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节 旋耕机及其理论计算分解
第二节 旋耕机及其理论计算分解
根据旋耕机工作的特点我们了解到,旋耕机刀片先是切土, 然后向后抛土,这一基本动作就需要旋耕机刀片从入土开始到抛 土结束并抬离地面,其绝对运动轨迹上的任意一点的绝对速度的 水平分速 Vx指向后方,既 Vx< 0。 三种速比下的刀片绝对运动轨 迹是否都能满足上述要求呢?我们做一下对比分析:
1.平土拖板 2.拉链 3.挡土罩 4.传动箱 5.齿轮箱 6.悬挂架 7.上拉杆 8.万向节 9.下拉杆 10.旋耕刀
旋耕机——他是一种工作部件主动旋转,以 铣切原理加工土壤的耕耘机械。
一. 旋耕机的基本构成
组成:机架、传动装置、刀辊、挡土罩、平地拖板等。
1.主梁 2.悬挂架 3.齿轮箱 4.侧边传动箱 5.平土拖板 6.挡土罩 7.支撑杆 8.刀轴 9.旋耕刀
二. 旋耕机的工作原理
旋耕机刀片在动力的驱动下一边旋转,一边随机组直线前 进,在旋转中切入土壤,并将切下的土块向后抛掷,与挡土板 பைடு நூலகம்击后进一步破碎并落向地表,然后被拖板拖平。
dx Vx Vm R sin t<0 dt R sin t 代入上式,得:
Vm< R h
Rh
(定量)
结论:旋耕机正常工作必须同时满足 定性和定量二个条件,既: ①定性条件: λ>1 (余摆线) ②定量条件: 或:
Vm< R h 1 h<R 1
三. 旋耕机的作业特点
旋耕机的作业特点具有碎土能力强、平整 度高、对土壤的适应性好、纵向尺寸短、耕深 小、功耗大、幅宽小、效率低。
四. 旋耕机的主要类型
1.按与动力连接方式分:牵引式、悬挂式、直连式。
2、按刀轴安置方向分:横轴式、立轴式、斜轴式。
1.主梁 2.悬挂架 3.齿轮箱 4. 侧边传动箱 5.平土拖板 6.挡土 罩 7.支撑杆 8.刀轴 9.旋耕刀
在结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 λ 值越大,轨迹最大玄长 的值越大,其位置就越靠上,当λ=∞时,刀片端点的绝对 运动轨迹为一数学圆,最大玄长在横轴处,耕深可达最大 值,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此时机组不能前进,而是原地 扒窝。因此,λ>1是旋耕机正常工作的定性条件。
在余摆线条件下,速比不同其刀片运动轨迹形状也不同
2.机组速度Vm与刀片旋转速度ω的配合 (定量分析)
上述分析只是定性的确定了刀片满足旋 耕机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λ>1。实际上,λ 的数值不同其形状差别很大,对工作质量和 工作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是 机组速度Vm与刀片旋转速度ω的大小和配合程 度,必须找出他们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加 以量化处理。
3.按动力传递路线分:侧边传动、中间传动。
侧边传动
中间传动
五. 旋耕机刀片的运动分析
旋耕机工作时,刀片一边绕轴正向旋转,一边随机组作直线 运动,因此,刀片的绝对运动轨迹是一条由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 合成的数学摆线,但是,由于二者之间的数值组合不同,其合成 后的摆线形状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对旋耕机最终的工作结果产 生不同的影响,我们研究并分析旋耕机刀片的运动轨迹的目的就 在于确定适用于旋耕机正常工作的条件及其量化指标。
Vm
ω
o o/
Vmt
ωt
m M
x
y
设:M点为刀片入土点,从开始入土到抛土结束并抬离 地面均满足旋耕机正常工作的条件,则有:
x R cos t Vmt
y R sin t R h
h
x R cos t Vmt y R sin t R h
要满足向后抛土的条件,刀片绝对运动轨 迹上任意一点的绝对速度的水平分速 Vx<0, 根据上述方程,令:
第二节 旋耕机及其理论计算
一. 旋耕机的基本构成
二. 旋耕机的工作原理 三. 旋耕机的作业特点
四. 旋耕机的主要类型
五. 旋耕机刀片的运动分析
六. 旋耕机作业质量控制
七. 旋耕机的刀片形状 八. 旋耕机的功率消耗
旋耕机应用的历史较短,用途不一,有些国家和地区作为耕地机 械使用,有的用作整地机械。在我国应用量逐年增加,尤其是北方干 旱地区。
旋耕机运动参数的一般取值范围
Vm = 0.5~1.5 m/s
n = 190~280 r/min h=8~16 cm
由于国外多采用大功率拖拉机,刀片材料 好,旋耕机的工作深度可达 20~25cm,完全可 以取代犁耙作业,减少拖拉机的进地次数,保 护土壤不受更大的破坏。
Vmt
ωt
m M
x
x R cos t Vmt M点的运动方程: y R sin t
y
h
不同速比λ对旋耕机工作质量的影响
Vd Vm
由于速比λ的不同,其运动轨迹形状也不 同,有三种情况:
<1
1
> 1
我们考察一下这 3 种情况分别对旋耕机正 常工作有那些影响,从而定性地决定旋耕机正 常工作的基本条件。
1、刀片的绝对运动轨迹(定性分析)
设:R—旋耕机刀片端点的最大回转半径
Vm—机组前进速度 ω—刀片回转角速度 t —时间函数
令:Vd—刀片端点的切向速度;
Vd=Rω ,令速比为:λ = Vd / Vm 。
根据已知条件作图的方式确定刀片的绝对运动轨迹 Vm
ω o o/
Vmt
ωt
m
x
M
y h
Vm
ω o o/
λ<1,短摆线
λ=1,滚摆线
λ >1,余摆线
前进方向
通过做图分析发现,只有λ > 1 余摆线时刀片才能满 足向后抛土的条件,并且只是轨迹最大玄长以下部分才 能满足,设计和应用时要特别注意,刀片的工作深度不 能超过这个范围。影响最大玄长高度的因素主要是刀片 的尺寸、机组的前进速度和刀片的回转速度,既λ值。
上述公式主要反映了结构参数与运动参数对耕深的影响。如: R的变化对耕深的影响,我们很容易理解,但ω、Vm对h的影响就有 些抽象了。实际上,前面我们已经做过解释:ω和Vm决定了λ值的大 小,决定了刀片运动轨迹的形状。
问题:速比λ值为什么对耕深产生影响?
因为 λ 越大,其形状的最大玄长值也就越 大,位置也越靠上,能满足耕深的轨迹高度越 大。当λ→∞时,Vm→0,(λ=Rω / Vm),能满 足向后抛土的轨迹高度为半径R。既h = R,反 之,耕深就小,当 λ→0 时, Vm→∞ , ω=0 ,绝 对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没有环扣,也就无法 向后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