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 测量系统基本特性

3 测量系统基本特性


3.2 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
静态校准曲线、静态特性曲线 理论特性曲线: y a 0 a1 x a 2 x 2 a n x n 理论设计时希望 y=a1x 为线性特性,并且a0=0,无 零点偏移。 由实测确定输入和输出关系的过程 静态校准:在标准条件下,用高于被校系统 3~5 倍 精度的校准设备,对系统重复(不少于 3 次)进行 全量程逐级地加载(正行程)和卸载(反行程)测 试,从而确定输入和输出关系的过程。所得曲线为 静态校准曲线,也称实际特性曲线。
第三章
测量系统基本特性
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韩华
第三章
测量系统基本特性
1. 工业自动化仪表概述 2. 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 3. 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4. 传感器
3.1 工业自动化仪表概述
3.1.1 工业自动化仪表的分类
(1)按工作能源分类:可分为气动仪表、电动仪 表和液动仪表等。 (2)按结构特点分类:按照测量结果是否就地显 示,分为测量与显示功能集于一身的一体化仪表 和将测量结果转换为标准输出信号并远传至控制 室集中显示的单元组合仪表。 (3)按仪表不同功能分类:如检测仪表、显示仪 表、控制仪表(调节仪表)、执行仪表(执行 器)、几种控制装置等。
第三章
测量系统基本特性
1. 工业自动化仪表概述 2. 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 3. 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4. 传感器
3.3 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3.3 动态特性(仪表响应变化的能力)
动态特性是指仪表对随时间变化的被测量的响应特 性。动态特性好,其输出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被测 量随同一时间变化的曲线一致或者比较接近。 当被测量随时间变化时,因系统总是存在着机械的 、电气的和磁的各种惯性,而使检测系统不能实时无 失真地反映被测量值,这时的测量过程就称为动态测 量。
静态特性 :被测参量基本不变或变化很缓 慢,可用检测系统的一系列静态参数(静 态特性)来对这类“准静态量”的测量结 果进行表示、分析和处理。 动态特性 :被测参量变化很快 ,可用检测 系统的一系列动态参数(动态特性)来对 这类“动态量”测量结果进行表示、分析 和处理。
第三章
测量系统基本特性
1. 工业自动化仪表概述 2. 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 3. 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4. 传感器
3.3 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1)时间常数

