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讲 精练习题 高效作业

第4讲 精练习题 高效作业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高三联考)启蒙学者们认为,按照他们的思想推翻封建统治之后,一切“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可是,事实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艺作品是()A.《红与黑》B.《人间喜剧》C.《老人与海》D.《巴黎圣母院》解析:选D。

由材料“事实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表明是对启蒙学者理想王国的失望,这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故选D项。

2.(2020·南宁二模)一位诗人在其文学创作中,回顾了法国大革命,想到了卢梭、伏尔泰等号召人民推翻封建暴政;缅怀了意大利古代光荣的历史,提到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意大利著名作家。

材料表明这位诗人()A.反对肤浅的抒情B.擅长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C.追求理想的世界D.强调文艺创作应遵从理性解析:选C。

根据材料“回顾了法国大革命,想到了卢梭、伏尔泰等号召人民推翻封建暴政;缅怀了意大利古代光荣的历史,提到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意大利著名作家”可知,这位诗人属于浪漫主义流派,浪漫主义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追求理想世界,故选C项。

3.(2020·河南高考适应性考试)法国大革命前的画家与小说家,或着墨于父子关系的紧张,或从“父亲不在”写起,不啻对“父亲的权力”打了一个大问号。

而革命时代的立法诸公,就是在这种文艺氛围之下成长起来的。

材料表明()A.法国文人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文艺对法国大革命的积极影响C.文艺作品是大革命的思想根源D.文艺家已成为大革命的领导者解析:选B。

“革命时代的立法诸公,就是在这种文艺氛围之下成长起来的”体现了文艺作品对法国大革命的积极影响,故选B项;题中所述现象并不能代表所有法国文人,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根源启蒙思想,排除C项;材料论述的是革命时代的“立法诸公”受到文学的影响,不能说明文艺家已成为大革命的领导者,排除D项。

4.(2020·滨州高三期末)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画家大卫的作品风格是“考古式地真实再现当时的情景”,他创作出《马拉之死》(雅各宾派的核心领导人)、《拿破仑加冕》等作品,被誉为“历史的见证者”。

这表明大卫的作品()A.深受现代主义影响B.推动历史革命进程的发展C.反映社会重大题材D.属于浪漫主义美术的范畴解析:选C。

根据“法国大革命时期”“马拉”“拿破仑”等信息可知,大卫的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属于新古典主义美术作品,故选C 项。

5.(2020·广东五校协作体联考)18至19世纪,欧美作家笔下“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类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

这些作品主要表达() A.对科学发展的期盼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C.对自然风光的向往D.对西方文明的忧虑解析:选D。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到19世纪欧美各国开始工业革命,自然环境也开始遭到破坏,所以一些作家借作品表达对西方文明的忧虑,故D项正确;作家的认识也是感性的,他们并没有对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进行深入思考,因此不会涉及科学发展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中作家只是对工业革命下自然状态的破坏感到担忧,并没有提出对理性社会的追求,故B项错误;材料中作家并不是单纯的描绘自然,故C项错误。

6.(2020·河南九师联盟高三质检)19世纪上半叶,法国一批画家关注自然风景、平常百姓,以追求真理的精神反对当时学院派所提出的“高雅”的绘画必须表现“高贵”人物的错误观念。

对法国这些画家及其作品解读正确的是()A.以工业革命的成果为主要题材B.反映了工业化带来的精神危机C.注重挖掘人物内在的思想情感D.描绘了工业革命下的现实生活解析:选D。

材料中“关注自然风景、平常百姓”“反对……‘高贵’……错误观念”反映了当时法国画家强调绘画应反映现实生活,反对仅描述社会上层的做法,属于现实主义美术流派,D项正确。

7.(2020·四川“联测促改”活动)米勒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乡村风俗画家,他主张“面对自然,对景写生”,其代表作有《拾穗者》。

该作品()A.具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B.是印象派绘画的杰出代表C.表现出工业时代农民的困境D.对现实主义美术有较大影响解析:选D。

米勒的《拾穗者》是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性作品,因此其作品对现实主义美术有较大影响,故D项正确;“具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米勒不是印象派画家,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出工业导致农民的困境,故C项错误。

