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 美国山登公司会计欺诈案
•山登公司前身为美国HFS 公司。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亨利·西沃曼(Henry Silverman)在华尔街大名鼎鼎,素有“只要把钱投给西沃曼,不怕没钱赚”的称号,他的成名之招是通过借债来收购各类公司(LBO),利用各分公司之间的业务互补来达到“滚雪球”效应。
经过多年的兼并与收购,西沃曼使HFS 成为一个集团控股公司,拥有的企业包括连锁旅馆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基金管理业等等。
1997年5月,“HFS公司”与另一家名为“CUC 国际公司”达成兼并的协议。
两公司在当年12月正式合并, 并改名为“山登公司”。
兼并后的“山登”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从消费品到商务服务的包罗万象的综合控股公司,共雇用3.4 万员工。
•在HFS与CUC合并前,HFS 公司的总裁西沃曼原是税务律师,一向对公司财务非常谨慎,对日常账目都仔细过目。
•CUC 公司的负责人弗布斯(Walter Forbes)却毕业于新闻专业,一向以企业大方向为重点,不过问细节。
•CUC公司1990年上市以来,公司的财务审计均由安永公司负责。
•1998年3月31日,山登公司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了由公司所有董事以及财务经理签名的年报。
年度业务收入净利润
1997 53.15亿0.554 亿
1996 39.09 亿 4.24 亿
1995 29.92亿 3.03亿
•1998 年3 月20 日, 山登公司的每股股价为40美元,市场总值为304.48亿美元。
4月9日西沃曼总裁突然得到山登公司财务总监的电话,告诉他有两个原CUC公司的财务员控告说,过去数年、数季度中他们的上司指示他们虚报收入,指示他们“不管作什么,要么把收入提高,要么把成本费用减低,都要把净利润提上来”。
这两位即将离任的财务员,口供上述证词后,又于4月14日宣誓签署了一项正式声明书。
•4月15日股市收盘后,山登公司发布新闻:原CUC公司存在严重的财会假账问题,使实际的1997年度利润可能比原先报告的少1亿-1.15亿美元。
•次日股市一开盘,山登股票由上一交易日的35.63 美元跌至21.13 美元,最后以每股19.06美元收盘,跌幅为46.5%,山登的总市值损失约140 亿美元。
市场产生强烈的信任危机。
•1998年4月16日,山登公司立即雇用安达信公司,对山登公司所有的财务进行大清账。
•结果发现,原CUC 公司作假账,这种作假不只是在1997年度,而且也发生在1995年和1996年的账目中。
•据安达信的初步统计,山登公司在1997年度约多报了2.5亿美元的收入,1996年度约多报了1.5亿,1995年度多报了1亿美元。
•8月28日,山登将所有更正后的1995、1996和1997的年报重新送交美国证监会。
当天,山登股票再跌至11.63美元。
1998年12月14日,首席原告正式代表所有在1995年5月31日至1998年8月28日间(以下简称此期间为“集体诉讼期”)买过山登公司或CUC公司股票的自然人和法人,向山登公司、28位董事与要员、安永审计公司提出集体诉讼。
•1999年12月7日,山登公司、董事被告和首席原告向法庭提出他们同意和解,由山登公司向诉讼集体赔偿28.51亿美元。
•2000年3月17日,安永和首席原告通知法庭也达成和解,向诉讼集体赔偿3.35亿美元。
案例思考:
是什么导致西沃曼在这起兼并案中遭受如此大损失?
对合作伙伴的了解不够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