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饲料厂作业指导书

饲料厂作业指导书

饲料厂作业指导书饲料生产工艺技术规程文件编号:受控状态:受控发放编号:修改码:01编制:孙士军批准:颁布日期:二零零六年八月十日实施日期:二零零六年月日目录虾、蟹料生产工艺流程图··························略畜禽料生产工艺流程图·····················略鱼料生产工艺流程图.............................略畜禽饲料生产工艺技术规程. (3)水产饲料生产工艺技术规程 (7)预混料生产程序及要点 (12)四、畜禽饲料生产工艺技术规程1.目的为了使畜禽饲料生产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所生产的产品达到一个最佳的加工目标,使得畜禽动物表现出其理想生产性能。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鸡、猪饲料的生产过程。

3.工艺技术要求3.1粉碎为了获得混合均匀的饲料单元,必须减少其原料的粒度以保证所有的饲料颗粒营养成分一致,饲料具有较高的转化率。

3.1.1粉碎粒度指标a)仔猪,育肥猪配合饲料粉碎细度99%,通过2.8mm编织筛,但不得有整粒谷物,1.4mm编织筛筛上物不得大于15%。

b)肉用仔鸡前期配合饲料粉碎细度99%,通过2.8mm编织筛,但不得有整粒谷物,1.4mm编织筛筛上物不得大于15%。

c)肉用仔鸡后期配合饲料粉碎细度99%,通过3.35mm编织筛,但不得有整粒谷物,1.7mm 编织筛筛上物不得大于15%。

d)产蛋鸡配合饲料全部通过4.0mm编织筛,但不得有整粒谷物,2.0mm编织筛筛上物不得大于15%。

e)哺乳母猪配合饲料粉碎成品细度99%,通过2.8mm编织筛,但不得有整粒谷物,1.4mm编织筛筛上物不得大于15%。

3.1.2粉碎筛片要求1)筛片质量要求2)筛片安装要求(详细见设备操作规程)3)筛片使用规格要求3.2小料配制3.2.1配料人员配料前,应使用法定检验工具,对称量设备进行校准,以保证称量的准确性。

3.2.2选择适宜的称量设备,以确保称量误差在工艺控制中,其感量不得大于20g。

3.2.3对于小于1.0kg的组分必须放大后再对其称量,称量时必须有二人在场,“一人称量,一人复核”,(称物名称、数量)避免错误发生,并应如实记录,以备追溯。

3.2.4配料人员应主动了解当天生产内容,并对中控开具的小料单进行复核(与中控核实当天生产内容,确认小料单准确性)。

3.2.5配制完毕的小料应及时标识。

3.3混合3.3.1 设备清理a)为了确保混合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饲料污染,工作人员应每周对混合机内壁、桨叶进行清理。

b)为了防止仓门漏料现象发生,应定期对出料门上粘附物进行清理,同时应关注汽缸工作状况。

3.3.2 性能测定a)为了使混合机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应定期对其测定。

b)混合均匀度,每月测定一次。

c)画出时间与混合均匀度曲线图,找出最佳混合时间。

d)混合时间3min以上,但不得超过10min。

e)混合均匀度小于10 %。

3.3.3 组分添加顺序a)量大的先加,量小的后加。

b)比重小的先加,比重大的后加。

c)干物质先加,潮湿原料后加。

d)干组分混合2min左右,再添加液体。

3.4液体添加3.4.1每周应对液体添加系统称量准确性进行校核,液体添加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

3.4.2每天工作前应对混合机液体喷嘴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如液体雾化状况不良,应及时查明原因处理。

同时应关注喷嘴角度,避免喷射到桨叶上。

3.4.3油脂添加量减少时(每批小于10kg),应适量减少油嘴数量或更换更细孔径油嘴3.5制粒3.5.1品质要求a)外观良好b)没有粉末c)没有裂痕d)长度均匀e)硬度适当3.5.2 调质温度:75℃±5(应根据水分、配方情况灵活调节)3.5.3 调质后水分:调质水分应控制在14%-16%之间。

3.5.4 调质前蒸汽压力,应调节在0.1-0.4 MPa之间,并确保疏水阀工作良好。

3.5.5 含谷物高的物料应采用低气压(0.1-0.25 MPa)大汽量。

蛋白质含量高物料应采用高气压(0.2-0.5MPa)有控制给汽量。

3.5.6制粒要点a)热敏性物料(如550-551)(1)对于奶粉、高糖类组分较大的物料在60℃时会产生焦化现象,因此该物料在制粒时调质器出口温度不得大于60℃(2)特别注意压辊与环模间隙,减少压辊滑动,避免摩擦发热。

(3)添加适当肋摩剂(4)关闭后道进汽阀,尽可能使用调质器前端蒸汽。

b)鸡料、常规猪料c)鸡料、猪料,由于小麦、玉米使用量较大,纤维含量相对较低,而鸡采食具有选择性,因此应采用高温度,低压力调质,以确保颗粒整齐,具有一定耐磨性。

d)如淀粉质量不高,颗粒成型较差,可适量添加一定量水分或采用较高压缩比环模。

e)使用低压蒸汽0.1-0.25 MPaf)尽可能提高喂料量3.6冷却、破碎3.6.1 冷却器的风量应调整到合适范围,通常中1.8m/sec,风速1.3-1.6m/sec。