时间常数是一阶系统的最重要的 动态性能指标。 一阶系统为阶跃输入,其输出量 上升到稳态值的63.2%所需的时间 ,称时间常数。 (2)响应时间
tr 3 , 4 ,5
分别对应输入量的95%、98%、99%。 阶跃幅值
y( t ) y( 0 ) 1- e y( ) y( 0 ) t
3.1 工业自动化仪表概述
选择测量系统考虑因素: 物理量变化特点、精度要求、测量范围、 性价比等。 测量系统的选择原则: 能否使其输入的被测物理量在精度要求范 围内真实的反映出来。 被测参量:静态/准静态;动态 检测系统的基本特性一般分为两类:静态特 性和动态特性。
3.1 工业自动化仪表概述
3.2 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
5、分辨力和分辨率 分辨力指能引起输出量发生变化的最小输入量Δx 。 分辨率用全量程范围内最大的Δx 与测量系统满量程输 出值之比表示 k X max / YFS 。 6、环境误差 仪表特性随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t为温度:
Y t Y 标定 t 100 % 称为相对温度误差; Y FS
因此,可得:
Y s H s X s
y (t ) L1 [Y ( s )]
拉氏变换的计算:假定在初始t=0时,满足输出 Y(t)=0和输入X(t)=0,以及它们对时间的各阶导 数的初始值均为零,这时Y(t)和X(t)的拉氏变换 Y(S)和X(S)计算公式为:
X s x t e dt
H max H YFS
100%
△Hmax—正反行程间 输出的最大差值。
3.2 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
3、重复性 反映在规定的同一校准条件下对测量装置按同一 方向在全量程范围内多次重复校准得到的各次校准曲 线的不一致性。重复性误差: t max R 100% YFS
X st
t零位
t
称为零位温漂 ; X max, st
t满量程
t
称为满量程热漂移。
3.2 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
7、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 输入阻抗是指仪表在输出端接有额定负载时,输 入端所表现出来阻抗。输入阻抗越大,信号源衰减程 度越小。 输出阻抗是指仪表在输入端接有信号源时,输出端 所表现出来阻抗。输出阻抗小,信号衰减程度也小。
3.3 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检测系统的时域动态性能指标一般都是用阶跃 输入时检测系统的输出响应,即过渡过程曲线上的 特性参数来表示。 1 一阶系统的时域动态特性参数 一阶测量系统时域动态特性参数主要是时间 常数及与之相关的输出响应时间。 当系统阶跃输入A时,
x(t ) {
0, A,
t 0 t 0
3.1 工业自动化仪表概述
3.1.1 工业自动化仪表的分类
(4)按被测量分类:可分为温度检测仪表、压力 检测仪表、流量检测仪表、物位检测仪表、机械 量检测仪表以及过程分析仪表等。 (5)按测量原理分类:如电容式、电磁式、压电 式、光电式、超声波式、核辐射式检测仪表等。 (6)按输出信号分类:可分为输出模拟信号的模 拟式仪表、输出数字信号的数字式仪表,以及输 出开关信号的检测开关等。
3.3 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检测系统的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主要有 三种形式: 时域分析用的微分方程; 复频域用的传递函数。 系统的动态特性
1 微分方程 对线性时不变的检测系统,表征其动态特 性的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式为
d nY d n 1Y dY a n n a n 1 n 1 a1 a 0Y dt dt dt dmX d m 1 X dX bm b0 X b b m 1 1 m m 1 dt dt dt
反行程第j-a 校准级(校 准n次)
t为置信系数,一般取95%置信 度的t分布值;
正行程第j校 准级(校准n 次)
σmax为正、反行程各校准级上 标准偏差σvj的最大值:
vj
n 1 2 ( y y ) vji vj n 1 i 1
3.2 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
4、灵敏度 静态测量时,输出量变化值Δy 与输入量变化值Δx 之比 S y / x 。对一台线性仪表,S为常数,但表达 的方式和含义不完全一致。通常为有量纲数,如: 5mV/Mpa表示某压力传感器的输入每变化1Mpa有5mV 的变化输出。 1.5mV/V表示某压力传感器在额定压力作用下,当电 桥输入电压为1V时,电桥输出电压为1.5mV。
(1)0~50℃ (2)0~100℃ (3)50~100℃ , 1.0级
测点位置合适,精度高于要 求,与(1)比不经济。 精度满足要求,测点位置不合 适,与(1)比不经济。
(4)0~50℃ , (5)0~100℃
, 0.5级
3.2 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
可见,同一台仪表,绝对误差(最大值)相同 时,仪表量程大时,精度高;量程小时,精度低。
Y ( s ) bm s m bm 1 s m 1 b1 s b0 H ( s) X ( s ) a n s n a n 1 s n 1 a1 s a 0
当n=1、n=2,则称为一阶系统传递函数和二阶 系统传递函数。
3.3 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3.1 工业自动化仪表概述
3.1.2 测量系统的组成及基本特性 测量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感受件、中间 件、显示件。
3.1 工业自动化仪表概述
感受件:直接与被测量发生联系
单值性 敏感的单一性(其它信号响应较小)
中间件:连接显示件与感受件的环节
信号的加工放大(强弱) 信号的转换标准信号(性质)
y( t ) y( 0 ) A( 1 e
t y t A 1 e

t

)
A y( ) y( 0 ) y( t ) y( 0 ) 1- e y( ) y( 0 )
t

3.3 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输出响曲线如下图2-11所示。 动态误差:任意时刻 输出与输入之差。 一阶系统响应 y(t)随时间t增加而增 大,当t=∞时趋于最 终稳态值,即 y(∞)=A。
输入阻抗
输出阻抗
3.2 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
8、精确度(精度)----体现分辨率大小 精度等级:0.1, 0.2, 0.5, 1, 1.5… ΔXmax= ±YFS*精度等级%
X max 精度等级 100 YFS
9、量程 测量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被测量 值通常在量程的1/3~2/3范围左右,通常作为 检测仪表量程选型的依据。
显示件:测量结果的显示
指示式(瞬时值,不能记录) 记录式(可能存在一定误差—摩擦、不连续) 数字式(数码管、液晶式)--消除视读误差
3.1 工业自动化仪表概述
标准信号:
电源220VAC (DDZII) , 24VDC (DDZIII) 电流0~10mA,DDZII( II型电动单元组合 仪表) 4~20mA,DDZIII 气源140kPa, QDZ
st 0

Y s y t e st dt
0

3.3 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传递函数具有以下特点: 检测系统本身各环节固有特性的反映,和输入无 关,包含瞬态、稳态时间和频率响应的全部信息; 通过把实际检测系统抽象成数学模型后,经拉氏 变换得到传递函数,反映测量系统的响应特性; 同一传递函数可表征多个响应特性相似但具体物 理结构和形式完全不同的设备 , 与具体的物理结构 无关。例如一个 RC 滤波电路与有阻尼弹簧的响应 特性类似,它们同为一阶系统(n=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