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的操作规
范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中药穴位贴敷的操作规范
贴药法是将药物贴敷于患者体表局部或穴位上的一种操作方法。
其剂型有膏贴、饼贴、药膜贴等。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贴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二、目标
1、遵医嘱协助治疗,缓解或消除各种疮疡疔肿、跌打损伤、慢性咳嗽、慢性腹泻等病症的临床症状。
2、达到活血化瘀、消肿定痛、行气消痞、提脓祛腐、避风护肉的目的。
三、禁忌证
皮肤过敏者慎用。
四、告知
1、局部敷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
2、对于不同的药物可能出现皮肤过敏现象。
3、不同药物的气味也将产生刺激。
五、物品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物、药碗、药勺、酒精、棉签、胶布、敷药贴。
六、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贴药部位,注意保暖。
3、清洁皮肤,将药贴贴于穴位处。
4、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元,安置舒适的体位。
5、整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字。
七、注意事项
1、贴药的时间一般视病情而定。
2、贴药后,如出现皮肤发红,起丘疹、水疱、瘙痒、糜烂时,停止用药,及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药贴不可去之过早,以防创面不慎受伤,再次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