8.(2020·宿迁期末)2018年10月30日,著名作家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岁。

金庸先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

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在于,他以武侠小说的幻景形式和生花妙笔有效地掩盖了现实处境的严峻,完美地连缀了来自现实的矛盾的裂缝,而向世人昭示出一种理想化、和谐化的世界的可能性。

世界文学史上与其风格类似的是()解析:选B。

“完美地连缀了来自现实的矛盾的裂缝,而向世人昭示出一种理想化、和谐化的世界的可能性”表明其作品是浪漫主义风格,《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选B项;《神曲》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体现的是人文主义,而非浪漫主义,排除A 项;《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排除C项;《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排除D项。

9.(2020·兰州一模)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说20世纪西方哲学思潮是对社会变化所作出的理性思考、理性反映的话,那么20世纪西方文学艺术就是对社会变化所作出的感情反映,它是现代人被压抑的思想情感的爆发。

”这说明20世纪西方文学艺术领域的突出变化是()A.浪漫主义文学获得新生B.与西方哲学思潮对社会变化的反映一致C.否认理性的作用与地位D.努力表现人在现代社会中的体验与感受解析:选D。

由材料“20世纪西方文学艺术就是对社会变化所作出的感情反映,它是现代人被压抑的思想情感的爆发”可知为现代主义文学,其突出特征是努力表现人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与感受,故选D项。

10.(2020·无锡一模)绘画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有其共同的特点。

欣赏下列两幅绘画,它们的相同之处是()A.注重写意,抒发个人性情B.大胆创新,采用夸张手法C.注重写实,作品栩栩如生D.托物言志,表达民间疾苦解析:选C。

《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与杜普雷农村风情画都带有写实风格,故选C 项;《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不注重写意,排除A项;二者都是写实作品,没有采用夸张手法,排除B项;《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汴京繁华的商业场景,没有表达民间疾苦,排除D项。

11.(2020·重庆高三期末)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1862~1918 年)的钢琴曲多以景物或诗画为题材,通过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而非严谨的曲式结构,渲染出变化多端的气氛和色调。

其作品()A.反映了理性主义的时代追求B.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潮流C.具有向现代音乐过渡的特点D.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解析:选C。

据材料“克劳德·德彪西……通过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而非严谨的曲式结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作品注重表达内心的“自我感受”,具有向现代音乐过渡的特点,故选C项。

12.(2020·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高三联考)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是1932年在意大利威尼斯市举行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二战后不断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单独或轮流举办过各种名目繁多的国际电影节300多个。

这表明电影()A.发源于意大利威尼斯B.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地联系C.成为影响最大的媒体D.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产物解析:选B。

题干“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是1932年在意大利威尼斯市举行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二战后不断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单独或轮流举办过各种名目繁多的国际电影节300多个”,表明电影节越来越频繁,这有利于各国联系的加强,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3.(2020·唐山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这次革命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它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许多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但是,在保卫和巩固这次革命成果的过程中,曾出现极其复杂的形势,经历了一场革命和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长期斗争。

法国大革命后出现的动荡、混乱、灾难的局面,完全不是人们期望的。

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预言的那个理想社会根本没有出现。

贫富对立变得更加尖锐,阶级压迫更加残酷,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

法国革命后的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在广大社会阶层中引起了一种普遍的失望情绪,浪漫主义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材料二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不同程度的发展,人们头脑中的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人在挣脱封建束缚从而获得一定的人身自由后,又在物质财富面前丧失精神的、心理的以及人格的自由;在热衷于创造物质财富并依赖于物质财富的生存环境中,人对人的压迫与剥削以新的形态表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恶化。

现实告诉人们,启蒙主义者所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须以一种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和思考自己的命运,并寻求改善自己的生存处境的方法。

于是,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随之形成,反映在作家创作上,就是他们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通过对社会现实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展示在物质与金钱挤压下人的各种心态……——《19世纪文学·中编导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内在区别。

这两种文学流派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人们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失望等方面分析。

(2)第一小问区别,从二者的表现手法和内容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决定性因素,从政治、经济发展角度分析。

答案:(1)背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工业革命的逐步开展;启蒙思想家理想社会预言的破灭;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社会弊端。

相关主题