夏季加大风量,冬季减小风量,含水高时加大风量,低时减少风量3.6.2 冷却器应运行正常。

料位器灵敏,冷却后料温不得高于室温5℃,如出现热料,应立即停机检查修复,并对料仓热料及时处理。

3.6.3 破碎辊两端距离应相等,两辊间隙应调整到待破碎料直径的2/3。

3.7筛分3.7.1 每周应对振动分级筛筛体做水平检查,及时调节悬挂钢丝、绳索长短来纠正,同时应加强对吊环、钢丝、支撑板检查,及时发现隐患,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3.7.2 每天应对筛网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及时更换修补。

3.7.3 筛网使用规格3.8成品包装3.8.1 成品物理指标a)颗粒色泽一致,颗粒整齐、表面光洁,无杂料。

b)浓缩料无明显大颗粒、气味、颜色稳定正常。

c)颗粒料含粉率小于5%,破碎料含粉小于10%3.8.2 缝包a)缝包线应距袋4-5cm,且平直无跳线现象出现。

b)标签应放盖袋口的前端且与袋口齐平,最多不得超出1cmc)标签正面与包装袋正面同向3.8.3 采用包装应于内存物、产品相符,且包装无污染、无破碎、图案鲜明3.8.4 标签应于产品相符且日期正确3.8.5 称量a)每天打包前应对自动打包称进行校准。

b)每打25次应抽检一次。

c)误差40kg±80g20kg±60g10kg±60gd)每批次不得产生偏差。

3.9颗粒规格五、水产饲料生产工艺技术规程1、目的为了使水产饲料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所生产的产品达到一个最佳的加工目标;使得淡、海水鱼、甲壳类动物表现出其理想生产性能。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虾、蟹、鱼料生产。

3、工艺技术要求3.1 粉碎为了获得混合均匀的饲料单元,必须减少其原料的粒度以保证所有的饲料营养成分一致,饲料具有较高的转化率,良好的物理性能以满足水产动物的生理特点及生活习性。

3.1.1粉碎粒度指标a)虾、蟹前期料:粉碎粒度全部过80目标准筛。

100目筛上物不得大于15%。

b)虾中后期料:粉碎粒度全部过60目标准筛。

80目筛上物不得大于20%。

c)蟹中后期:粉碎粒度全部过40目标准筛。

60目筛上物不得大于15%。

d)海水鱼:粉碎粒度全部过60目标准筛。

80目筛上物不得大于10%。

e)淡水鱼前期:粉碎粒度全部过30目标准筛。

40目筛上物不得大于20%。

f)淡水鱼中后期:粉碎粒度全部过20目标准筛。

40目筛上物不得大于30%。

g)泥鳅鱼料:粉碎粒度全部过30目标准筛。

40目筛上物不得大于10%。

3.1.2粉筛片要求a)筛片质量要求b)筛片安装要求(详细见设备操作规程)c)筛片使用规格要求1、一次粉碎2、二次粉碎3、微粉使用筛片不得大于1.0孔径4、超微粉a)虾、蟹前期料分级轮频率设定为50Hzb)虾蟹中后期分级轮频率设定为40Hz-45Hzc)海水鱼料分级轮频率设定为50Hzd)泥鳅鱼料分级轮频率设定为35-40Hz3.2小料配制3.2.1配料人员配料前,应使用法定检验工具,对称量设备进行校准,以保证称量的准确性。

3.2.2选择适宜的称量设备,以确保称量误差在工艺控制中,其感量不得大于20g。

3.2.3对于小于1.0kg的组分必须放大后再对其称量,称量时必须有二人在场,“一人称量,一人复核”,(称物名称、数量)避免错误发生,并应如实记录,以备追溯。

3.2.4配料人员应主动了解当天生产内容,并对中控开具的小料单进行复核(与中控核实当天生产内容,确认小料单准确性)。

3.2.5配制完毕的小料应及时标识。

3.2.6对于吸潮易变质结块物质(如粘合剂),应严格控制领用量,配前应对其稀释3.3混合3.3.1 设备清理a)为了确保混合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饲料污染,工作人员应每周对混合机内壁、桨叶进行清理。

b)为了防止仓门漏料现象发生,应定期对出料门上粘附物进行清理,同时应关注汽缸工作状况。

3.3.2性能测定a)为了使混合机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应定期对其测定。

b)混合均匀度,每月测定一次。

c)画出时间与混合均匀度曲线图,找出最佳混合时间。

d)混合时间3min以上,但不得超过10min。

e)混合均匀度小于10 %。

3.3.3 组分添加顺序a)量大的先加,量小的后加。

b)比重小的先加,比重大的后加。

c)干物质先加,潮湿原料后加。

d)干组分混合2min左右,再添加液体。

3.4 液体添加3.4.1每周应对液体添加系统称量准确性进行校核,液体添加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

3.4.2每天工作前应对混合机液体喷嘴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如液体雾化状况不良,应及时查明原因处理。

同时应关注喷嘴角度,避免喷射到桨叶上。

3.4.3油脂添加量减少时(每批小于10kg),应适量减少油嘴数量或更换更细孔径油嘴3.4.4加水a)虾、蟹料2%-5%b)鱼料2%-3%c)因根据天气、季节、配方变化灵活调整3.5 制粒3.5.1 品质要求a)外观良好b)没有粉末c)没有裂痕d)长度均匀e)色泽一致f)水中稳定性好3.5.2 调质温度:95℃±5℃(应根据原料水分变化灵活调节)3.5.3 调质水分:a)虾、蟹、泥鳅鱼应控制在16%-18%之间。

b)鱼料调制后水应控制在14﹪-16%之间。

3.5.4 调质前蒸汽压力:a)虾、蟹、泥鳅鱼调质前,蒸汽压力应调节在0.1-0.4 MPa之间,并确保疏水阀工作良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