作业要尽快批改,应在下一堂课前批改完毕,并发给学生,教师要做作业讲评。
作业批改要认真,无科学性错误,字迹端正、规范。
作文要全收全批,有眉批有总批,书面作业除一般的全批改外,特殊的可以面批。
2、批改作业一律用红笔,字迹要端正,书写要清楚,批语要简明,批改符号要统一。
各种作业批改一律采用等级制,即甲、乙、丙、丁。
评价等次的一般标准:甲:作业内容全部正确,书写符合要求(端正、整洁、美观)。
乙:作业内容略有小错,书写较好,基本符合要求。
丙:少数作业有大错,书写一般,或作业内容无大错但小错较多,不够整洁、端正。
丁:作业内容错误较多,书写马虎、潦草、不合格式要求。
3、对优秀作业和有进步的作业,要适当写表扬或鼓励的评价语;对作业中出现的普遍性、典型性错误必须在全班及时分析、讲评并要求学生及时订正;对有困难的学生应个别指导。
评语中应多鼓励,不能出现伤害学生的语言。
严禁以罚做作业的形式变相体罚学生。
4、教育学生按时按要求独立完成作业。
作业本封面上写明校名、年级(班级)、学生姓名。
封面和封底都要保持整洁。
要求学生作业格式规范,书写字迹端正、清楚、整齐、清洁、大小适中,努力做到整洁美观。
5、对学生的作业本做到放置整齐,封面整洁,四角平整,用完后妥善保管,以备检查。
6、要求学生独立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不抄袭,做完后仔细检查。
对不完成作业或作业马虎的学生,要分析原因,通过教育、辅导让其重做。
7、每次作业批改时要有批改记录,重点记录、分析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学习困难学生的作业情况,并加强指导。
三、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1、学校每月底对各科作业的布置与评改情况集中检查一次,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按百分制量化打分。
2、布置作业可根据学生的基础分必作题、选做题、思考题三个层次。
3、每学期作业次数:作文8次,周记8次、语文、数学不少于60次、英语不少于30次、科学、品德与社会、美术不少于16次。
其他作业项目不分次数。
4、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满分100分)(1)实交作业本数。
(缺一本扣1分)(2)布置作业次数。
(少一次扣2分,作文少一次扣5分)(3)学生纠错情况。
(一人次扣1分)(4)错批错改。
(发现一处扣1分)(5)学生作业潦草、格式不合要求。
(一人次扣1分)(6)作业本无封皮、封面乱涂乱写。
(每本扣1分)(7)作业本整本不足10张。
(每本扣1分)(8)教师批改日期不清楚或无批改日期。
(每次扣1分)四、检查形式1、教导处每月检查1次,检查形式分为按年级检查和按学科检查两种。
2、学管会每学期检查两次,第一次不定时,检查形式、检查学科不确定,第二次在期末,检查形式分为按年级检查和按学科检查两种。
五、各学科作业统一要求1、每学期安排学生书面作业周数:除去期中1周、期末考试2周,其他时间都要安排作业。
作业布置要适当适量,选题精要典型。
2、严格要求学生保质、保量、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特别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养成细心审题、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要培养学生改错订正作业的好习惯。
3、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做到符号清楚,字体端正,批语准确。
作业错误要指出,要有一定量的批语,批语要多鼓励学生,多教给方法,启发学生自行改正。
4、作业批改要对出现的问题分为个别问题和普遍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要对作业做得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5、学校建立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检查制度。
由教导处检查、抽查。
6、各科的书面作业包括课堂作业、《配套练习册》、作文、周记等。
7、课堂作业都是当天按时批改,通过讲解再集体订正;家庭作业是次日批改,一般情况由老师批阅,问题多的利用课堂进行讲解,并进行订正。
附:各学科作业布置及批改规定:语文一、作业项目:一年级:①抄写本(汉语拼音簿、三线田字簿、田字簿)②习字册(铅笔)③写话(使用方格本,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二年级:①抄写本(三线田字簿、田字簿)②习字册(铅笔)③写话(使用方格本)中高年级:①课堂作业②周记③作文④配套练习册二、作业布置及要求:以上作业要及时批改,全批全改,无思想性、知识性错误。
教师一律用红笔批改,字迹要端正,书写要清楚,批语要简明,批改符号要统一。
1、课堂作业和配套练习册:每课1~3次作业,作业量适中,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教师亲自批改,批改要及时。
等级(甲、乙、丙、丁)书写在课题的右方或本次作业的右下方,写明批阅时间。
2、拼音及字词抄写(1-2年级)每次作业首行居中写上课题。
每课1~2次作业,适量布置,每个生字、词语抄写不得超过5遍。
拼音抄写在汉语拼音簿上,生字抄写在三线田字簿上,词语抄写在田字簿上。
等级(甲、乙、丙、丁)书写在每次作业的右下方,并写明批阅时间。
做第二次作业时,要与上一次作业之间有适度空行(三行或另起一页)。
