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第9章 货币和金融体系)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第9章 货币和金融体系)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第9章货币和金融体系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现代金融系统1.金融、金融系统、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金融与金融系统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是指经济主体以消费或投资为目的从其他代理人那里借入或者贷出资金的过程。

金融系统是指有关资金的流动、集中和分配的一个体系。

它是由连接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的一系列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体,所有与金融相关的活动都发生在金融系统中。

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机构称为金融中介。

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是商业银行,它从居民户或其他组织那里吸收存款资金,然后将它们贷给需要资金的企业和其他居民户。

其他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和共同基金等。

金融市场是指货币的借贷、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的买卖等融资活动的场所。

借贷行为经由各种金融中介发生在金融市场上。

金融市场同其他市场一样,只不过它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股票和债券等金融工具。

重要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

2.金融系统的功能金融系统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部门,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在不同时间、部门和地区间转移资源;第二,控制风险;第三,根据单个储蓄者或投资者的需求吸收和发放资金;第四,充当票据交换所。

3.金融资产的类别金融资产主要由以货币衡量的资产和有价证券(其价值代表的是所占有的实体资产的价值)组成。

金融资产的主要形式有:(1)货币。

(2)储蓄账户,指在银行的存款,通常由政府担保,有固定的本金价值,其利率由短期市场利率决定。

(3)信贷市场工具,由政府或私人机构以美元为单位发行的证券。

联邦政府债券被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

其他的信贷市场工具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包括公司抵押贷款、公司证券和垃圾债券。

(4)普通股(一种股票权益)是指对企业的所有权,它们从公司的净利润中获取红利。

公开交易的股权(或称普通股)由股票市场定价,非公司股权体现的是合伙制企业、农场和小企业的价值。

(5)货币市场基金和共同基金是一种基金,它拥有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的短期资产或股权,然后被细分成若干部分,以便小型投资者购买。

(6)养老金是指人们对公司或养老金计划所持资产的所有权。

在工作期间由员工和公司共同建立这笔基金,在员工退休后以养老金的形式发给员工。

(7)金融衍生产品(属于信贷金融工具)是新形式的金融工具,它们的价值依附或衍生于其他资产的价值。

一个重要的例子是股票期权,其价值依附于它的基准股票。

二、货币的各种特殊形态1.货币简史货币是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充当交易媒介的任何一种东西。

(1)以物易物以物易物就是用商品交换其他商品。

与以物易物相对应的是通过使用货币进行交换。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不再直接用一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

相反,他们通过出售商品获得货币,然后再用货币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商品。

(2)商品货币在人类历史上,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最初是以商品形式出现的。

许多不同的商品在不同时期都曾被当作货币使用。

到19世纪,商品货币几乎全部局限于金银这样的金属。

这些形式的货币具有内在价值,即本身具有使用价值。

由于货币有内在价值,政府就没有必要再去保证它的价值;货币的数量也可以通过市场对金银的供求来确定。

不过金属货币也有缺点,一是需要动用稀缺资源来从地下开采它,二是会仅仅由于偶然发现矿藏而突然变得丰富起来。

(3)现代货币商品货币时代已经让位于纸币时代。

人们需要货币并不是因为货币本身,而是因为它可以买到的东西。

纸币的普遍使用是因为它是一种方便的交易媒介。

纸币容易携带和储存。

依靠细心雕凿的底版,能够防止伪造纸币,从而保证了它的价值。

私人不能合法地制造货币,因而纸币是稀缺的东西。

供给上的这种限制条件使得纸币具有价值。

它可以购买物品。

只要人们能够使用纸币支付他们的账单,只要它被接受为一种支付手段,它就起到了货币的功能。

现在大多数货币是银行货币,储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

许多用现金支付的商品与服务都可以使用支票。

2.货币供给的构成(1)狭义货币狭义(交易)货币,或称为1M ,是一个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重要货币指标,它包括各种实际用于交易的货币。

具体而言,1M 主要包括:①硬币:1M 包括所有未被银行持有的硬币。

②纸币:纸币是更重要的货币。

硬币和纸币是法定清偿手段,所有公共的或私人的债务都必须接受它作为偿还手段。

③支票账户:交易货币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支票存款或银行货币。

这是指存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能够开支票的款项。

(2)广义货币广义货币2M 包括1M ,还包括银行储蓄存款和其他类似的可以替代交易货币的资产。

3.货币需求(1)货币的职能货币最主要的职能是充当交易媒介。

货币也可以作为核算单位,用来衡量物品的价值。

货币有时还被当作价值贮藏手段,使得价值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被保持。

与股票、房地产或黄金等有风险的资产相比,货币相对来讲没有风险。

(2)持有货币的成本货币的重要职能使人们宁愿付出代价也要保留现金或收益不高的支票账户。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是因持有货币而放弃的持有风险较大、流动性较低的资产或投资的利息。

(3)货币需求的两个原因①交易需求。

人们拥有狭义货币(1M )的主要原因是交易需求。

持有现金和支票存款的目的是购买商品和支付账单。

如果收入增加,人们所需购买的商品价值也就会增加,那么就需要有更多的货币用于交易,所以对货币的需求就增加了。

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容易受到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的影响。