3、写话(1-2年级)使用方格本。
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
每学期不少于16次。
每次写话练习时要求在首行中间写上序号(如:一、二、三……),第二行空两格书写写话作业。
从第二次写话作业开始,要与上一次写话作业之间有适度空行(三行或另起一页)。
写话作业批改要求:(1)指出错别字、语病等,并要求学生改正。
(2)按优、良、合格评定等级,不出现不合格等级。
等级统一书写在每次写话作业序号的右方。
4、大作文(3-6年级)按照各单元“习作”练习要求,系统有序地进行习作训练。
作文本第一页书写目录,第二页开始书写作文。
每次作文时要在首行中间写上作文题目。
从第二次作文开始,要与上一次作文之间有适度空行(三行或另起一页)。
大作文批改要求:(1)要在下一篇作文布置以前批改完毕,没批好的作文不与学生见面。
(2)对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等要圈出;(3)每篇批改要有总批,评语空两格开始写,字迹端正,每字占一格(包括标点)。
(4)按甲、乙、丙评定等级,不出现“丁”等级。
等级统一书写在每次习作题目的右方。
(5)详批要有眉批和总批,评语要具体,有针对性、指导性、激励性。
5、周记(3-6年级)在首行中间写题目;从第二次作文开始,要与上一次作文之间有适度空行(三行或另起一页)。
批改要求:(1)要在下一篇周记布置以前批改完毕,没批好的作文不与学生见面。
(2)对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等要圈出;(3)按甲、乙、丙评定等级,不出现“丁”等级。
等级统一书写在每次习作序号和题目的右方。
(4)教师也可有感而发,写上一些有针对性、指导性、激励性的评语,并写明批阅时间。
字迹要端正。
数学一、作业项目:①课堂作业②配套练习册③家庭作业二、作业布置及要求:数学作业要将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
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设计的应用类题目应切合实际,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进解决问题的信心。
所有书面作业均要求学生字迹工整美观,大小适中,约占横线格的2/3,靠底线书写,并注意作业本的整洁。
课堂作业本及配套练习册要及时批改,要全批全改,等级(甲、乙、丙、丁)书写在课题的右方或本次作业的右下方,写明批阅时间。
错题不能在原处订正,教师在本次作业左下方写上“订正”两字,学生在下面订正。
家庭作业,有布置,有批改,批改要及时。
每次20—30分钟以内。
英语作业项目及要求:①课堂作业:一、二年级及三年级上学期主要是听力练习,原则上不布置书面作业;三年级下学期、四、五、六年级每模块3~5次,主要是巩固课本基础知识和进行每模块的检测。
②抄写本:各模块作业一般分三次完成(单词和词组一次,句子分成两次)。
批改符号大小适中,等次A、B、C、D书写在每次作业的右下方。
③配套练习册:要求全批全改。
品德与社会一、课堂作业:每篇课文学习后面,教师要设计一定量的练习或思考题,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并及时批阅。
要让学生在情理交融之中,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比较明白道理、辨明是非。
引导学生根据是非标准设计正确行为。
二、课外作业:1、可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前调查活动;2、直接落实行为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3、丰富教学内容开阔视野的活动;4、综合性的复习巩固活动。
科学科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爱好及勇于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依据科学学科的特点,作业一般当堂完成。
课内要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获取新知,并作好实验记录。
开展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并弄清相关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美术1、要突出重点、难点。
每节课的作品布置都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并从具体情况出发,按照课时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作业要求,从而使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及时得到练习和巩固。
2、要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
要求不宜太高,要让学生体会到完成美术作业是一种娱乐而不是一个负担。
3、布置作业要体现创造性。
要能充分表现儿童的内心思想、世界,饱满而大胆,表现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色彩要丰富,体现儿童个性。
4、有统一的作业本,还可用规定规格的纸张。
每次作业后要适量保存部分典型的学生作品(精选2-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