如果其他资产利率相对于货币利率提高了,那么居民户和企业都愿意降低他们的货币持有量。

②资产需求。

人们有时候持有货币是把它当作一种资产或价值储存的手段。

不过,现代金融理论表明精心设计的投资组合中一般并不包括交易货币(1M ),因为有其他一些利率更高的资产(如政府证券)和1M 一样地安全。

用金融术语来说,狭义(交易)货币是一种“劣势”资产,因为其他资产同样安全且收益更高。

但是,以2M (如储蓄账户)形式保有资产也许是明智的,因为它们是高收益的安全资产。

三、银行与货币供给1.作为企业的银行银行货币和许多其他金融服务都是由金融中介提供的。

金融中介就是类似商业银行的一些金融机构,它们从一些人那里取得存款或资金,贷给另一些人。

比如,金融中介从居民户、厂商那里接受储蓄存款,然后再将这些资金贷给其他居民户和企业使用。

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有所不同,它们的资产更多是金融资产而非厂房和设备那样的实物资产。

最大的一类金融中介是商业银行。

它们控制着全国大部分支票账户或“支票存款”。

其他重要中介还包括储蓄银行、人寿保险公司、养老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

2.100%准备金银行和部分准备金银行具有100%准备金的银行体系对货币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因为它对货币供给没有影响。

而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使银行具备了创造货币的能力。

这就是说,银行能够将1美元的准备金变成数倍美元的存款。

3.法定准备金制度法定准备金制度要求所有的金融机构对存款保持一定的准备金。

准备金规定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支票存款和储蓄存款,而与手头实际需要的现金无关。

法定准备金的主要作用是使联储能够控制银行创造的支票存款的数量。

通过规定较高的法定准备金比率,联储就能较好地控制货币供应量。

4.存款的创造过程与货币供给乘数(1)存款创造过程中央银行决定整个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数量。

银行系统将这些准备金当做一种投入品,并将它们转变成更大数量的银行货币。

通货加上这些银行货币就是货币供应量1M ,这个过程称为银行存款的成倍扩张。

(2)货币供给乘数新支票存款与准备金增量之比叫做货币供给乘数。

货币供给乘数可用公式表示为:1==货币的变化量货币供给乘数准备金的变化量法定准备金比率货币供给乘数总结了银行创造货币的逻辑。

整个银行系统能够将最初增加的准备金变成多倍的新存款或者银行货币。

当准备金的流失使银行货币减少时,存款的创造过程也可以按相反的方向进行。

四、股票市场1.各种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资产具有不同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收益率(或利率)和风险。

收益率是指从一项有价证券中获得的全部货币收入(以占该时期最初价格的百分比来衡量)。

对于储蓄账户和短期债券来说,收益率就是利率。

对大多数其他资产来说,收益还包括由资本损益所带来的收入(如红利等),资本的损益即该项资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经济学家们用收益的标准差来衡量风险,这是一种离散测度。

考虑到收益和风险,个人投资者一般更偏好高收益率,但他们同时偏好低风险,因为他们是规避风险的。

这意味着必须要有更高的收益率才能吸引他们去投资那些风险更大的项目。

因此,从长期看,债券类的安全投资的收益率低于股票类的风险投资。

2.有效市场与随机游走(1)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是指从股票等证券的价格对信息反映的角度来看待市场有效性的一种理论。

它是金融证券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

20世纪50年代,有人试图借助计算机来寻找股票价格的变动规律,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股票价格的变化像醉汉一样“随机游走”,几乎没有任何规律可循。

理论界对此很快达成了共识:这种看似没有规律的现象,恰恰反映了一个功能良好、有效率的市场,它是投资者理性行为而不是非理性行为的结果。

由于每个投资者都在努力寻找各种信息以谋求最大收益,因而任何促使证券价格发生变动的新信息必将很快地反映到现行价格之中,从而使得基于新信息基础上的未来获利可能趋向于零。

有效市场理论是现代证券金融理论的基石,它表明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市场上持续赚取超额利润,并为衡量一个市场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健全证券市场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标准和思路。

(2)有效市场理论的依据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市场价格已经包含了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

依靠查看过去的信息或以往价格变化的模式来赚钱是不可能的。

股票的收益主要由它对于市场的相对风险来决定。

(3)随机游走有效市场理论解释了为什么股票价格的变动看起来如此没有规律。

价格会对新闻和意料之外的事情做出反应。

但是,人们无法预见那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因为它们有可能向任何一个方向变动,就像投掷硬币的结果或下个月的暴风雨。

由于股票价格会随着无规则事件的发生而变动,因此股票价格本身的变动也是无规则的,就像随机游走一样。

(4)有效市场理论的局限尽管有效市场观成为经济和商业的金融标准,也有人认为它过于简单,并有误导之嫌:①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机敏更精明。

有些人花很多钱搜集信息情报,以便将未来的不确定性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

这样他们就能够比别人赚到更多的利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